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变富](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2/02/20221122021849919.jpg)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慢慢变富
ISBN: 9787521701562
张居营 1965年2月出生,独立投资人。 网名为闲来一坐s话投资,雪球、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大V。雪球粉丝20余万人,新浪微博粉丝10余万人,新浪博客访问流量434万多人次。在网络上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闲大”。 2000年5月31日入市,投身股市19年,其间走过不少弯路,曾痴迷技术研究8年之久而不得要领,2008年7月转型进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多年来,借助网络平台,热衷投资分享,在博客、雪球上分享400余篇投资文章、200余篇企业分析资料帖子,影响了很多投资者。很多文章被雪球的《今日话题》推荐,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并被国内权威网络媒体、网络论坛、报刊转载。 2015年11月,出版电子书《给业余投资者的十条军规》,作为“雪球?岛系列”首册电子书,曾长时间名列各渠道畅销榜。 2016年11月,受雪球之邀,作为分享嘉宾在雪球嘉年华现场做投资演讲分享。 2017年、2018年,经广大“球友”投票,连续两年被评为“雪球年度影响力用户”之一。
选股的“九把快刀” 2016年7月27日,我在雪球上分享了我的选股文章,即《九把快刀》。为什么是“快刀”呢?因为我发现,有些投资者关于投资的书确实读了不少,理念的东西也“装了一大筐”,但是具体到运用,就不行了。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快刀斩乱麻”呢?于是我将多年的选股体会总结成了这“九把快刀”。 说实话,我这些年如果抓住了一些大牛股、长牛股的话,一方面是利用前面谈到的“5性”标准,另一方面就是依靠这“九把快刀”。 其实,不要说学会运用这“九把快刀”,你只要熟练地运用其中“一把”,就像三国时期的关羽使惯了自己的青龙偃月刀、张飞使惯了自己的丈八点钢矛一样,没准就足以笑傲天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写本书之时,我忽然想起,曾有不少网络上的朋友强烈建议我,将来如果出纸质书,一定要将《九把快刀》收录进去,足见朋友们对《九把快刀》的喜爱程度。这里我“得意”一下,这不是因为这篇文章点赞之多、打赏之多创了我所有文章的最高纪录,而是不少朋友告诉我,因受这篇文章的启发,而选到一些大牛股、长牛股获得了很大回报。网络时代是分享时代,你无私分享得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你的快乐就越多! 此外,有写作经验的人知道,以前写的东西,突然有一天翻出来,有时会感觉到幼稚可笑,甚至感到脸红;有时又纳闷,自己当时怎么会写出那么好的东西、说出那样有水平的话呢?甚至自己再写一遍,怕也难以达到当时的水平。可见,写作确实与当时的心境,或者说与当时的灵感有关。我说这话的意思就是,如果现在再写《九把快刀》的话,我还真就缺少当时的那种灵感。所以,这里我只好再偷懒一次,将当时我分享的《九把快刀》略加修饰地附上。其中,有些意思或者例证,不免与本书的前后有所重复,为保持叙述的完整性以及运用的独立性,也就姑且如此,敬请读者朋友们见谅。 九把快刀 (2016年7月27日)俗话说:“快刀斩乱麻。”面对中国A股市场上2 800多只股票(当时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我们是不是应该有几把“快刀”,将那些“乱麻”迅速地“斩”了,进而把一些有潜力的大牛股、长牛股找出来呢? 还别说,本人长期以来,还真就是拿着几把“快刀”去寻找的,我的“九把快刀”是: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并不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比较优势,而是我们国家在全球化竞争中一些产业的比较优势。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中国已经广泛深入地加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循环格局。开放的中国需要世界,而世界也需要开放的中国。所以,作为投资者,如果没有全球化的视野,那只能是“闭塞眼睛捉麻雀”,容易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有一个笑话,说一位大山里的孩子被问道:“你长大了做什么?”他答放羊。问:“放羊干什么?”答:“卖钱。”问:“卖钱干什么?”答:“娶媳妇。”问:“娶媳妇干什么?”答:“生孩子。”那生孩子干什么?答:“放羊。”…… 显然,做投资不能有这种“大山思维”,必须从种种狭隘的思维中跳出来,善于站在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看问题,善于站在宇宙的高度看问题。这样,我们才能看出我们国家的比较优势究竟在哪儿。 今天我们在中国A股市场做投资,必会谈到美国股市。是的,美国历史上走出了一批消费类、医药类、科技类的大牛股、长牛股。但是,别忘记了,这些牛股恰恰反映了美国20世纪崛起的一些产业的比较优势。 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中国将来的崛起,不可能复制美国的道路,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将来中国的伟大公司,也一定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公司。中国崛起,也必然会有一批优势产业崛起。而这种比较优势,是我们投资者的掘金之地。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会挖掘出格力电器这只大牛股,并且一直持有8年之久。今天我告诉你,其实我就是用“比较优势”这把“快刀”发现的。 年长一些的投资者清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有钱人家引以为豪的是家里有日本产的一两件家电。但是后来,中国家电,特别是白色家电,成为中国放开最早、竞争最充分的行业之一,还出现了几个寡头,相比之下,日本的家电行业这些年却呈节节败退之势。 当然,从全球看中国,令我们投资者担心的是,我们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目前在全球还不多,但是毕竟有些产业或者有些公司已经开始走向全球化。在很多领域,这种“进口替代”必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大趋势。 较为典型的如华为,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著名公司,就是老干妈也已经将自己的产品推向了国外,并且价格比国内高,可惜它不上市。在上市公司之中,毕竟已经有了这样的公司,比如安琪酵母早就在非洲建厂,双汇发展在美国进行了大手笔的收购,伊利股份也已经在国外有基地与分厂,福耀玻璃已将工厂建到了俄罗斯、美国。这些公司均开始了自己的全球化产业布局。 投资者可以沿着这个“国家比较优势”的思路去寻找、去布局。 经济特权 在中国A股市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价值投资者都集中持有一只个股:贵州茅台。甚至有人极端地将中国A股分为两只股票:一只是贵州茅台,另一只是中国A股。为什么这些“价投”们这般“英雄所见略同”呢?因为贵州茅台是一家典型的符合巴菲特思想的具有经济特许权的优秀企业。 巴菲特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而其对我们投资最大的理论贡献之一,我认为便是这种经济特许权思想。有了这个理论工具,我们便可以去挖掘那些具有这种经济特许权的优秀企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济特许权中的核心是自由定价权。这种自由定价权,来自品牌、自然资源垄断,或者“独门绝技”。有商业常识的人都知道,凡是有自由定价权的东西,绝对是好东西。我们如果有幸挖掘并持有这样优秀企业的股票,那可真是要抱紧抱牢了! 注意,我们对经济特许权的理解,切记不可狭隘了。比如,有的投资者或许只看到贵州茅台、东阿阿胶、片仔癀这样传统的企业才具备经济特许权,其实,一些新兴的企业也创造出了自己的一种“经济特许权”。 比如,苹果公司就创造了一种经济特许权。 (1)被人需要。苹果手机在中国销售之时,曾经出现过排队现象,甚至还发生了流血事件。 (2)自由定价权。苹果公司因为具有独创性,领先于同行,自然有产品的定价权。 (3)不可替代。我们当然不使用苹果手机也可以,但是有些人宁可少吃少喝少穿,甚至卖肾也要买苹果手机,似乎有苹果手机才有面子,才能在别人面前显得“高大上”。 文化血脉 巴菲特对我们投资的另一大理论贡献,是人人皆知的“护城河”理论。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可以构筑起护城河呢?熟知这一理论的人知道,有的品牌依靠客户黏性,通过客户转移成本;有的依靠先发优势、规模优势、渠道优势、成本优势、网络优势等构筑自己的护城河。 这里要说的是,文化血脉也可以构筑一家企业的护城河。但凡能够传承下来的百年品牌、百年老店,无论中外,几乎无一例外地流淌着自己民族的一种文化血脉(如可口可乐代表着美国的一种快乐文化)。作为一家企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让自己的文化血脉传承下来,便容易行稳致远。 平台生态 正如动物界、自然界的不断进化,商业世界其实也在不断进化,新的商业模式在不断推出。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一种依靠平台不断打造自己生态系统的公司正在不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国外的如谷歌、亚马逊,国内的如腾讯、阿里巴巴、京东,这种公司究竟属于什么类型呢?我也拿捏不准,所以简称它们为“平台生态”。进一步而言,它们是依靠平台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这种公司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烧钱”搭建一个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可以坐地收钱的平台之后,便不断推出投资项目,甚至究竟能够推出多少“子项目”,连它的创始人开始时也不敢想象,进而慢慢形成自己庞大的商业帝国。 可惜,如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型、生态型公司均不在A股市场上市,这让只专注于A股的投资者“无福分享”。不过,沿着这种思路去寻找,我们在A股市场也可以寻找到类似的具有平台型、生态型特点的公司。我将它们归为两类。 一类是线下与线上融合布局的。我们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随着“互联网+”热的兴起,一小批上市公司正在开始构筑自己的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平台。对于这种投资标的,我们当深入研究。 另一类是公司本身就是投资平台。我读《滚雪球》(The Snowball)这本关于巴菲特投资的书,有时越读越感觉进入了“迷魂阵”,因为在巴菲特投资的中后期,随着他收购企业的多元化,哪怕书中以图的形式将这些公司标出来,仍让我觉得云里雾里。其实想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就已经等同于他收购企业的平台,只要他心仪的投资企业均可以往这个平台里装。所以,我们将它称为平台型投资公司倒也恰当。在中国当下的上市公司中,复星医药目前具有这种投资型平台公司的特点,比如,它在构筑医药全产业链的同时,正在向医院、医养结合等方向拓展,甚至可以说,将来具有行业协同特点的相关医药公司,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均可以往这个平台里装。郭广昌自称是在中国复制巴菲特的人,复星医药作为其富足、健康、快乐的一大板块,将来究竟能够做到多大呢?我们投资者拭目以待! 连锁服务 投资连锁店,是彼得·林奇钟爱的一种投资,因为在一个地方投资成功了,可以在其他地方进行复制。芒格也说,连锁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商业模式。可见,连锁服务公司成长性好,能走出大牛股。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医疗服务类的爱尔眼科、通策医疗就明白了。所以这一点不用多说,我们只要发现了这种公司,多关注多研究就是了。 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并不是所有的连锁服务公司的股票都能成为大牛股。比如全聚德,2007年上市之初,公司志不在小,拟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开店计划,当时市场普遍看好,然而9年过去了,这个“中国神鸭”的收入与净利水平增长似乎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它虽然有金字招牌,但餐饮行业竞争过于激烈,客户黏性不高,除了北京的几家店赢利水平不错,其他地方的店似乎都有点儿“水土不服”。所以,什么事情不能一概而论,仔细甄别才是。较为稳妥的方法是,我们看到这种连锁服务公司,确实在别的地方复制成功了,确定性较高时再下手买入其股票也不迟。 知名品牌 首先申明,并不是所有的知名品牌都会成为大牛股、长牛股。因为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差距,有时就像区域与区域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样令人惊讶。所以,要选品牌,我们还是要看透品牌背后“隐藏”的东西,我将其归结为“四个要”。 要买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金字品牌。 要买具有垄断属性的独家或创新品牌。对于投资者来讲,“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是最好的商业模式。这种品牌无疑具有垄断性、定价权,我们发现了就千万别轻易松手。 要买侵入人心智的品牌。根据定位理论,每个消费者头脑里都有一个“黑箱”,通俗地讲,这个黑箱会使消费者消费时不理性。一个品牌一旦侵入消费者的心智,消费者就会对它一往情深。所以,我们看到有的消费者,在消费某种产品或服务时,就偏爱某种牌子,甚至有的终身“不改”,重复消费、成瘾消费。所以,凡是那些牢牢侵入消费者心智的品牌,是投资的首选。 要买龙头品牌。某种产品或服务,一旦成为龙头,多是经过了惨烈的竞争。任何成功的企业均有别人无法复制、难以替代的系统优势。所以,这种无法复制、难以替代的龙头企业,也是投资的优选。 行业命相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句话用在投资上也十分贴切。行业与行业的“命相”还真是大不相同,所以,我们投资一家企业之前,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地选择,一定要将它放到行业“命相”中去看一看,进而避开“命苦”的行业,在“命好”的行业中去投资,成功的概率自然会大些。 行业就“命相”来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行业的集中度虽然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但由于消费的分层,有些行业内的企业可以过着“占山为王”“诸侯割据”的滋润日子。这种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行业,为我们投资者从容选择投资标的,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 第二种是行业兴起之初,可能“群雄混战”,或者“一拥而上”,然而由于产品或服务具有“一统天下”的宿命,其结果是“占山为王”的必然被消灭,一旦“诸侯割据”的局面结束,最后“剩者为王”“赢家通吃”,形成“明月高悬,众星捧月”之势,或者几个寡头互为依靠,竞争相对缓和下来。我们常常说“大象也能起舞”,就是说这种发展阶段。 第三种是行业内一直“混战”,行业的属性决定了其中的企业既没有到“欲死”的境地,但是“欲强”的愿望也难以实现,似乎各企业始终就纠缠在一起,长期过着“饿不死”,但是也“不会撑”的日子。 仍以全聚德为例,它身处餐饮业,但是这个行业竞争门槛并不高,而且竞争充分、激烈,全聚德多年下来只有6%~8%的净利润率。当然,净利润率低并不可怕,只要周转快,能够做到“赢家通吃”也完全可以,然而行业的属性决定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能观察到,很多饭店在开业之初,会红火一阵子,但是时间一长,菜品更新不及时,人们吃腻了,便门可罗雀了。美国的肯德基(KFC)、麦当劳(McDonald’s)在中国的生意那么红火,中国的餐饮连锁店、地方名吃为什么就难以做到呢?这实在值得研究。总之,我认为这是一个“命苦”的行业。 相类似的还有传统的零售业,如今零售业面临着电商的冲击,而电商的兴起,恐怕连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也是没有料到的。对于这种大家日子都不好过,而且也很难出现寡头的行业,投资者当尽量规避。所以,虽然全聚德有金字招牌,在我的自选股中待了不少年,但我也就有时“深情”地“注目”它一眼,至于买入,我实在是下不了决心。 央视广告 曾有朋友问我,怎样找到牛股。我说,你要天天看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因为那是中国股市这些年大牛股、长牛股的集中营。中国股市这些年走出的很多大牛股、长牛股,都在天天被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 当然,这里更深层次的意思是,投资者要善于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选股,特别是业余投资者。不过,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虽然现在互联网发达,各种新媒体、自媒体方兴未艾,但是央视的地位以及它的影响力、穿透力还是任何媒体替代不了的,而能够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做得起广告的,也不是实力弱的企业。所以,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广告也往往反映了企业的定位及文化等内容),也不失为我们寻找牛股的一把“快刀”。 养老股票 养老股票本是持股期限问题,但我还是要将其作为选股的一把“快刀”。 照实说,每每选择一家企业的股票之前,我总是反反复复地思考,睁着眼睛思考,闭着眼睛也思考,真是“窹寐思服”“辗转反侧”(当然我是“思牛股”,而不是思“窈宨淑女”),经过如此“折磨人”的反复思考之后,我如果确定它可以当成我的养老股,我便奉为极品,以收藏古董般的心态去持有。 许多网友、球友问我,为什么我持股的心态这么好,其实这就是我的“秘密”之一,因为我是将其作为自己养老股票来持有,短期的波动自然也就被我视为前进路上的“朵朵美丽浪花”了! 当你知道了我的这“九把快刀”之后,是不是感觉“刀刀见血”呢?有了这“九把快刀”,是不是面对中国A股市场上的股票,你就不再如“小猫吃皮球——无从下口”了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你如果掌握了选股的“5性”标准,又会“操”这“九把快刀”(一定会减少你的搜索成本),关于选股的其他章节甚至可以不用再读了,而且你在选股上一定会游刃有余。 1. 介绍选股的“九把快刀”、选牛股的“四招儿”。 2. 深入浅出解读能力圈、护城河、安全边际等概念,不懂金融也不怵。 3. 详细列出风靡投资圈的“给业余投资者的10条军规”。 4. 基于作者近20年不间断地再学习、再总结、再实践、再思考而来,甚至有些是用亏钱换来的。 5. 作者为投资大V,雪球粉丝20余万人、新浪微博粉丝10余万人、新浪博客访问流量434万多人次。 6. 著名投资家作家杨天南、任俊杰倾情作序。 7. 姚斌(一只花蛤)、宋军(恭自厚)、静逸投资、诗安、林奇法则,众多雪球大V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