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四川科技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11.20
折扣购买: 儿童焦虑心理学
ISBN: 9787536490697
第一章 心理学家眼中的焦虑 对焦虑问题的研究,很多心理学人士都进行了艰 苦而漫长的工作,在不懈努力中阐述各自对焦虑的理 解,弗洛伊德、克尔恺郭尔、罗洛·梅、阿德勒等学 者的研究成果,均对焦虑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尽管他们的某些观点有待商榷,但是我们依然能 从他们的论述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弗洛伊德:不断演进的焦虑理论 弗洛伊德对焦虑的认识是不断演进的,在不同的 阶段,他对焦虑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他的某些理论虽 然还应进一步商榷,但是就整体而言,他对焦虑的认 知是不断发展和深入的。 弗洛伊德是一位心理学大师,他在心理学领域取 得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他以自己的研究和努力, 成了心理学界的伟大象征。无论我们是否跟从弗洛伊 德,都必须承认自己正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 弗洛伊德虽然不是第一个认识到焦虑会对人的行 为产生影响的人,但是他对焦虑的理解达到了一般人 难以企及的高度。尽管弗洛伊德的很多论点被证明需 要重新进行诠释,可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通 过研究弗洛伊德对焦虑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他对 焦虑的思考一直处于演进的过程中。他对自己的焦虑 理论不仅进行过数次小的修正,还做过革命性的改变 。 在弗洛伊德看来,焦虑是导致一个人情绪与心理 紊乱的根本问题。既然是根本问题,那就很难找到确 切的答案。弗洛伊德自己也承认,他所提出的只是对 焦虑问题的假设,而非对这个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 即便如此,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见解和观点中,依然可 以描绘出他在焦虑概念方面的演进方向。 1.第一焦虑理论 在第一焦虑理论中,弗洛伊德想要表达的是,当 力比多(心理学名词,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感觉,与 思想和本能相关联)被压抑的时候,它就会转化成焦 虑。例如,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会感觉焦虑, 这是因为孩子无法对母亲消耗力比多,力比多便只能 以焦虑的形式释放出来。当一个人的感受受到压抑时 ,他就会变得焦虑,无论这个人在事情尚在常态时所 展现的是何种状态,此时的他除了感到焦虑之外,没 有任何其他的感觉。其原理在于:这个人的经验发展 为力比多的冲动,且被大脑解读为危险信号,于是力 比多冲突受到了抑制,并自动转变成焦虑,使得焦虑 以不同的形式包括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 2.第二焦虑理论 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弗洛伊德发现自己的第一 焦虑理论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在强烈而持续的 欲望被制止或抑制的时候,有些人会表现得非常焦虑 ,有些人则没有焦虑的表现;在分析患有不同焦虑症 状的患者时,发现其焦虑程度和过程都有很大的不同 ,等等。一系列的研究证明,弗洛伊德需要一个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