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3.60
折扣购买: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
ISBN: 9787300330884
马丹丹,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副教授,是河南省高校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主要讲授“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生态文明教育”“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等课程,参与编写的教材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初步》《心理健康案例教程》等。主持《专业社团应用下的园林技术专业一、二课堂教学互促融合创新与实践》教改项目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省市级课题9项,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参编河南地方标准3项;独立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荣获“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思政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先进个人”等。
李书民,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曾获评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主持参与河南省省级教改项目10余项,入选河南省第二批大众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全国银奖。
1. 生态文明释义
生态”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或我们生存发展的环境。一般来讲,生态就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生活状态,即在一定的生长环境下,生物为了生存与发展,相互间关联、依存的状态,它按照自在自为、客观存在的发展规律存在并延续至今。人类作为自然发展的产物,也是生物圈的自然组成部分,不过,人的生理能力与自然界中其他动物相比,非常弱小,如:猎豹奔跑的速度、狗嗅觉的灵敏度、蝙蝠的超声波定位……为了生存与繁衍,人类以群居方式生活,以自身的劳动发展自己,逐渐形成人类特有的思维能力与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发展思维与主观能动性,提升自己的行为能力,逐渐走上当前世界生物金字塔的最顶层。
作为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成果,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在东方文化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在《周易 · 乾 · 文言》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文明在此取“文采光明”之意。隋唐孔颖达释意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南朝鲍照的《河清颂》中说道:“泰阶既平,
洪水既清,大人在上,区宇文明。”唐朝李白在《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中说道:
“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
后来,“文明”的词义发生了演变,指称文治教化。例如,五代前蜀杜光庭在《贺黄云表》中说道:“柔远俗以文明,慑凶奴以武略。”元朝刘埙在《隐居通议 · 诗歌二》中说道:“想见先朝文明之盛,为之慨然。”北宋司马光在《呈范景仁》中说道:“朝家文明所及远,于今台阁尤蝉联。”清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道:“求辟草昧而致文明,不可得矣。”秋瑾在《愤时迭前韵》中说道,“文明种子已萌芽,好振精神爱岁华”,这里的文明指一种发展水平高、有文化的状态,其阐述与现在的“文明”意义相近。
在西方文化中,“文明”产生之初是“城邦”的代称,以与“野蛮”相对立的形容词而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
2. 人类文明的历程
在漫长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经历着由弱小到强大,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
从要素上看,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人类在求生存中利用自然,求发展中改造自然,并
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反省自身的状态,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
性,如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与非洲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如原
始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
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大致历经了 170 万~ 200 万年,这一阶段大约发生在石器时代,
考古发现,中国的原始文明始于距今约170 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在那个时期,人们使用粗陋的石器为生产工具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相对地球数千亿吨计的净植物生产力而言,人类的“消费”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至原始农业出现,些许的生态破坏会在地球生物圈的巨大自我恢复中达到生态平衡。这一阶段是人类认识自然、缓慢适应自然的过程,这种人类与生物、环境之间自然有序的协同进化关系,堪称原始“绿色文明”。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随着铁器的出现,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相应的生态问题日渐凸显。由于农业过度开发致使人类文明衰落的变故屡见不鲜。但总的来看,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与水平,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提升。这个时期,人类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的负面作用扩大,体现为人类不断积累知识与经验,不断提升能力并不断尝试征服自然,这一阶段大约经历了 1 万年。
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虽然这一时期历时短,但其物质财富生产与生态破坏能力却是前期文明无可比拟的。18 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生活的现代化进程,人类征服自然的运动规模空前,为满足无止境的“索取”,人类近乎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有关资料统计,三百年里,人类消耗了约 1 420亿吨石油、2 650 亿吨煤、380 亿吨铁、7.6 亿吨铝、4.8 亿吨铜。占世界人口 15% 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全球 56% 的石油和 60% 以上的天然气、50% 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工业文明近乎疯狂的掠夺与破坏触目惊心,对大自然的影响不可估量,恶化了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发展前程。人类开始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地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人类活动能力与空间不能无度。人类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命题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