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138.00
折扣价: 84.90
折扣购买: 现代化中国式管理(精)
ISBN: 9787550222335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管理是一种历程,起点是修己,而终点则是安人 。 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把自己修治好, 再通过做人做事的具体表现来促进大家的安宁。 管理一方面讲求伦理道德,一方面追求管理效益 。因为管理是外在的伦理,而伦理却是内在的管理, 两者密不可分。 在管理的历程中,通过好好做人把工作做好。在 职场中修炼自己,逐渐提高层次,完成修、齐、治、 平的人生任务。 要了解这种具有华人特性的管理学,*好从中国 、美国、*本管理的比较当中,深切地体会。 由于现代化管理是由美国所引起,我们先从美国 式管理说起。 美国式管理,再怎么讲,都脱离不了“我要、我 成的历程”(见图1-1)。“我要”代表“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 “我成 ”代表“成果管理”(management by results, MBR)。由我订立目标,由我去执行,*后拿出成果 来。若是成果和目标十分接近,甚至***达成或 **目标,就会*到奖励,否则就要接*惩罚,有时 还会被裁换。整个管理历程,充满了“优胜劣汰,适 者生存”的进化精神,以“竞争”为手段,拿“数据 ”做标准,来分出胜负,而判定死活。 *本式管理和美国式管理刚好相反,他们所构成 的,是一种“同生、共荣的历程”(见图1-2)。“ 同生”表示“一起进入公司的辈分”,“共荣”表示 “大家共同分享的荣誉”。同生要有同死的觉悟,培 养出一生一死的交情,准备共同奋斗,*不临阵脱逃 。共荣也要有共辱的打算,因此合力追求团体的荣誉 ,却不计较个人的荣辱。整个管理历程,充满了“大 和魂”的“爱团体精神”,以“一家人”为号召,“ 互助”为手段,拿“不事二主”做标准来一致对外, 奋战到底。 中国人呢?“目标”可达成也可能不敢达成。因 为我们心里*清楚:一旦达到目标,下一次目标就会 提高,结果必然逼死自己,何苦来哉! 而且,达到目标不一定*到奖励;未达成目标, 也不一定接*惩罚。同样接*奖励,内容并不一样, 有时高有时低,经常弄得一肚子火气。同等*到惩罚 ,标准也不一致,有时严苛有时宽松,好像大家都在 碰运气。 成果的评量,其实也不可靠。生意好做的时候, 闭着眼睛业绩也很高,这样的成果,得来不费吹灰之 力,有什么稀奇?生意不好做的时候,竭尽全力业绩 依然不高,评量得再正确,又有何用? 同样卖土地,有人卖掉一笔,轻轻松松就赚了大 钱;有人费尽苦心,疲于奔命,卖掉十几笔,结果赚 到的钱并不多。这种种事实,都充分证明成果评量, 实在算不了什么,至少不足以代表一个人的努力程度 。 依中国人观点,目标和成果固然很重要,却不能 呈现管理的全部,充其量只能表示管理的一部分。中 国人不致否认目标和成果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够承* 以目标和成果来显示管理的重点。 我们也不接*同生共死的观念。同生只是一种机 缘,有幸一道进来。然而进来之后,就应该各凭本事 ,自创前程才对。怎么可以大家拉扯在一起,好像要 绑在一块儿,准备同归于尽呢?一个人的成就,在于 “同年之中我*行”,哪里肯同年同倒霉呢? 共荣当然很好,不过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让 我沾一点光”。中国人讲求“合理”,沾太多光大概 没有人愿意,因为相差太远,迟早会被揭穿、出洋相 ,不如及早放弃,以求藏拙。沾一点光,表示相去不 远,稍微踮起脚跟,便能一般高,当然不能也不必要 过分辞让。 若是别人依样画葫芦,也来沾我的光。标准依然 如此,只是稍微严苛一些。差不了多少,让他沾光, 说是有福同享;差得太多,不让他得利,反骂他自己 要称一称,到底有几两重? 同生共荣,中国人并不是不赞成,而是应该有一 些弹性,让各人自行斟酌决定。究竟要同生共荣到什 么程度,才是*重要的课题。 美国式或*本式管理并没有什么不对,中国人也 大多能够接*。中国人的包容性,使得我们不致也不 应该排斥任何主张。我们的基本态度是既不赞成也不 反对,反正说归说,做归做,你如此主张,未必就真 的这样做,急什么呢?中国人在美国公司做事,说的 都是美国式管理的话;在*本公司工作,说的也都是 *本式管理的话。一方面是入乡随俗,另一方面则是 唯有如此才不会吃亏。而实际运作起来,调整来、调 整去的结果,大多都调整得很富有中国人的气氛。这 种情况,在**地区的美商和*商,都可以找到充分 的证据。 中国人可以实施目标管理,也可以搞得它名存实 亡。对于成果管理,中国人同样具有这样的本领。 我们能够同生共荣,也能够各扫自家门前雪、休 管他人瓦上霜。怎么说都可以,同样的怎么做都行。 反过来说,怎么说都没有用,也怎么做都不行。 那么,中国式管理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要不要 对准目标全力以赴?能不能接*成果的评量?愿不愿 意同生共荣,**决定在我们“安”和“不安”。安 的结果是正面的,而不安所带来的则是负面的影响。 安的时候,中国人积极而奋发,对准目标全力以赴, 高高兴兴地接*成果评量,既照顾同年,礼待**, 也共享荣誉,大家乐在一起。不安的时候,对目标阳 奉阴违,视成果评量为官样文章,同年不同年又有什 么关系?怨自己都来不及,哪还分享、共享什么荣誉 ? “安”的观念,长久以来影响着中国人。这个单 字词含意甚深,必须用心体会才能够明白它的用意。 如果采用复字词来表示,名词多用“安宁”、动词可 用“安顿”,而对管理来说,以“安人”为妥。 要“安人”必先“修己”,不修己则无以安人。 所以中国式管理,简单说,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见图1-3)。修己代表个人的修治,做好自律的工 作。因为中国人一方面不喜欢被管,另一方面不喜欢 被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管。不喜欢被管就应该自己管 好自己,便是自律,也就是修己。不接*连自己都管 不好的人的管,常常抱怨这种人管不好自己,还想来 管人?表示每一个人在管人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管好 ,也就是需要自律。可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通通应 该修己。 修己安人看起来是伦理,同时也是管理。中国式 管理的整个历程,充满了“伦理道德”的精神,以“ 彼此彼此”为原则,拿“圆满、圆融、圆通”做标准 ,各人立于不败之地,发挥推己及人的力量,分中有 合,而合中又有分,谋求安居乐业,互敬、互惠,各 得其安。 “修己”的意思是修造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 有人花费太多的间和精力,去改变别人。这种错误的 方向,浪费了很多管理成本。管理者若是一心一意想 要改变员工,员工就会保持高度警觉,不是全力抗拒 ,便是表面伪装接*,实际上各有自己的看法。不如 管理者先修己,用心改变自己,让员工*到良好的感 应,自动地改变他们,*为快速有效。 用高压的政策要求员工改变,并不符合安人的要 求,也就是不符合人性化管理,大家就会以不合理为 理由加以抗拒。 管理者先求修己,感应被管理者也自动修己。双 方面都修己,互动起来自然*加合理。人人自求合理 ,才是*有效的管理。 P3-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