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艺术发现之旅

梵高艺术发现之旅
作者: 远人|责编:宋杨//姚宁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00
折扣购买: 梵高艺术发现之旅
ISBN: 9787500878148

作者简介

远人,197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有诗歌、小说、评论、散文等近千件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花城》《文艺报》等海内外百余家报刊及数十种年度最佳选本。出版有长篇小说《伤害》《秘道》等四部,中短篇小说集《兜了个圈子》,历史小说《卫青》《霍去病》等四部,散文集《真实与戏拟》《新疆纪行》等,评论随笔集《河床上的大地》《曾与先生相遇》,艺术随笔集《怎样读一幅西方画》《有画要说》等,诗集《你交给我一个远方》《我走过一条隐秘的小径》等,主编出版《21世纪的中国诗歌》《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

内容简介

自序:追寻人的一生 论及西方现代绘画史时,没有哪部著作和哪个艺评 人能绕开梵高。 关于梵高的作品,似乎谁都说得出他名震全球的《 星夜》《向日葵》《乌鸦飞过麦田》等名作,研究梵高 技法的著作也琳琅满目。我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探索 梵高的绘画技艺,而是想扫描他痛苦和与众不同的一生 。 纵览全球艺术史,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毕生痛苦如梵 高这样的人了,尽管十九世纪的巴黎画家们大多经历过 极度的物质贫困,却终究在披荆斩棘的奋斗之后,迎来 了梦寐以求的成功之日。无论当时后世,梵高都是绝无 仅有的例外。历十年艰辛,他只卖出过一幅油画和两幅 素描。但失败与贫困并没有击垮梵高,相反,长年陷身 绝境的画家长年埋头创作,即使他的作品到了后人眼里 “一览众山小”的地步,当时的世人仍对他选择视而不 见。如果比较一下毕加索、达利、米罗、修拉,甚至出 身更为悲苦的郁特里罗等人会发现,梵高度过的,仍是 举世最为惨淡的人生。 因此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在支撑梵高的艺术之梦 ,他走过的是一条怎样难以想象的坎坷之旅?艺术在梵 高那里,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它的魔力又究竟何 在? 当进入梵高的独特人生,我惊讶地发现,原以为复 杂的问题在梵高那里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那就是如何 真实地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也就是认识人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人生 虚度,但又往往不愿意付出代价。面对梵高,我时不时 就想起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的一句话,“人 是一个谜。需要解开它,如果你一辈子都在解这个谜, 那你就别说浪费了时间。我在研究这个谜,因为我想成 为一个人”。这句话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指南,放 在梵高身上,也贴切之至。梵高渴望的,不也就是“成 为一个人”?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相异之处,只是选 择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而已。因此,面对梵高的画作和书 信,就是面对他人生不甘虚度的强烈愿望。也因此,与 其说梵高在追寻实现自我的一生,不如说他是在追寻人 的一生。 人类文明史上,总有一些挺身而出的个体,在代替 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或凡夫俗子追寻什么是人、什么是 人生该有的抱负和梦想。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梵高不是 不想,但他看得更清楚的是,世俗的成功不等于人的成 功。梵高全力以赴的,恰恰是人的成功。哪怕他付出毕 生贫困和自己无法亲眼看到世人承认为代价——这也正 是人生所以残酷的本质体现。 基于此,梵高的人生才超越了一个画家的人生。在 今天,哪怕一个从来不接触艺术的人,也听过梵高的名 字,耳闻过他的悲苦,但很少有人看到,正是在悲苦之 中,梵高击败了人的恐惧、人的懦弱、人的虚荣、人的 贪婪,甚至人的堕落,奋不顾身地扛起了人的真实、人 以为始终与“燃烧”“热爱”与“疯狂”等词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家 一位始终不被人理解,穷困潦倒的画家 在他短暂而极致的一生中 经历了何种悲悯与嘲讽 又是如何淬炼出《星空》《向日葵》与《杏花》这样的作品 在那些璀璨或被遗忘的画作背后 是一段怎样的跌宕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