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恐龙复活:与科学家探秘失落的世界
ISBN: 9787568061599
迈克尔·本顿(Michael J. Benton)是当下恐龙研究领域的专家,也是布里斯托大学古生物学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该团队被世界大学排名中心认定为全球顶级古生物学研究团队。 目前,他出版了《当生命几乎灭绝》(When Life Nearly Died)等五十余本古生物学著作,其中一些已成为古生物学领域的经典教科书。此外,他也经常受邀在媒体上为公众讲解恐龙领域的新发现。 译者简介: 邢立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青年古生物学者,知名科普作家。先后在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取得古生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系列论文,首次发现琥珀中的古鸟与恐龙。同时热衷于推广古生物科普知识,出版了多本古生物科普书籍,在CCTV各频道、“少年得到”为少年儿童讲解古生物知识。
大灭绝 6600万年前,一块大石头撞上了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准确地说,那是一颗小行星,或者大陨石,直径约7千米,和曼哈顿城区差不多大。撞击地点位于现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Yucatán peninsula),撞击形成了一个比陨石大得多的很深的陨石坑。撞击释放出的能量高达10 0亿兆吨(10 billion megatonnes),这是地球上所有核武器能量总和的10 0 0倍。在猛烈的撞击之下,陨石瞬间被汽化,强大的冲击波朝下方和周围迅速扩散。 撞击产生的巨大反作用力把大量岩石射向空中和四周,最终形成一个非常宽阔的锥形陨石坑。较大的岩石掉落到陨石坑周围,体积稍小的石块混合着岩石粉尘,夹杂着陨石撞击地壳时产生的熔化物质迅速升起,形成巨大的柱状混合物,并高速向四周迸射。由于地球由西向东自传,因此现在地球上沿着赤道的方向有一条东风带,在6000多万年前应该也是如此。从陨石坑中迸射出的厚厚的碎石形成了周围的一圈坑沿,而大量体积较小的岩尘进入了大气层,随着气流飘向全球各地。 撞击产生了另外的两个后果,一是撞击点熔化的岩石在空气中高速飞行,经过冷却后形成了巨量的极其微小的玻璃状粉尘,粒径大约1毫米,这些粉尘从空中落下,覆盖了大片的土地和海洋。二是撞击地点位于加勒比海沿岸,因此产生了巨大的海啸,海啸浪高数十米,时速可达80 0千米,和飞机速度差不多。相距只有几百千米的墨西哥和德克萨斯沿岸均被肆虐,海啸摧毁了沿岸的一切,不管是石头还是各种动植物。随着向内陆的推进,海啸的破坏力逐步减弱,因此生活在欧洲的恐龙应该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海啸摧毁了古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的一切生物,波及范围可能远达几百千米。恐龙们正悠闲走着,突然之间就被滔天巨浪掀翻到空中,重重地落下。空中落下的巨石也是致命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大多数巨石都落到了撞击点附近的海里。不过,那些飘到陆地上空的稍小的岩石和极细的岩尘就像是从一把巨大无比的散弹枪中射出的子弹,覆盖了地面上的一切生物,包括恐龙。 如果你想了解恐龙,看这一本书就够了! 《恐龙复活:与科学家探秘失落的世界》通过专业的笔触,全面地讲述了我们对于恐龙,这个“恐怖大蜥蜴”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更新过程,帮助读者了解科学是如何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发挥作用的。《重新发现恐龙》介绍了新的化石发现和实验室研究成果,为读者再现了中生代生物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