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0.60
折扣购买: 韩愈传
ISBN: 9787513944809
儒学传世家 韩氏著姓,源远流长。 根据《史记》卷四十五《韩 世家》,韩之祖出周姬姓。 苗裔事晋,封于韩原(一说 在今陕西韩城市西南,一说 在今山西芮城),称韩武子 ,为一世。三世韩厥,谥献 子,从封姓为韩氏。四世宣 子,五世贞子,六世简子, 七世庄子,八世康子,九世 武子,十世景侯,十一世列 侯,十二世文侯,十三世哀 侯。哀侯元年(前376), 与赵、魏分晋;二年,灭郑 ,徙都于郑,是为韩城;后 成战国七雄之一,以城为国 ,韩遂为著姓。哀侯传懿侯 ,懿侯传昭侯,昭侯传宣惠 ,始称王。宣惠王传襄王仓 ,襄王传釐王咎,釐王传桓 惠王,再传王安,在位九年 ,为秦所灭(前230年)。 韩立国后封王在宣惠王时( 前332年—前312年在位), 世称韩姓之祖韩王信者,乃 宣王之嗣襄王仓孽孙。孽孙 者,乃庶出。史称韩王信乃 虮虱之子,汉高祖时封韩王 ,后北投匈奴,过颓当城生 子名颓当。颓当于汉文帝刘 恒(前180—前157年在位) 时入汉,赐爵弓高侯。淮阴 侯者,与韩王信为两人。且 淮阴侯信为吕后所诛灭三族 ,相传一子为萧何保护,隐 匿岭南改姓何,或谓江淮间 同声音变。故韩愈谓“何与 韩同姓为近”。按《史记》 《汉书》《后汉书》《三国 志》《魏书》《晋书》及南 北史等文献记载,秦汉至隋 唐,韩氏著姓大体分三支: 一支由颓当、说、增、 术、纯、暨等组成,此支最 繁。纯之子暨裔孙延之一族 ,至韩瑗,相唐高宗。暨另 一支传至韩弘,唐宪宗时为 相。 暨分支称籍南阳,纯所 传另一支安之以下传之玄孙 韩播(字远游),徙居昌黎 棘城,传之韩休,相玄宗; 休子混,相德宗。(此乃《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著录 四支其三共四相。惟韩愈一 支未及相位者。) 此二支分徙,占籍南阳 、昌黎两地,皆为后世子孙 所称之祖籍。昌黎韩氏较著 者有韩秀和韩麒麟二族。韩 秀一族,直称昌黎人,未明 来源;韩麒麟一族,除说他 是昌黎棘城人之外,明说他 为韩增孽孙,祖籍南阳。昌 黎韩秀与韩麒麟很有可能为 较亲的同族,但二人传记中 均无相关记载。若为一族, 则都是韩增后裔(确切地说 因增无后,兄兴子嗣,故当 为兴后裔),也皆由南阳来 ,时间当在西晋亡、东晋立 ,前燕、北魏起的这个战乱 时期。以上是南阳、昌黎两 大支系的韩家。另一支韩家 ,则是由颓当孽孙韩棱、韩 茂传之叡素、仲卿、愈一族 。韩棱自称颍川舞阳人,至 者,北魏时徙居常山九门( 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 后随魏南迁,定居河阳(今 河南孟州市西北)。韩愈一 族自颍川徙常山九门,终居 河阳,未言及徙居南阳者。 这就比较清楚地得出: 韩氏一族由韩王信子颓当以 下分两大支。韩说一支最繁 ,至孽孙纯分延之、安之两 支派。一仍居南阳,一居昌 黎。而另一大支,即韩棱至 韩愈,徙九门而定居河阳。 韩氏谓颍川舞阳者,乃韩国 被灭后韩氏落居之地,其地 属韩国,距韩都也近。南阳 者,则是前后汉之交,王莽 之乱时期,韩氏避居之地。 因族中韩骞、韩暨等影响大 ,又世居之,故为后世韩氏 所称,当是韩氏第二祖籍。 昌黎与河阳二地,则是颓当 后裔两大著族所居之地。因 诸韩皆称一祖,自当一家, 互称名族,振起韩氏,则是 魏以下,唐之世的世人心态 。这样,说韩秀、韩麒麟为 昌黎人;韩愈等称昌黎者为 郡望;韩愈为河阳人,就不 会混淆了。至于说今河北昌 黎,乃韩愈卒六百年后才有 其名,谓韩愈祖籍河北昌黎 或谓韩愈为河北昌黎人,是 错误的”。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