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风云

联想风云
作者: 凌志军著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97
折扣购买: 联想风云
ISBN: 7508601629

作者简介

凌志军,1953年生,人民日报社主任记者、编辑。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十多年来,以主要精力从事中国经济改革尤其是农村经济方面的调查与写作,遍访20多个省市区的乡村和城市。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大趋势》、《中国农村改革》、《瞬间与历史》等。 《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 《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 (与马立诚合作) 《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 (与马立诚合作) 《沉浮——中国经济改革备忘录》 《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 《追随智慧一中国人在微软》 《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

内容简介

空气稀薄,大家都睡着。你最先醒了,感到窒息,有一种临死前的恐惧 ,却发现四围都是铁壁,捶打不开。 ——柳传志 2004年6月22日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见证了这家公司的又—个雄心。 在京城西郊香山脚下一座庭院中,柳传志与一位朋友的闲谈不断地被电话铃 声打断。他本想为自己争取一天清静的时间,可是不成,因为就在5公里之 外的地方,一项巨大的收购计划已进入最后阶段。联想集团试图将IBM(国际 商用机器公司)的全球个人计算机业务收归帐下,公司的高级副总裁马雪征 不断地将谈判桌上的进展向他报告,双方的谈判人员正在1l亿美元和15亿美 元之间讨价还价。 “真是抱歉,又把咱们的清静打断了,”柳对朋友说,“没办法,这是 公司现在的头等大事。”他的眼睛深处放射出动人的光彩,与其说是歉意, 不如说是激昂。 这项中国商业史上空前规模的收购行动显然已超越公司本身,而拥有更 加广大深厚的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西方公司吞咽中国市场的“阴谋” 受到强有力的阻击。这一广泛流传的“阴谋”不论是事实还是某些人的杜撰 ,它所引起的忧虑在过去20年里一直成为国内民族主义潮流的基础,并且把 那些民族传统的叛逆者推向“道德法庭”。这一忧虑使得西方增加了对中国 的不信任,还让那些对中国抱有敌意的外国政治家有了更多的听众。中南海 的反应确定了这个国家对外政策的走向和节奏,并最终导致中国成为世界贸 易组织的一部分。但是冲突不仅没有停息,反而因为西方跨国公司的大举进 入以及中国企业的全力抗争,变得前所未有地激烈起来。这场争夺战为中国 当代商业史上一位卓越的领袖人物,柳传志,开辟了一条达到其事业顶峰的 道路,也让他的每一次挫折和每一次成功都增添了不同寻常的色彩。 柳传志是公认的最具创造力和判断力的企业领导者,现在他正试图持续 不断地证明这一点。在这之前,他把公司的权力移交给两个年轻人——杨元 庆和郭为,并且打算退出公众的视线。他不止一次地对同事表示,他太累了 ,希望回家去颐养天年,就像那些和他一同开创联想的老朋友们一样。但是 自那以后的3年来,他一点也不清闲。每天早晨7点钟,他从万泉新新家园的 顶层公寓走出来,到游泳池去游泳,然后坐着那辆“奔驰600”来到公司, 直到很晚才能回家。在004年6月他的60岁生日晚宴上,他看上去容光焕发, 不过相当疲倦。 信息技术产业是年轻人的领域,一个由老人治理的公司将失去激情,迷 失方向。但对公司的新一代领导者来说,柳传志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需 要一个强有力的精神领袖。即使是圈子外的那些学者、记者、作家和形形色 色的观察家也都认定,离开了第一线的柳传志,依然是联想的灵魂。他们说 他是“中国信息产业的教父”。美国的《商业周刊》则说他是“世界商业领 袖”,把他和另外24位全球最著名的企业家排列在一起。 但是,柳传志并不是天生的企业家。他的事业是从40岁以后开始的,当 他在1984年创办这家公司的时候,只不过是一个工程师,淹没在中国科学院 计算技术研究所的1500个员工中,看上去普通极了,在技术方面的成就也远 不如他的那些同事。而当我们国家开始组建计算机事业的那一年,也即1956 年,他还只是个初中一年级学生。他在中国社会的激烈动荡中长大,他的家 庭向他灌输了中国式的梦想和中国式的做人准则,而这个国家所经历的种种 故事,造就了他的智慧与品格,也造就了他个人的历史与联想的历史。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