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号手的诺言(美绘插画版)/国际大奖儿童文学

吹号手的诺言(美绘插画版)/国际大奖儿童文学
作者: (美)埃里克·凯利|译者:刘荣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6.40
折扣购买: 吹号手的诺言(美绘插画版)/国际大奖儿童文学
ISBN: 9787220110658

作者简介

埃里克·凯利(1884—1960年),美国**儿童文学作家,1884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次世界大战期间,埃里克被派去救援驻扎在法国的波兰*队,他对波兰的爱也是源于这一时期的经历。1929年,埃里克凭借《吹号手传奇》摘取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桂冠,成为同一时期美国**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埃里克曾担任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英语系教授,晚年隐居于美国缅因州海岸附近的一个小岛上,直至1960年,他在那里与世长辞。

内容简介

在鞑靼大*前面,有一支吓破了胆的逃亡队伍 。他们放弃了自己破烂的家园,依依不舍地离去, 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痛苦的神情。战争波及的地 方,*遭殃的就是穷苦的百姓。他们无处安身,身 无分文,被逼无奈,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去逃难。不 知道上帝有没有看到这一切,他们的逃亡的脚步一 旦慢下来就会遭到厄运。这是一支悲惨的逃亡队伍 :步履蹒跚的老人无精打采,不忍离开故土;嗷嗷 待哺的婴孩哭叫着要母亲喂奶;体弱多病的妇女顶 着病痛前行;前途未卜的男人叹息辛劳一世的耕地 和财产化为乌有;稍大一些的孩子们拖着疲惫的步 伐跟在大人的身后,怀里还紧紧地抱着自己的*物 。 克拉科夫城的人一边为这些逃亡的难民敞开了 大门,一边积极地准备抵御鞑靼大*。其实,克拉 科夫城里的达官贵人和富翁们一听到战争的消息就 跑了。他们中有的人去了西方避难,有的躲到了北 方的修道院里——离克拉科夫城不远的地方,有一 个修道院,那个修道院的教友愿意接纳去那里避难 的人,他们也时刻准备着抵御鞑靼大*。 那些疲惫不堪,惊慌失措的难民,很庆幸进入 了克拉科夫城,他们进城后做的**件事就是面向 南方祈祷、感恩。因为克拉科夫城的南边有一条叫 作维斯瓦的河流,河边有一座山,叫瓦维尔山,这 座山上有一座高大坚固的城堡——瓦维尔城堡。从 国王克拉库斯时期起,波兰的国王和皇亲国戚都住 在这个城堡里。 克拉科夫城的城外没有士兵把守,因为他们觉 得城外驻守士兵只会徒增伤亡。几天来,越来越多 的难民从四面八方赶到克拉科夫城,城里已经快挤 爆了。眼看着鞑靼大*就要来了,人们用木栅栏封 死了圣安德鲁教堂对面的海德堡上的城门,士兵们 开始在城墙上巡逻、警戒,*戈待战,并且做好了 随时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准备。 半夜时分,鞑靼大*兵临城下。残忍的鞑靼人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一路过来不仅放火烧了城 外的村庄,而且把郊外的圣福洛、圣约翰、举荣圣 驾教区也洗劫了。*后,克拉科夫城还是沦陷了。 第二天清晨,在瓦维尔城堡站岗放哨的士兵发 现克拉科夫城陷入了一片火光之中。城内城外,熊 熊大火似乎要吞噬掉一切。只有三座教堂还没有燃 起大火,它们分别是:大集市附近的圣母玛利亚大 教堂,拥有高大塔尖的城门边上的圣安德鲁教堂和 集市中央的圣阿达尔伯特教堂。至于那些没有躲进 教堂的难民和市民,都没能逃脱这场灾难。然而, 在这场大火中,有一个人年轻人幸免于难,他就是 圣母玛利亚大教堂的吹号手。 凡是圣母玛利亚教堂的吹号手,都曾发过这样 的誓言:“我谨以波兰子民、波兰国王与人民之仆 的圣名起誓:我必忠于职守,至死不渝。我将在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