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一个郭宝昌

只此一个郭宝昌
作者: 郭宝昌|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63.00
折扣购买: 只此一个郭宝昌
ISBN: 9787108079459

作者简介

郭宝昌,北京人,一九四〇年生,二〇二三年辞世。北京电影学院五九级导演系毕业生。曾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深圳电影制片厂任导演、编剧工作,创作有电影《神女峰的迷雾》《雾界》《春闺梦》以及电视剧《大宅门》《淮阴侯韩信》《大老板程长庚》等多部影视作品。同时从事着影视、文学、京剧、话剧的创作及戏曲理论方面的研究。出版过《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与陶庆梅合著)、《都是大角色》以及长篇小说《大宅门》等著作。

内容简介

何曾有家(节选) 旧时称“某家”均冠以姓氏,如“张家”“赵家” 等等。然而我家很难冠以姓氏,我家姓氏复杂,堪称世 界之最,反正我没见过这么乱的。我父亲姓李,我母亲 姓崔,我当然应该姓李。可我两岁的时候父亲冻饿死于 街头,我被母亲所卖,八十块钱卖到沙城火车站的站长 吴家,我改姓了吴。 我三姨觉得母亲把我卖得忒便宜了点儿,借钱将我 赎回,又卖与京城大户“同仁堂”的东家,卖了个高价 二百块。养父姓乐,养母姓郭,我又随了养母姓郭。 我亲母于我父死后,无有生计,又将我亲姐卖掉让 她姓了陈。卖儿卖女卖乱了套,我母亲自己也被骗到宣 化,被人贩子卖到豆腐房张家,于是随去的我的亲哥哥 又姓了张。一年后母亲又生了一女,当然也姓张。后来 我母亲不堪忍受张家虐待,携子女逃回老家,解放后又 改嫁给了生产队的饲养员王家,我哥又改姓王。兄弟姐 妹便分姓了陈、王、郭、张,与我有家缘联系的九个人 便有了八个姓!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我三十岁以后才知道。据我养 母说,我两岁被卖到吴家不知何故终日嚎啕,被吴家厌 弃。当我三姨把我抱到郭家时,我见面就笑,指着电灯 泡乐不可支,很有些“宿命”的色彩。养母买我自然为 了传宗接代,承袭遗产,因为我养母以二十六岁妙龄出 嫁时,乐四老爷年已七十,不能生育,而在那样的一个 大宅门里,无子是不行的。 但按乐家族规,过继子嗣必须在本族中挑选,不容 外姓。我养母自然不愿意过继本族子弟,百年之后自己 依然后继无人,遗产仍落乐家。所以买我先以为娘家买 子为由,寄养在她母亲膝下,让我暂称养母姑妈,称其 母为奶奶。等她母亲去世后,养母把我接到乐家,随后 便以母子相称,我却仍随母姓郭。时已解放,族规的继 承法不攻自破,我养母多次提出要我改姓乐,由于我当 时思想进步,蔑视商家子弟,誓死不做剥削者的继承人 ,一心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不但拒绝改姓,也 拒绝了股东的名分和房地产的所有权,为此着实伤透了 我养母的心。 我自幼在小学老师侯远帆的调教下一心想做话剧演 员,这又被养母视作下九流的戏子。我厌恶商家,养母 唾弃戏子,成了一个无法对话的家庭。尽管我变成了少 爷,但在宅门中我的心情始终压抑。我知道自己并非正 牌的少爷,是养母贫寒的娘家人,不明不白地进了大宅 门,为诸多少爷小姐所不齿。养母严格地向所有的人保 守我出身的秘密,为此从一九四二年起养母每月要向我 三姨付五块大洋的“保密费”,解放后则改成五元人民 币。 最不可思议的是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五五年的四年 间(我十二岁到十五岁),这“保密费”竟是由我亲自 送去。我当时并不知这是我的三姨,只知道是街坊邻居 的高大妈。她住在天桥,天桥有很多好玩的、好吃的, 我经常闹着要去看高大妈,因为每去必要逛天桥,喝碗 在郭宝昌辞世一周年之际出版此书,不仅是纪念一个强大的灵魂,更是因为书中带有自传色彩的真诚书写,记录下出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大家庭、经历时代巨变的一代知识分子、艺术家的特殊经历和思想情感的变化,及其对知识和艺术执着的追求。对后来者而言,这既是洞悉人性和命运的文学写作,也是理解一个多变的时代,以及时代中的人的历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