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物语(增补版)(精)

画家物语(增补版)(精)
作者: 薛原
出版社: 金城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7.10
折扣购买: 画家物语(增补版)(精)
ISBN: 978751551869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齐白石:“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 齐白石老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很高的礼遇,可以 说也是中国画家能够得到的最高礼遇了。齐白石和他的艺 术已被公认是中国画在20世纪的典型代表。关于齐白石节 俭的逸事,在许多人的笔下都有介绍,例如从锁着的柜子 里拿出已经发霉的点心给客人吃,等等,不胜枚举。在绘 画上,更有一些逸事,例如:20世纪50年代初,有书画雅 好者请齐白石作画,当时齐白石仍按润例收费按尺幅大小 明码标价,而且在润格幅度内,一幅画画几只虾几只蟹, 老人心里都有数,一般不会多画。但西泠印社2009年出版 的一本齐白石册页《花鸟草虫册》里却有两幅都是破例, 也留下了两则逸事:一幅是墨虾,一幅是雏鸡。老人画完 了两只虾和三只雏鸡后,老人正要题款,但在场的求画者 又求老人在画上再添些什么,老人没有说话,意思大概是 再添就得加钱了……最终老人还是加了——不过他是在两 幅画的右上角各“吝啬”地添了半只虾和半只雏鸡,边画 嘴里边嘟囔着说这些添笔算是送的。这两幅册页,后边添 加的半只虾和半只雏鸡,与整体的效果看,还是能看出是 “多余”的,但也多了几分情趣和神韵。其实,举这些例 子并非是说老人吝啬,而是想说,齐白石的画和他的艺术 已经成为我们精神生活的滋养。 齐白石属于大器晚成的典型。他十二岁开始学木匠, 二十七岁开始拜师学习诗文书画和篆刻,并以卖画为生。 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 、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川大山。五十五岁 时为避兵乱,到了北京,仍以刻印章卖花为生,两年后定 居北京,结识了陈师曾,随之成为知音。在陈师曾的鼓励 下,齐白石有了晚年的“衰年变法”,闭门多年专攻写意 花鸟,形成自家面貌,独创了红花墨叶的两色花卉,以及 浓淡几笔的虾和蟹等。 1917年夏,五十五岁的齐白石为避兵乱,又来到北京 ,在琉璃厂南纸店挂了卖画刻印的润格,陈师曾见到了齐 白石的篆刻印章,特去拜访齐白石,相谈甚欢,成了知音 。其时陈师曾担任 的编审员,擅长写意花卉,在北 京已是有盛名的大家。齐白石从行箧中取出《借山图卷》 ,请陈师曾鉴定,陈说齐白石的画格是高的,但还有不到 精湛的地方,并题诗一首:“襄于刻印知齐君,今复见画 如篆文。束纸丛蚕写行脚,脚底山川生乱云。齐君印工而 画拙,皆有妙处难区分。但恐世人不识画,能似不能非所 闻。正如论书喜姿媚,无怪退之讥右军。画吾自画自合古 ,何必低首求同群?”用齐白石的话说,陈师曾是在劝说 他自创风格,不必求媚世俗。齐白石后来说,这次到北京 ,结交陈师曾做朋友,是他一生可纪念的事。当年在北京 ,更多的文人名家是瞧不起齐白石的,不仅仅由于齐白石 的木匠出身,对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也是看不起的,讥讽齐 白石的画粗野,题诗也不通。所以得到陈师曾的激赏,对 齐白石来说,是很值得纪念的。 1922年,齐白石六十岁。春天,陈师曾应邀去日本参 加画展,陈让齐白石预备几幅画,交陈带到日本去展览。 结果陈带去的齐白石的画都卖了出去,且画价甚高,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