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3)
作者简介
冶文彪,1970年代人。多年前偶游开封,自此沉迷《清明上河图》,立誓围绕此图创作小说史上最庞大的推理布局。他花费五年时间构思此书,创作历时三年。曾出版大历史推理小说《人皮论语》。
内容简介
引子 鬼搬粮…… 开春以来,汴京城便异事不断。 城里城外上千口井,一夜之间全都冒出黑水;街 巷中,有妖魔在夜间出没,形如黑犬,专门掳食小儿 ;金明池争标,御驾亲临,池面上却忽然冒出数百个 黑色骷髅,迅即又化作黑烟消散;左藏库十万贯钱飞 向空中……整个京城妖氛弥漫,人心惶怖。 二月初,东郊一座粮仓又发生异事。 那座粮仓坐落于汴河东河湾,年初才新建成。由 于汴河时常漫溢生灾,两岸都种植了榆树、柳树,用 以固堤防洪。出了东水门,向东二里多,河北岸榆柳 行列中,却有两棵杨树,不知何时何人所种,已经有 些年份,高大醒目。两棵杨树间搭了一座小小码头, 通往岸上那座粮仓。因着那两棵杨树,大家便叫它“ 双杨仓”。 双杨仓是军粮仓。去年年底,方腊在江南生事, 由于天下粮食大半都是由东南水路运到京城,漕运被 阻断,粮食顿时紧缺,京城闹起粮荒。朝廷任命枢密 院童贯为江、浙、淮南宣抚使,调集十五万大军,前 去征讨。行军打仗,粮草为先,十五万大军一天至少 得三千石粮食。为保证军粮,朝廷便在这东河湾征用 了一块田地,紧急营建粮仓,囤积了十万石、一个月 军粮。由两个军头率两队军士日夜轮班监守。 二月上旬,东南军情正急。朝廷收到大军催粮急 报,忙命督粮监官前去提领粮食。那监官名叫楚忠, 接到命令,忙连夜调集船只、军士,第二天卯时,天 才微亮,便准时前往双杨仓。一百条船,两千名军士 ,浩浩荡荡驶往东河湾。这时晨雾未散,夜气尚寒, 水边还结着层薄冰。船队渐渐靠近那两棵杨树。监看 粮仓的军头崔申带领兵卒,早已在岸边张望迎候。 楚忠行事谨慎,自受命督粮以来,每天都要来双 杨仓查看一道。那两个军头见他如此勤谨,也不敢大 意,各带一队兵卒,昼夜轮值,严密看守。粮仓因此 始终安然无事,连老鼠都难得见到。 昨天上午,楚忠已来查看过,下午接到提粮之命 ,他不放心,又赶来点检了一遍,一切均安然。 这时,头船靠了岸,楚忠带着船上二十名军卒上 了岸,军头崔申引着楚忠走进粮仓。这里原先是一家 上等富户的养马场,用木桩和木板搭作栅墙,围成十 亩大一座场院。由于东南战事紧急,朝廷征用来后, 便没再多作建造,只在场院中搭了一百个木台架,一 尺多高,一丈见方,用来隔潮。粮食一石一袋,一千 袋一垛,整齐堆放在这些木台上,用油布罩住,布脚 用粗绳捆扎。场院左边搭了几间木屋,供守卫将卒歇 宿。 楚忠带着军卒来到第一排最左边那个台架,粮垛 有一丈多高,油布罩得严严实实。楚忠命令军卒去解 开木架脚上的绳子。几个军卒分别跑到几个绳脚处, 蹲下身子去解。天气冷,军卒们手指冻得都有些僵, 正费力解着,那粮垛上的油布忽然缓缓坍缩下来,像 是一只巨大皮袋泄了气,最后竟软软贴伏到了木台架 上。 那几个军卒惊得都停住了手,楚忠和其他人更是 张嘴瞠目,呆在原地。 众人正在惊疑,场院中其他粮垛的油布竟也纷纷 坍缩下去。 不多时,一百个粮垛,全都缩瘪了。 粮食呢?! P1-2
◆读小说,学知识,锁定读客知识小说文库。
◆中国小说史上又一部恢宏巨著!
◆士、农、工、商、兵五大群体;
◆宋、高丽、辽、金、西夏、方腊六方势力;
◆密室、无头尸、比拟杀人等超过20种推理诡计;
◆梅船案、飞钱案、化灰案等80多起大小案件;
◆讼师、牙人、相师等《清明上河图》中824个人物。
◆一场席卷帝国的腥风血雨,已在全图正中的虹桥下荡起涟漪。
◆翻开本书,一幅旷世奇局徐徐展开,错综复杂,丝丝入扣,824个人物逐一复活,为你讲述《清明上河图》中埋藏的帝国秘密。
◆ 欲解中国千年局,先破清明上河案!
◆一部融历史与推理悬疑的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