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杰夫人口述史)(精)

我眼中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杰夫人口述史)(精)
作者: 惠伊深|口述:唐石霞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我眼中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杰夫人口述史)(精)
ISBN: 9787550285385

作者简介

惠伊深,1939年生,北京人。中国语言文学**导师,作家。196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年*聘为天津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历史长篇小说《禁城夕阳》,语言文学丛书《字海拾趣》等。 作者记写的这部口述史,口述者是他的姨母唐石霞女士。

内容简介

普通话即“满大人”的官话 我的汉名是唐石霞,字怡莹。我是满洲人,“满 洲”是民国初年人们常用的叫法,现在,大家为了和 伪满洲国区分开,常说我是满族人。以“满族”代“ 满洲”应当是*准确的说法吧。认真分析推敲一下, “满族”说法指的是出身的族群,而“满洲”的说法 则指的是地域。较真一下,在满洲地区出生的人,可 能是汉、满、蒙、回、藏……各个不同民族之人,因 此,若说某人是“满洲人”,只标示了出生的地区, 并未讲明什么民族,所以,说我是满族人,*恰当准 确。 满族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以善于 骑马射猎而闻名华夏。早年,满族的统领把*事、行 政和生产职能合一,以八旗制度组织民众。即黄、白 、红、蓝四旗,加上镶了旗边的镶黄、镶白、镶红、 镶蓝四旗。每一个满族人,都必然分属于这八旗之中 的某旗之下。顺便说一下,自民国初年开始,中文词 语中有“旗人”一词,指的就是属于八旗之下的满族 人。如果说某某人“在旗”,是指他“在八旗之下” 的意思,同样也是指他是满族人。 至于“旗袍”一词,则流传*广人人皆知,大家 都明白,那是指咱们中国女人**漂亮的时髦长袍, 其实,它也是来源于满族姑娘所穿的长袍——旗人之 袍,所以人们把它叫作“旗袍”了。现在,旗袍的演 变*趋**,连西方洋人也有追求穿旗袍的时髦风尚 呢。不过,我仍然觉得,华人或东亚人穿旗袍才*美 *合宜,这与东方女人的瘦削身形有关,西洋女人和 东方女子比起来,大多体形较高较胖,她们很难穿出 娇俏柔美的风格来。所以,咱们中国女人穿起旗袍独 领**,堪称精彩*妙! 旗袍算是满族人对东方时尚穿戴的一大贡献,至 今,流行寰宇而不衰。满族语言对当今全国通用的普 通话影响也不小,诸如人们熟知的萨其马、蜜供、胡 同等词语都是来自满语,甚至有学者考证,普通话语 音中的翘舌音是汉族语音中本来没有的,也是清朝进 入北京时带进来的。 很有趣的是,西方人把我们汉语称作Mandarin, 这是中文“满大人”的音译,很明显,洋人认为中国 的普通话即“满大人”的官话呢。说起满族对中华文 化的贡献,还有个必须提及的事,就是满族女人从来 不缠足,这对汉族人的缠足陋习曾给予了不小的正面 冲击。 我的满族姓氏,按发音译成汉语是“他他拉”, 属于镶红旗。“他他拉”音节多,说起来麻烦,所以 ,又按照汉姓单字单音习惯,简译作“唐”,我姓唐 来源于此。我家是八旗中的大族之一——扎库木氏族 。关于扎库木氏族人什么时候入关成了北京人,这可 能要追溯到17世纪了。到了我生活的年代,全家已成 为地道的北京满族旗人,他他拉氏已经是扎根北京的 “唐氏”家族,世代的书香门第。现在,知道我祖上 这些渊源的亲友不多,人们多习惯称呼我唐女士,喜 欢用我的汉名唐石霞了。 太远的祖上,连我自己也无从查考了。记得比较 清楚的,可以从曾祖父裕泰公说起。说到这儿,我要 先说一下满族人的姓名称谓习惯与汉族人不大一样的 地方。通常满族旗人只说名字,略去姓氏,只在比较 郑重或是正式的场合才说全名,比如我的曾祖父名叫 “裕泰”,我的祖父名叫“长叙”,按汉人习惯好像 并非一家,一个姓“裕”,另一个姓“长”,其实, 这看法有失准确,我的曾祖父全名应当是“他他拉· 裕泰”,祖父全名是“他他拉·长叙”,平时呼叫称 谓时,都略去了家族姓氏“他他拉”。 再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清朝*后一位皇帝是 “溥仪”,其实,那只是他的名,没说出他的姓,他 的全名应当是“爱新觉罗·溥仪”。现在,再回过头 说我的曾祖父裕泰公吧,他曾经出任湖广总督十五年 ,在他任期届满,朝廷将其调任陕甘总督的时候,于 赴任途中不幸病故。所以,从我所知道的家族历史来 看,只从曾祖父算起,我的出身应是旗人中的官宦人 家。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