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该”说不——做自由绽放的女子

对“应该”说不——做自由绽放的女子
作者: 周慕姿|责编:戴婕
出版社: 国际文化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3.10
折扣购买: 对“应该”说不——做自由绽放的女子
ISBN: 9787512513587

作者简介

"周慕姿 心理咨询师,心曦心理咨商所创办人之一,个案咨询时长5000小时以上。 2017年诚品畅销榜冠军、金石堂“十大影响力好书”、博客来年度畅销榜第二《情绪勒索》作者,“TEDXTAIPEI”主讲人之一。 她致力于心理研究和写作,对于人们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有着异常敏锐的洞察力,希望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困境产生的原因,以及相信自己有摆脱困境的能力。 她确信: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若我们能以“真实的自己”面对生命,我们就能挣脱无形的束缚,获得真正的自由。 "

内容简介

"苦命女人 阿琴坐在椅子上,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她一直以来的委屈。 “你知道我丈夫有多过分吗?两个孩子平时几乎都由我带, 他每天都说工作忙,我从早到晚都见不到他的人影。他假期陪孩子玩一会儿,拿点儿钱回家,好像就尽到父亲的责任了。他有工作,我也有工作啊!我每天急急忙忙下班接孩子,回家给孩子和婆婆做饭。他一回家,就跷着二郎腿,一点家务都不做, 还说他们家男人是不做家务的。婆婆一天到晚都在挑剔我哪里做得不好,如果我跟丈夫抱怨,他就索性很晚回家,婆婆还会冷言冷语地说,就是因为我不够贤惠,丈夫才都不回家……丈夫不管孩子,只好我管。婆婆只会宠着孩子,阻止我管他们。几天前,孩子又不写作业,一直玩。我真的受不了了,就骂了他们一顿,结果孩子居然说我很凶,奶奶就不会这样。我听后就崩溃了。为什么我为这个家牺牲、付出了一切,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感激,换来的反而是抱怨、嫌弃。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 大家可能对阿琴的故事感到熟悉,这样的“苦命女人”并不少。 在电视剧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女主角: 她可能是女儿、儿媳妇、妻子、妈妈,吃尽苦头、受尽委屈,为身边的人奉献一切,却仍然被抹黑、被欺负。但她不生气, 也没有放弃,依旧努力地生活,照顾其他人。 看剧的人都觉得她笨,都对“坏人”恨得牙痒痒。三百集后, 坏人“终于得到报应”,这个苦命的“好人”终于有机会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但是,“苦命女人一直忍受各种委屈,最后苦尽甘来”这样的结局,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会出现呢? 实际上,我们身边的苦命女人,可能不像电视剧、电影中演的那样,有机会“平反”,所受的委屈能被看见。她们的委屈很多时候是没人知道和看到的。于是,她们絮絮叨叨,在有人能听、她们能说的时候,把委屈一点一滴地说出来。 只是不知为何,她们的诉说变成了抱怨。 当无人看见她们忍受的委屈,她们自认为被不公平地对待却不能像影视剧中演的那样得到一个“幸福、快乐的结局”时, 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就会成为很委屈、爱抱怨的人。 从事咨询工作后,我发现,很多成年女性的特质都非常相似。她们可能原本受不了自己原生家庭中苦命女人的抱怨,所以逃了出来。但不知为何,自己后来也成了苦命女人。 这让我重新思考:这种重复的循环真是个人化的吗?是否有一种心理情结,让苦命女人的形象产生,并世世代代承袭, 让她们的故事不停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针对女性的“缠足” 是否在她们的无意识中束缚她们的生活,使她们无法抵抗,却又痛苦不堪,只能用抱怨来让自己好过些? 而苦命女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有怎样的特质呢? 忍得了委屈,期待苦尽甘来 阿玉每天早出晚归,不停地工作着。丈夫染上赌瘾,似乎就注定了阿玉的命运是悲惨的。 逢赌必输又不甘心的丈夫,将工作收入都奉献给了赌博。没钱的时候,他还会跑回来跟阿玉要,把阿玉娘家给她的嫁妆都挥霍光了。 刚生完孩子的阿玉万不得已,只能将不足月的孩子和两岁大的女儿托付给婆家,自己到工厂做日结女工。工作了一整天, 阿玉终于拿到了薪水,正为孩子的奶粉钱有着落而开心时,丈夫居然趁她不注意,把钱偷偷拿去赌博。想想就知道,他又输了。 于是,阿玉每天不停地重复这个让她痛苦的循环:赚钱—— 拿薪水——将钱偷偷藏起来——大部分钱被丈夫拿走。为了这个家,阿玉辛苦工作,回家就照顾两个孩子,只盼望有一天,丈夫能够良心发现。 阿玉把自己对未来的寄托都放在一双儿女身上,希望有一天,他们长大成人后,女儿可以嫁个好人家,儿子能够出人头地。这样,她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后半辈子也有了依靠。 在许多电影、电视剧,甚至日常生活中,“女人典范”,也就是某种传统女人的形象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她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得了委屈,忍得了苦;努力奉献、牺牲自己的一切,只求顾全大局,顾全每个人的需求,并期待苦尽甘来的一天。 她们可能一直被欺凌、被压迫,却总默默忍受不当的对待, 继续将“吃苦当作吃补”。 她们身边的“坏人”总是过得很快活,恣意用她们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那些快乐的结局对于这些女人而言,只存在于童话故事中。 不能“生气” 在研究生时期的“情绪心理学”课堂上,老师与我们讨论“情绪”时,分享了一个现象观察——情绪其实也有性别差异。 社会能让男性展现的情绪似乎多半是“愤怒”。因为“愤怒”是有力量的,不会看起来很脆弱,符合社会对男性要坚强、有力量的期待。 当然,男性不展现情绪也可以。“男儿有泪不轻弹”,男性似乎不被允许有脆弱的空间。 一个总是哭哭啼啼的男人,不会让人感觉可信赖;但一个硬汉若因为被欺负而“愤怒”,起身有力地反抗,最后红着眼眶稍稍表现一点“铁汉柔情”,就很可能会引发大家的认同,甚至触动大家内心深处的温柔。 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多半是“温柔体贴”“察觉他人的需求”“照顾他人”。很多人不希望女性“凶悍、有力量”,但允许女人表现出脆弱。“哭得梨花带雨”“难过”是女性被允许表达的情绪,但“愤怒”“生气”不是。女人生气就是“河东狮吼”“泼妇骂街”,这样的女人就是“悍妇”。 一个女性受了极大委屈,例如遭受暴力、性骚扰,甚至性侵,成为受害者,如果勇敢地起身表达自己的愤怒,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她就并未扮演好传统的哭哭啼啼又害怕的“受害者形象”。因此,这种能够出来维护、争取自己权益的女性, 反而很容易被抹黑、被声讨,一些人甚至会说“她应该也有问题……”。 女性生气是不被鼓励的,甚至会被责骂、贴标签。 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女性慢慢习惯拼命忍耐,忽略自己的感受与需求。即使觉得委屈、痛苦,她们也仍然忍耐着,做着“应该”要做的事——当个好妻子、好儿媳。 身为女性,她们似乎就“应该”为家庭、为孩子付出一切, 习惯这样的压迫,她们的感受好像就“应该”被忽略,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她们不能生气,不能为自己争取权益,不能说“我不要”,不然别人就会对做妈妈、儿媳妇、女儿、妻子的人说“你没有尽到女人的责任”。 在传统观念下,很多女性显然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心怀很多委屈,继续忍耐、顺服。 在这样的压迫下,会发生什么事? " "书中丰富的案例讲述了女性在职场、生活中遭受的诸多不公平对待。她们被“女性应该怎么样”或者“妈妈、女儿、妻子、儿媳应该怎么样”束缚着。她们不断在别人的眼中寻求自己的价值,却又不断自我否定;要承担他人的情绪责任,却又习惯牺牲与奉献…… 作者从女性心理咨询师的角度,点破为什么女性一再被塑造,为何曾经的“被压迫者”会成为“压迫者”,为什么爱错人的剧目不断上演,为什么母亲总以爱为名控制、伤害孩子,等等。她启发女性聆听内心的声音,找回自己,努力、勇敢地挥别无止境的罪恶感与焦虑,与他人培养平等的关系,重建生命,获得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