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管理学

华商管理学
作者: 马占杰//衣长军|责编:江珏玙
出版社: 厦门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华商管理学
ISBN: 978756158980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华商的崛起与突 出贡献 一、华商的界定与群体 特征 (一)华商的界定 中国人移居海外已有千 余年历史,早期的华侨华人 主要来自福建、广东、浙江 、江苏等沿海沿江地区,改 革开放后的新侨则来自全国 各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 依靠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 智慧与拼搏进取精神,本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的信念,依靠自身卓越的经 营管理才能,经济实力和影 响力逐渐增强,成为活跃在 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商人群体 ,社会各界称之为华商。 在学术领域,根据林善 浪等(2006)的观点,目 前对于“华商”的概念有三个 视角: (1)第一种是广义的华 商,即“具有中华传统的华 商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包 括中国企业家、海外华侨华 人的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 。 (2)第二种是狭义的界 定,即“具有中华文化传统 的中国海外移民及其后裔中 的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不 包括中国的企业投资者或经 营者”。 (3)第三种介于上述两 者之间,即“具有中国传统 文化的中国港澳台地区同胞 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企业投资 者或经营者,不包括中国境 内的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 但包括在中国境内创办‘三 资企业’的中国港澳台同胞 和海外华侨华人”。 已有成果中,对华商的 界定大多采用第一种和第三 种。例如,香港亚洲周刊在 《华商1000强排行榜》中 ,侨资企业全球化智库 (CCG)(2018)在评选“ 世界最具影响力十大华商企 业”时,采用的就是广义界 定,研究对象涵盖中国以及 海外华侨华人创办的企业。 而庄国土教授在《华侨华人 研究报告(2020)》中就 第三种定义,即将华商界定 为中国境外的华人企业经营 群体,这是基于他们在中国 境内的企业和投资享受外资 待遇。 本书采用华商的第三种 定义,将华商界定为“具有 中华民族血统,所属企业或 主要业务起源于中国境外, 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商 人群体,包括我国香港、澳 门和台湾地区的商人,以及 遍布海外各地的华侨华人中 从事商业活动者,但不包括 在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企业 经营管理人员”。 我们为什么要采用该定 义呢?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本书的主题是“生 长在不同制度和文化中华人 企业家的企业管理”,如果 把中国境内的企业家也作为 本书的研究对象,相关内容 就会与“中国管理学”或“东 方管理学”相重叠,导致与 本书的焦点和特色相悖。 第二,港澳台地区虽然 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由于“一国两制”的模式和 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导致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企业经营 者与海外华商有相似的特性 和成长经历,因此把中国港 澳台地区的企业经营者也作 为研究对象。 (二)华商的群体特征 1.在地域和行业分布上 呈现“广分散、大集中”的特 征 首先,华商群体呈现“广 分散”的特征。在地域分布 上,由于华商悠久的历史和 深厚的耕耘,华商遍布世界 各地,“有太阳的地方就有 华商”,无论是欧美发达国 家还是非洲欠发达国家,无 论是人口过亿的泱泱大国还 是人口不足百万的袖珍小国 ,华商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 角落。在经营范围上,无论 是在互联网行业、芯片制造 、金融业,还是在零售业、 房地产、制造业、酒店服务 业、食品加工业,都有华商 奋斗的身影,他们几乎涵盖 了所有行业。 其次,华商群体也呈现“ 大集中”的特征。从地域分 布上,东南亚地区是华商集 聚地,香港《亚洲周刊》 2016年“全球华商1000排行 榜”中,分布在新加坡、马 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 度尼西亚和美国的53家华商 企业,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世 界范围内大型华商企业的状 况。在经营领域方面,华商 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如 欧洲华商以餐饮业、皮革业 、服装业和贸易业为主要产 业,美国和加拿大华商企业 在科技创新领域有较大优势 。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