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精)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精)
作者: (美)克里斯汀·卡特|译者:靳婷婷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精)
ISBN: 9787508675053

作者简介

克里斯汀·卡特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资深研究员,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幸福、复原力以及情商等。同时,她著有《培养快乐的孩子》等畅销书。此外,卡特博士还定期在《赫芬顿邮报》《今日心理学》等媒体上发表文章。她曾担任《奥普拉·温弗瑞秀》《奥兹医生秀》《瑞秋美食秀》《乔恩·斯图尔特每日秀》《今日秀》以及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嘉宾,并通过演讲和在线课程帮助很多人收获了快乐、高效的生活。

内容简介

找到你的“最小有效剂量” 老实说,如果我们的生活就像日复一日接连跑马 拉松一样,那么除了艰难之外,我们几乎无法对生活 产生其他的感触。我们知道,在马拉松运动中,运动 员为了恢复体力,在跑完一程之后需要经历一整套流 程——他们需要借助药物和其他手段来修复身体的耗 损。他们明白,在每次赛跑之间,要给自己留出几周 甚至几个月的休息时间。然而,在我们每天的工作“ 马拉松”中,却没有相类似的休整体系。 像这样几乎不给自己任何喘息机会,一个劲儿接 连跑“马拉松”的行为是不明智的,我们应当学会遵 从昼夜和生命的自然节奏。我们应当在生活方式上向 可以在上千年间持续结果的橄榄树靠近,而不应效仿 只有几年寿命的苹果手机。我们可以用学生时代的方 式来安排生活,在一定时间里进行工作、学习、生产 和创造,同样也专门留出时间用来玩乐、休息和恢复 。因为,就像在学校里一样,我们也要有课间休息时 间。 我们可以从马拉松选手和橄榄树身上学到的另一 条经验是:最有效率的节奏,一定是那种最能持之以 恒的节奏。当我们进行生产和创造时,就像运动员在 赛跑、树木在夏日结果,以及像我这样的作者在写书 时一样,我们往往在最能持之以恒的时候最为成功。 对于长跑运动员(甚至短跑运动员)来说,如果能在跑 每英里距离时保持同样的速度,他们获胜的概率就更 高;跨越全美的远征队员如果能每天无论晴雨地坚持 走相同的距离,那么他们成功的概率就更高,到达终 点的速度也会快很多。这也就是说,在天气恶劣、路 程净是上坡的时候,他们每天要走20英里的距离;而 决定成败的关键在于:遇到天气适宜且路程多为下坡 的情况时,他们也会在走完20英里时停下脚步。与重 大项目迫在眉睫时的加班加点和辛苦熬夜时的临阵磨 枪相比,对于人类来说,还是持之以恒、每天保持一 定进步的效果最好。 这些观点已经渗透到了我的生活中。首先,我会 对所做工作的种类进行分类,让它们像四季一样进行 更迭。有的季节我的重点放在写作上。一旦完成一本 书或一篇文章,我就会休息并且寻找新的话题,把注 意力转移到不那么繁重的工作上,并且会休息几周时 间,完全不写东西。这就是我的创作与休息周期。除 此之外,在生产周期中,我会每天坚持写650~1000 个词,甚至在恰逢旅游、会议繁多、孩子在家的忙碌 的日子里,我也会努力写够这么多的量。而在时间充 裕的日子里,我会留出6个小时不受打扰的时间专门 进行写作;但即便这样,我也会在写到1000个词的时 候搁笔。对我来说,在时间充裕的日子里见好就收, 要比在忙碌的日子里赶出650个词(大约一页粗稿的量 )还要困难,但关键在于:我发现如果我连续两天都 写1000词的量,到了第三天,写作就变得枯燥无味, 甚至让人厌恶至极,就像是要从干海绵里挤水一样。 如果在完成1000个词的量后时间还有余裕,我就会安 排自己编辑文字或者做些研究,这两件事不但轻松有 趣,还能为第二天的写作做好铺垫。从最终结果来看 ,我知道这并不是在拖延时间——保持这种易于控制 的稳定步调,我能在大约6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一本书( 也就是我在春夏季结出的果实)。 如果能借鉴树木、成功跑者和远征队员的方法, 我们就能努力又自在地生活。我们可以节约时间和精 力,补足能量,沟通交流,找寻深刻的人生真谛。 我想告诉大家,最近我的生活之所以这么甜蜜, 并不是因为我像著名主持人奥普拉那样家财万贯又有 那么多的随行人员为我服务。我常常会深深地体会到 ,生活是极其美好的。虽然我的工作时间已不像从前 那样长,但在经济上却比以前更加富足和独立,这一 点我到现在仍感到诧异。 每天早上,我不使用闹钟上的“稍后提醒”功能 就能从床上起来。洗漱完毕,我会静心冥想,然后再 小跑一会儿或是进行一次7分钟的力量循环训练。 洗浴和早餐之后,作为写作之前的大脑热身,我 会读几篇从邮件、学术论文、博客和在线杂志等网络 资讯来源中剪贴的文章。顺便提一句,所有这些文章 都是放在印象笔记里整理的,我只需在标题中写上“ 需阅读”,然后再给自己发封邮件就行了。我本人既 不用剪辑,也不用归档。我的阅读时间很充裕,因此 边看文章边喝咖啡对我来说很享受。 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由于我在洗澡和吃早饭的 时候一直都在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素材,因此当我终 于在一大张空白板前坐定时,想法便会以难以捉摸的 顺序喷薄而出。例如,书中这一章的构思,我只用了 10分钟的时间。 现在的我经常会感到生活是轻松自如的,但同样 的感觉如果出现在争强好胜的人身上,却可能会让他 们感到内疚:如果生活没那么艰难,我到底有没有在 好好工作呢?如果我没有在工作,我又有什么价值呢 ?当我告诉大家写这一章的大纲只用了我10分钟的时 间,这会让你小看这一章的价值吗?还是会让你逐渐 认识到我们眼中一些最为困难的任务其实可以用较为 轻松的方式来解决呢?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