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红色足迹

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红色足迹
作者: 编者:上海市作家协会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4.70
折扣购买: 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红色足迹
ISBN: 978720816046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 20世纪20年代后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面对蒋介 石高高举起的屠刀,中国共产党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从 南昌城头,从井冈山麓出发,万水干山,前赴后继,奔延 安,进华中,入东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千万公 里地运动作战,最后夺取了全中国的胜利。与此同时,中 国共产党的伟岸身影投下的一个影子,一支神奇的小分队 ,容纳着核心机密的特殊战队——中共中央档案文献库, 简称“中央文库”,在敌人严酷统治下的大上海,在中共 重要机关屡次遭遇重大破坏的恐怖岁月,两万余件绝密材 料,屡次搬迁,惊险地躲过了国民党特务和日本侵略军的 魔爪,艰难但安然无恙地坚持了二十几年,直到1949年上 海解放。 这批记录着中共由幼小走向壮大的珍贵资料,独一无 二的历史文档,反复在旧上海嘈杂的街头跋涉,单就物理 距离而言,其历程长短,当然与人民军队征战的路途不可 相比,但是,其间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可歌可泣的 无名英雄的事迹、千钧一发之际爆发的智慧与胆量,让研 读往事的后来者,敬畏而泪流不已。 2 为了对“中央文库”经历的风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先简略介绍一下,两万余件、分装成二十多箱的珍贵文 档,在反动势力铁笼般统治的上海滩,二十几年中艰险跋 涉通过的主要路径。 1926年至1927年,北伐战争接近尾声,上海处于革命 与反革命势力激烈交锋的第一线,当国民党即将对共产党 人举起屠刀之际,依照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意见,为保护党 的历史和秘密,中共中央档案文献库,于上海戈登路(现江 宁路)恒吉里1141号建立。 1931年4月,由于顾顺章被捕叛变,中共重要机关危机 重重,二十余箱文件,紧急搬运至法租界恺自迩路(现金陵 中路)一幢独立小楼,这是管理者张唯一的家。 1932年,因为管理人改成陈为人、韩慧英夫妇,“中 央文库”搬迁至陈家明月坊三层的独立小楼。其后迫于环 境恶化,屡次搬迁,曾搬往法租界霞飞路(现淮海路)一位 白俄的楼上。 1935年2月,“中央文库”的单线领导张唯一意外被捕 ,紧接着,机要交通员韩慧英也落入敌手,为防万一,“ 中央文库”紧急搬迁至小沙渡路合兴坊(现西康路560弄)15 号的二层独立小楼,白色恐怖下,管理者陈为人与党组织 失去联系,只能艰苦地独立支撑。 1936年到1937初,陈为人等人终于找到党组织。因为 陈为人病重,“中央文库”转移到中共情报机关徐强、李 云夫妇手中。 1937年,徐强将管理任务交给周天宝。周的姨父是招 商局大员,广有房产。“中央文库”搬至法租界顺昌里7号 的花园洋房。 两年之后,因为顺昌里的一场火灾,周天宝紧急搬运 文件资料。其时,正值日军占领上海的严酷时代,“中央 文库”反复辗转于上海租界的花园洋房、富裕人家的石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