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1.40
折扣购买: 内容之王
ISBN: 9787521742640
《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拥有斯坦福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主攻电视传媒行业观察,包括传媒巨鳄维亚康姆公司、21世纪福克斯、时代华纳、探索、和AMC Network等大型媒体公司。她经常与这些传媒巨头以及其他公司的CEO们直接交流,对传媒行业有深度理解,并掌握一手资料。她所在的团队针对维亚康姆内部权力斗争的报道,曾获得美国商业编辑和作家协会颁发的重量级新闻奖项。 前外事工作者,副译审。早年工作于雪域高原,后求学于北京大学,留学英国。从事数十年对外新闻及外事工作,译有中信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多部译作。
序? “我不想卖掉派拉蒙” 2016 年 2 月的一个下午,维亚康姆公司总裁菲利普·道曼开车驶过俯瞰比弗利山的奢华住宅区,穿过比弗利山庄那一道道沉重的金属大门,再经过诸如史泰龙和艾迪·墨菲这样的电影明星的山顶宅邸,来到他的长期导师萨姆纳·雷石东广阔的奶油色庄园。长期以来,这样的拜访一直是这位曼哈顿人每月一次的例行公事。道曼打理着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上市公司,而92 岁高龄的雷石东才是公司的全面主宰者。通常,这两个做过律师的人会一边聊着经营上的事,一边回顾他们过去在业界开疆辟土的经历,看一会儿棒球赛或 C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节目,或者盯着巨型鱼缸出神,那里面养着雷石东所钟 爱的海鱼。 但今天不同,道曼是来讨论一件特别微妙的事情的。维亚康姆当时正考虑出售派拉蒙影业公司近一半的股权——正是在1994 年收购这家富有魅力的好莱坞制片公司,决定了他们两人之后的职业生涯。当时,经过一场史诗般的竞购战,他们将派拉蒙从对手——媒体巨头巴里·迪勒和约翰·马龙的手中夺了过来,而拥有这家美国历史悠久且一直在运营的电影制片厂——同时也是《教父》、《唐人街》和“夺宝奇兵”系列电影的拍摄方——实打实地巩固了雷石东作为传媒大亨的地位。 然而,维亚康姆的股价却一直在螺旋式下跌,在两年内竟损失了一半的市值,投资者强烈呼吁采取重大、果断的措施。2016年 2 月之前的几个月里,中国一些大公司纷纷显露对电影制片厂的兴趣,这引起了好莱坞的关注。看来这是个利用派拉蒙百年浪漫魅力的大好时机,尽管派拉蒙本身也正经历持续多年的不景气。某个潜在买家表示,愿出资 100 多亿美元买下这家陷入困境的电影公司,而这一出价是多数分析师给派拉蒙所估价值的两倍多。道曼于是打算摸索着建立一家合资公司。只要找对了合作伙伴,或许就不仅能为派拉蒙提供急需的资金来充实其几乎空空如也的特许发行权“货架”,而且能帮助该公司的影片更好地打入海外市场,毕竟在当今时代,好莱坞电影收入的 70% 来自海外。 道曼明白,这项计划会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雷石东常喜欢与人小聚,并不孤傲避世。在过去的 20 年里,除了在丹塔纳餐厅或常春藤餐厅与派拉蒙的高管们小范围共进晚餐,几乎没有什么事能给他带来很大的快乐了,尽管下午 5 点这个用餐时间对年事已高的他来说并非精神状态很好的时段。能在好莱坞拥有一家电影制片厂的人就是当之无愧的王,那是一种超越任何金钱的地位。更别说派拉蒙不仅仅是一家电影制片厂了。它曾是好莱坞早期一统天下的霸主,是片厂体制这种商业模式的创建者,也是一家把雷石东当成大人物认真对待的电影公司,而他当时不过是其父名下连锁汽车影院的执行副总裁。 道曼的任务也颇具挑战性,因为这些日子与雷石东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位大亨曾经有句人尽皆知的名言——“维亚康姆就是我”,然而,伴随维亚康姆的股价走势变得低迷,他的健康状况也同时诡异地急转直下。那还是在 2014 年,他吃饭时,食物呛进了肺里,之后他就不得不依靠饲管进食,而且几乎说不了话。在那之前几个月,他的前同居女伴就声称他的精神不正常了,他不能顺畅地与人对话,也理解不了一部电影的情节。此次造访后几个月,连道曼自己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但现在,他还是努力沿用几个月来的一贯方式与雷石东沟通,尽力去理解他嘴里的叽里咕噜声。 雷石东的护士杰里米·贾吉洛经常会帮访客翻译雷石东所说的话,故而有“雷石东耳语译员”的别称。但道曼的使命太过敏感,让贾吉洛来翻译不合适。几个月来,道曼一直认为这座豪宅里要么装有窃听器,要么到处是听命于自己的宿敌——雷石东的女儿莎莉·雷石东——的卧底。莎莉和道曼时年均是 61 岁,双方长期以来一直在争夺雷石东法定继承人的位置,但近年来,随着莎莉和她父亲关系的恶化,道曼似乎已经胜券在握。然而,从 2015 年的秋天开始,事情又改变了。雷石东的那两位年龄只及他一半的同居女伴(莎莉称之为“父亲的小荡妇”),在大亨分给她们大约 1.5 亿美元的财产之后,被从豪宅扫地出门了,这为莎莉与父亲和解铺平了道路。道曼对莎莉可谓用足了心思,他一般会在还剩下 20 分钟车程的时候才宣布自己将要拜访雷石东,就是为了不让他那位住在东海岸的对手有充足的时间乘飞机赶过来,在他和雷石东会面时全程挤在其父身边,就像雷石东的那两位前女伴在被踢走之前的两年里对所有来访者所做的那样。尽管如此,道曼还是认为(确实也没错),贾吉洛会把他所听到的内容一字不差地转述给莎莉。 所以,当走进雷石东的府邸,见他正在那间放着好多个巨大鱼缸的“观鱼厅”里看电视时,道曼就客气地请贾吉洛先退到隔壁房间去,以便他和雷石东就公司的某些敏感情况进行商讨。陪护人员原本是不可以让雷石东离开他们的视线哪怕片刻的,因为万一出现情况,他们就得立刻冲过去,将有可能呛死他的唾液从他的喉咙里吸出来。不过,贾吉洛还是从两排鱼缸之间敞开的门走了出去。道曼拽过一把椅子坐到了雷石东身边,这样贾吉洛就只能看到道曼的背影。他问雷石东是否明白他的意思,雷石东点了点头。 几天后,道曼召集董事会成员开会讨论派拉蒙的股权出售事宜。由于担心泄密,他事先并没有将会议内容告诉任何人,包括派拉蒙董事长布拉德·格雷。不出道曼所料,贾吉洛把他这次来访的情况全通报给了莎莉,包括道曼和雷石东在一起咬耳朵和点头这样的细节。于是,在董事会会议召开前的几小时内,莎莉反反复复地给道曼打电话,就是担心她的这位对手会搞什么名堂。但此次会议却波澜不惊。道曼向包括雷石东和莎莉在内的所有董事会成员一一做了解释,没有一个人反对。 第二天,道曼宣布,维亚康姆已经接到了“某潜在合作伙伴有意对派拉蒙进行战略投资的表示”,并决定继续与其进行谈判。考虑到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潜在合作伙伴跟进,本次会议的新闻发布稿大肆宣扬这家电影公司收藏广博的片库、“具有可靠特许发行权的强力发行渠道”,以及高潜力的(或曰:新锐的)电视制作业务。不可否认,一块标着“出售”字样的招牌,已经竖在派拉蒙标志性的“西班牙大门”前。 想闯出一番事业的人很适合读这本书:作为曾在传媒业内能与默多克抗衡的大亨,在大多数人早已退休的年纪,雷石东的事业才刚刚步入正轨。他的前瞻性、决策力引领了一个传媒时代,对美国商业和流行文化,以致世界媒体格局的演变影响深远。从书中能够感受这位传媒大亨的商业版图拓展逻辑,理解时代大势,捕捉发展脉动。 人物性格色彩及人生经历过于传奇:华尔街女记者近身追访数年,揭露一位死也不愿退休的大亨,和他“众叛亲离”也要守住的传媒帝国的故事。 复盘“好莱坞末代大佬”的人生抉择:他80岁时缔造了自己市值百亿的传媒帝国,到了今天其名却鲜为人知;他一手掌控的电影巨头派拉蒙曾接连出品《阿甘正传》《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却又在新时期从好莱坞山顶重重跌落;他打造了维亚康姆集团这艘巨舰,却也亲手让它被时代搁浅——在人生各个阶段的选项中,他曾做对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在行业发展日异月殊的今天,他的经验值得每一位创业者和非传统行业的从业者借鉴。 还原震惊商业史的收购奇案内幕:雷石东如何通过一系列手段,连吞维亚康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派拉蒙影业公司,缔造了他的超级传媒帝国?美国传媒业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世纪合并(维亚康姆和CBS)是如何促成的?在业态的持续变化中,他又如何保持自己的稀缺竞争力?作者通过大量调查掌握了一手资料,深度还原真实的商业故事,更像是一部“企业侦探小说”。 从惊心动魄开天眼的“商战爽片”到一地鸡毛的“家庭伦理剧:真实的豪门纷争远比想象中复杂、精彩、玄幻10000倍!家族纠纷、高管内斗,行业剧变,政商博弈……一部商战版《权力的游戏》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