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轻工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大师的少年时光--培养最优秀孩子的66个秘诀/金牌父母系列
ISBN: 9787501975723
陈彬铨,曾用名冰川、狗蛋等。福建建瓯人。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多部文学、戏剧作品及教育论文获奖,并出版有《群众文化论文集》等多部作品。现任福建省某文化单位副研究员。 庄斌,笔名老貘、一夫等。江苏宿迁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多种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儿童文学》等报刊发表,其中诗歌结集为《一夫诗选》出版。近年热心编写青少年读物。现任广东高校教材研究中心副总编辑。
卓尔不群少年时 少年时光 梁启超的幼年是在一片“神童”的赞誉声中度过的。 优裕的家庭经济条件,使梁启超能够较早地开始启蒙教育。二三岁时 母亲就教他识字,四五岁时,就在祖父的教导下读《四书》、《五经》, 晚上,祖父一面给他讲故事,一面让他背书,还教他书法。 慈祥而又严厉的祖父,给幼年启超的心田播下了求知的种子。祖父给 他讲的激动人心的英雄故事,孕育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意识。 童年的梁启超聪明过人,才思敏捷,“8岁学为文,9岁能缀千言”, 12岁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被乡人称为“神童”。当地群众流传不少“神 童”梁启超的故事。 一天,梁启超爬上竹梯玩耍。祖父怕他有危险,望着梁启超急叫:“ 快下来,快下来!会跌死你的……”梁启超看见祖父急成那样子,竟又往 上再攀一级,还冲口念出两句:“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祖父听到 后不由开心大笑,感到乖孙非比寻常。 梁启超10岁那年,跟父亲入城,夜里住在秀才李兆镜家。李家正厅对 面有个杏花园,梁启超第二天早晨起来便走到杏花园玩耍,但见朵朵带露 杏花争奇斗艳,十分可爱,便摘了几朵。突然听到脚步声由远而近,原来 是父亲与李秀才来了。梁启超急忙将杏花藏于袖里,但仍被父亲看见了。 父亲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责怪儿子,便以对对联的形式来处罚他。父亲吟 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仰头凝思,瞥见对面厅檐挂 着“挡煞”的大镜,即念出下联:“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李兆镜 拍掌叫绝,于是道:“让老夫也来考一考贤侄,‘推车出小陌’,怎样? ”梁启超立刻对上:“策马入长安。”“好,好!”李兆镜连声赞好。在 欢悦的气氛中,父亲饶了梁启超的过错。 还有一天,梁启超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当时正在厅里与父亲谈着什么 。梁启超从外面玩得满头大汗走进来,从茶几上提起茶壶斟了一大碗凉开 水正想喝,却被客人叫住了,“启超,你过来。”客人说,“我知道你认 识很多字,我来考考你。”客人见茶几上铺着一张大纸,提笔便狂草了一 个“龙”字:“你读给我听。”梁启超看了一眼,摇摇头。客人哈哈大笑 。梁启超没理他,一口气喝了摆在茶几上的那碗凉开水。客人看了又哈哈 大笑,道:“饮茶龙上水。”梁启超用右衫袖抹一下嘴角,说:“写字狗 耙田。”梁启超的讥讽让父亲尴尬,正要惩罚他,客人却说:“令公子对 答工整,才思敏捷,实在令人惊异。” 1882年,梁启超刚满9岁,他的祖父和父亲就决定让他到广州去考秀才 。梁启超第一次离家出远门,由新会坐船沿西江而上,同船的乘客大部分 都是赴省应试的读书人,其中有十多岁的少年,也有四五十岁的老书生, 面对这些兄长、叔伯,年龄最小的启超不免有几分怯意。舟行途中,满船 的书生们故作高雅,赋诗连篇。一天中午,大伙儿舟中共餐,有人忽然提 议以“餐中咸鱼”为题吟诗作句。当满船学子还在苦思冥想之际,梁启超 卓尔不群地当众咏出了“太公垂钓后,胶鬲举盐初”之句。“太公”、“ 胶鬲”都是古书上的历史人物。胶鬲贩鱼盐,鱼加盐,为咸鱼。这十个字 ,风格高雅,诗意浓厚,博得众人一片喝彩。满船的人都惊叹启超小小年 纪却有不寻常的才华。 心灵秘诀 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古英雄出少年。 少年是什么?是人生漫漫几十年旅程回眸一顾时的那道最绚丽的风景 ;是曲终宴罢、人去楼空后,仍然萦绕耳边的那段最华彩的乐章;在一年 四季中,少年是百花盛开的春天,它孕育了秋天的累累硕果;在一天二十 四小时里,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它给人以蓬勃无限的生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国民族英雄岳飞如是说。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少年。每一个人的少年都会不一样。人生最 为遗憾的,莫过于少年荒废,青春空掷;人生最幸福的,莫过于少年有成 ,青春无悔! P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