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的二十四节气--我记忆中的乡村故事

乡村里的二十四节气--我记忆中的乡村故事
作者: 编者:朱殿封
出版社: 中国农业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乡村里的二十四节气--我记忆中的乡村故事
ISBN: 978710920680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打春仪式在历**很隆重,这项活动已经持续 3000多年了。传至近代,延续下来的有打春牛、剪春 *、咬春等内容。 男人们在立春这天打春牛。过去,在立春前** ,各州、县都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先是有两名 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他们沿街高喊 :“春来了!春来了!”俗称“报春”。此时,无论 士、农、工、商,见了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 到摊位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 迎。接着,迎春队伍浩荡而来,前面是鼓乐仪仗队; 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后面是手持农具 的乡民。因为传说中迎春活动祭拜的芒神居住在东方 ,所以,迎春队伍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土制芒 神与春牛。众人来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 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 跪六叩首礼,走到春牛前作揖。礼毕,将芒神、春牛 迎回城内。 谁为芒神,何为春牛? 芒神,又名句芒、木神、春神,他是主宰*木、 各种生命生长和农业生产之神。*初的芒神似乎与鸟 图腾有关,《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说:“东方句芒 ,鸟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木神也,方面素 服。”在这里,芒神是人首鸟身、骑龙的形象。据说 ,句芒曾帮助夏禹征服四方,使民不饥、**实、民 不夭。后来,人们把芒神拟人化了,是一个男人形象 ,在民间年画里,则成了一个笑眯眯的赤脚男孩形象 。 民间打春活动塑造芒神很有讲究,他身长三尺六 寸五分,象征一年:365天;他手上的鞭子长二尺四寸 ,象征一年有24个节气。芒神在春牛那里所站的位置 以阴阳年确定,阳年芒神站在春牛左边,阴年站在右 边;立春*距正月初一之前5*以外,芒神站在牛前, 距正月初一后5目以外,芒神站在牛后,如果立春*在 正月初前、后5*内,芒神则与春牛并立。 芒神的面象,寅申巳亥面为老年状;子午卯酉年 面为壮年状;辰戊丑来面为童子状。芒神的两髻,金 *平梳两髻在耳前;木*平梳两髻在耳后;水*平梳 两髻,左髻在耳前,右髻在耳后;火*平梳两髻,右 髻在耳前,左髻在耳后;土*平梳两髻在顶真上。芒 神的罨耳依据立春时是白天还是黑夜确定,子丑时全 戴;寅时右边戴,左边揭开;亥时左边戴,右边揭开 ;卯至戌时则手提罨耳,辰午申戌四阳时,用左手提 ,卯巳未酉四阴时,用右手提。 芒神的服色由立春*的天干(天干中又以阴阳分 之)、地支确定,亥子*黄衣青腰带;寅卯*白衣红 腰带;巳午*黑衣黄腰带;申酉*红衣黑腰带;辰戌 丑未*青衣白腰带。依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绑腿、鞋 、裤视立春*纳音,金*,绑腿、鞋、裤俱全,左绑 腿挂于腰带上。木*,绑腿、鞋、裤俱全,右绑腿挂 于腰带上。水*,绑腿、鞋、裤俱全。火*,绑腿、 鞋、裤俱无。土*,只有裤。 民间也用芒神的装束预示该年的天气。当他没有 穿鞋,而且裤管束得高时,代表该年多雨水,裤管束 得越高,表示水灾越严重。相反,如果他双脚都穿* 鞋,则代表该年干旱。如果他一只脚光脚,另一只脚 穿*鞋,则代表该年雨量适中。 牛是农耕的重要家畜,农民分外爱惜它,以致它 成为吉祥的象征。乡民塑造的春牛如果身高四尺,象 征一年四季。身高八尺,象征农耕八节(春分、夏至 、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尾巴长 一尺二寸,象征一年有12个月。立春这天打春牛,表 示春耕即将开始。 将芒神和春牛迎回城里,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 长官率僚属、乡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 仪规,地方官主持打春仪程,吏民击鼓,由官员手执 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口喊一打“风调雨顺, 地肥土喧”;二打“吉祥如意,国泰民安”;三打“ 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交给下属吏与乡民轮流 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寓意春气透了,以示人 们对春天的热爱。孩子们则钻进人空里围着春牛前跑 后颠、左冲右突乱闹腾。宋代诗人杨万里作有《观小 儿戏打春牛》诗云:“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 打头。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今年土脉 应雨膏,去年不似今看乐。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 登愁不肥。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大田 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