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传染困惑的魟鱼(我与儿童的哲学之旅)

相互传染困惑的魟鱼(我与儿童的哲学之旅)
作者: 李昕桐|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6.15
折扣购买: 相互传染困惑的魟鱼(我与儿童的哲学之旅)
ISBN: 9787520726436

作者简介

李昕桐,吉林省吉林市人,德国汉诺威大学经济学硕士,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访问学者。 现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现象学研究。著有:《震颤的身体——施密茨身体现象学研究》(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身体·情境·意蕴》(人民出版社),近5年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我所体会的哲学 奥秘 ——思考追问批判的游戏 常有人问我:什么是哲 学?哲学与其他学科有什么 区别?学了哲学对我们有什 么用?哲学的意义到底是什 么?这些亘不变的问题像一 片神秘而深邃的星空吸引着 不断探索和求知的我们。 哲学到底是什么,非哲 学专业的学生认为哲学玄妙 ,哲学语言艰深晦涩,如一 扇屏障难以逾越。“明明每 个字都认识,为什么连在一 起,就不明白了呢?” 也有些人认为类似于周 国平的人生哲学就是哲学。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 过是被去了棱角,变得世故 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 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个性 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 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一一 周国平《灵魂只能独行》 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 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个把 自己的价值寄托于他人的理 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周国平《人与永恒》 然而当我们真正地接触 到了哲学,才发现两者之间 的差距仿十万八千里。而且 哲学不但不是传授做人做事 道理的人生哲学,而且以西 方哲学为本的哲学与中国哲 学的轨迹也绝不相同。譬如 以概念、范畴、体系为论证 基础的西方哲学就如此抽象 、思辨和神秘,我们被各种 “主义”困扰,迷官,不知所 措。 那么这里我简单地梳理 一下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 历史。 西方哲学史: 希腊哲学家探索世界的 本源:泰勒斯的“水”,阿纳 克西曼德的“无定”,阿纳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