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实战手册/名师讲堂码书码课系列](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19/21/20200819213052703.jpg)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3.70
折扣购买: 混龄教育实战手册/名师讲堂码书码课系列
ISBN: 9787302516859
混龄教育实战手册 混龄教育是什么? 混龄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课程框架与课程是什么? 幼儿园如何编班?教师如何安排? 活动如何组织? 我们一起走进…… 第一部分 混龄教育概述 第一部分 混龄教育概述 3 认识混龄教育 “混龄教育”是将不同年龄的孩子编入同一班级中, 组成混龄班、混龄组,创造真实的家庭情境,创造出“复 杂结构”的社会情境,创造多样的需求与冲突,创造丰富 的情感体验。 混龄教育是将孩子们的年龄差异变成资源,是通过对 人本能的唤醒与激发,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混龄教育实战手册 4 混龄教育的实施原则 厦门市第九幼儿园(以下简称厦门九幼)实施的是“同 混结合”的编班模式,“同龄”即按年龄分为大班、中班、 小班,它偏重于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混龄”则跨越年龄 组织编班,它是一种“家”的体验,偏重于情感体验。本 书将重点介绍混龄教育。 混龄教育有以下3个基本原则。 (1)主体性与发展性原则,既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 地位,又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发展需求。 (2)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幼儿,既 关注全体幼儿的发展,又注意幼儿园的差异。 (3)兴趣性与整合性原则,即要调整各方资源,注重 课程内容间不同领域内容与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课程 第一部分 混龄教育概述 5 内容、形式及手段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整合。 混龄教育利用异龄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促进 幼儿间自主地“教与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异龄互动,促 进幼儿体能、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最终实现幼儿健康、 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混龄教育的课程框架 混龄教育以“儿童中心”为核心,本着对“顺应儿童 天性、关注儿童需求、回归儿童经验”的理解,形成了一 套“以文化为载体、以活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课程分“活动课程”和“行为课程”两大部分。 活动课程包括3类。第一类是“我是家乡人”,是对 本土文化的发掘,培养对家乡的情怀;第二类是“我是中 国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做有中国品位的中国人; 第三类是“我是世界人”,是放眼世界,开发世界经典案例,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人奠定基础。 行为课程包括4部分。第一部分是“会计划”,即进 行每个活动前先做计划,而且能用画图等方式记录计划; 第二部分是“能执行”,即能按计划行动,完成任务;第三 部分是“会整理”,即活动结束时,能整理材料,如玩泥 等活动,活动结束后能主动洗手,保持卫生;第四部分是 “会相处”,即能友好相处,在发现别人遇到困难时,能主 动提供帮助;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向不同的人求助,让 同伴帮助自己解决困难。 混龄教育在教育目标设计上兼顾了 “共性目标”和“分 龄目标”;在课程评价体系上统筹了价值取向与方法手段等 因素;在环境设计上涵盖异龄儿童的能力和心理需求。混 龄教育不仅变革了孩子的成长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也变革了幼儿园的文化。 混龄教育的混龄编班 每年开园,幼儿园要组织两次分班,一次是常规分班, 将新入园的孩子分成小一班、小二班……;还有一次是混 龄编班,新入园的孩子还要进入“混龄班”。 “同龄班”的伙伴是固定的,从入园到毕业一起生 活三年;“混龄班”的成员是变化的,每年都会有大班的 哥哥姐姐毕业,同样也有小班的弟弟妹妹入园。新入园 时大家都是弟弟或妹妹,升入中班、大班,则变成哥哥 或姐姐。 孩子们在混龄班体验到的是关爱,从被帮助到帮助, 从被照顾到照顾,这种爱的体验会变成无形的教育在孩子 们身上传递。 混龄班的教师安排 每个同龄班有班主任、教师、生活指导三位教师,同 时他们也是混龄班的教师。混龄班中的教师也由班主任、 教师、生活指导三位组成,不同的是他们分别来自大、中、 小三个班。在三位教师中,班主任依然是幼儿活动的主要 负责人。 同龄与混龄两种组织形态意味着每位教师都有同龄组 和混龄组两个团队,需要组织两种不同的活动,参与两种 不同的教学研究。同时,多样的体验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成 长与提升。 混龄活动的安排 “混龄活动”分为以下三种。 (1)每日活动:混龄晨间活动,时间为30~40分钟, 全园集体活动,混龄小组的孩子可以天天见面。 (2)每周活动:每周1~2次全园大活动。本书讲的 课程就是运用在此混龄活动中的。每次活动时间是半天, 同时要保证一年内,各混龄班组要参加完各场地的所有 活动。 (3)临时性活动:第一类是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如“快 乐六·一”“快乐的自助餐”“游园”等;第二类是自发组 织的活动,如“我们去踏青”“看场快乐的儿童剧”等。 课程是幼儿园的灵魂。丰富的园本课程,多样的教学 活动以及与之配合的“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活动组织与 管理、幼儿培养的目标与路径”策略,也形成厦门九幼“同 混结合”的独特活动文化。 本书力图体现三点:一互联网+;通过二维码将图文与视频打通,创造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二、实操性强,主要面向了解、学习混龄教育的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师,全部是实战案例,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做为运用教程。三简洁明快:文章短、图文码结合,生动形象,符合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