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中国史(全14册)

看得见的中国史(全14册)
作者: 童超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61.20
折扣价: 177.00
折扣购买: 看得见的中国史(全14册)
ISBN: 978755029727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考古镜头回放 周口店龙骨山位于北京西南郊大约54千米的地方。从地理上说,周口店正好处在山区和平原衔接的过渡地带。西、北两面,群山环绕;东、南两面则豁然开朗,为广阔的华北平原。周口店西边有一座海拔仅高145米的龙骨山。龙骨山的北坡有一个石灰岩大山洞,就是北京人曾长期居住的岩洞。很早就有人在那里挖取石灰,但北京猿人的最初发现是在1918年的秋天。时任中国地质调查所矿业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周口店附近勘测煤矿时,偶然在周口店西南约3千米的鸡骨山的一处石灰岩缝隙中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1921年他再次考察周口店,在鸡骨山以北约2千米处发现了龙骨山,经过勘测断定那里保存着丰富的古人类化石及其遗物。1927年在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领导下,由北京地质调查所与协和医院合作组织了一个国际性的考古团,前往周口店龙骨山作考古发掘。参闻其事的有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的科学家,如步达生(加拿大),步林(瑞典),魏登瑞(美国)等。此次发掘工作断断续续历时10年,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才停止。在1927年10月16日,考古队发掘出了一枚保存相当完整的类似人类的牙齿化石。经过鉴定,证实这是一颗猿人的牙齿,代表着一个新的属种,从而引起世界考古界的关注。考古队队员信心倍增,继续发掘,终于在1929年冬天取得重大的突破。12月1日,考古工作队发现了一个猿人住过的山洞,洞口到山顶有三十余米,洞深十几米,里面堆满了猿人的化石。次日下午,裴文中先生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它不仅是中国史前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奇珍,对古人类学研究有着突出的贡献。这一天也成为人类学史上极其不平凡的一天。 1929年至1937年,考古队又陆续发现了5具比较完整的头骨,9块头骨残片,4大块和几小块颜面骨,14块下颚骨,7件大腿骨,2件上臂骨等等。这些化石对研究猿人的体质形态贡献巨大。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发掘。1959年在周口店出土了带有一颗牙齿的北京猿人的左下颌骨。1966年又在北京周口店出土了北京猿人的头盖骨。总之,从1927年开始发掘,迄今为止,从周口店发掘的猿人化石分属于40个不同的男女老幼个体;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上万件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和大量的兽骨化石。资料的完整与丰富超过了以前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所发现的爪哇人、海德尔堡人,是研究中国远古文化和人类发展史的宝贵资料。科学家将在这里发现的原始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简称“北京人”,而周口店也被褒誉为“北京人之家”,即周口店是北京猿人的发祥地。 体征复原 北京人是生活在四五十万年前的人类。其体态已经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但还保留着一些古猿的特点。由于北京猿人经常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肢骨发展得很快,而头脑是随着手的劳动和四肢的分化发展起来的,所以保留着较多的原始性。因此,北京人身体各部分的进化呈现出不平衡性:四肢的进化较快,但头部却相对落后。 同元谋人和蓝田人一样,北京人已属于直立人范畴,能直立行走,肢体与现代人颇为相似。在四肢中,手的演化最进步,已跟现代人相似;锁骨和月骨与现代人也较相似。但其他肢体仍未完全脱离古猿的特征,如上肢骨虽比下肢骨较短,但肱骨骨壁较厚、髓腔较小;股骨虽有股骨脊,但股骨干上半内侧缘显著隆起,与黑猩猩相似等等。根据现代肢骨计算身长的科学方法,可以推算出北京人男性平均高约1.6米,女性平均高约1.5米,比现代中国人稍矮。 北京人头部进化相对落后些,还保留着大量的原始特征。北京人的面目比现代人稍宽些并向前突出,额骨低平,前额有点后倾。头高约97.4毫米。眉骨特别突出,眶上圆枕两侧端向后弯曲,圆枕与额鳞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宽沟。鼻子扁平,鼻骨较宽,属于阔鼻型并接近特阔鼻型。颧骨高耸,颧面前突且较垂直。嘴向前突出,下颚非常小。牙齿粗壮而硕大,比猩猩小,但比现代人较大,门齿呈铲形。北京人头盖骨比蓝田猿人有显著地凸起,颅骨壁的厚度为9.7~9.9毫米,下颌前倾角的倾斜度为58°~63°。 北京人的脑部结构比古猿要复杂。他们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右手比左手使用得多,因此大脑左半球比右半球略大一点。在现今发现的6个比较完整的头骨中,北京猿人的最小脑容量为850毫升,最大的脑容量1225毫升,平均为1075毫升。它远比类人猿415毫升的平均脑容量要大,但比现代人1350毫升的平均脑容量要小,这表明北京人是介于南方古猿与现代人之间的过渡形态的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北京人正逐渐失去古猿的特征,而向现代人的方向发展。另外,通过对北京人脑部结构的研究,我们还可以知道北京人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考古工作者刘诚根据周口店出土物推知,“他们的语言相当进步,绝不是音节语的创始者;但是还没达到词和句的分化、组词成句的水平。他们的语言在狭隘的社会里流通,表述单位很贫乏,限于生活和劳动中常见事物的范围,如石器、木棒、水、火、朴树子、肿骨鹿之类。”语言来源于劳动,但语言一旦形成,又有利于北京人在生产活动中相互交流,促进生产的发展,加速自身进化的进程。 总的来看,北京人的上肢骨与现代人的极为相似,下肢骨虽与现代人有相似之处,但又具有一些明显的原始性,而牙齿与头骨比现代人更为原始,脑的容量也远低于现代人。这些特征说明了劳动在人类体质结构的进化过程中所起的特殊作用,也证明了“劳动创造了人类”这一学说的科学性与正确性。 独特的编排体例。比历史教科书更为翔实,但没有历史教科书的枯燥乏。比市面上的历史通俗读物专业,但没有专业历史读物的深奥难懂。一套能真实了解中国历史实际的历史通俗读物。▲ 通俗流畅的文字内容。由历史专业的学者撰写稿件,以流畅通俗的语言讲 述中国历史最具特色的一面。即使涉及专业性的知识,依然能够以通俗的话 语娓娓道来。 ▲ 独一无二的图片资源。本书中插配的图片,是近年来少有的囊括了海内外 各大博物馆中国文物珍品的一部彩图版历史书,高清晰的文物图片以及细节 展示,带给读者不一样的历史观感。 ▲ 合理的开本选择。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装帧风格,细腻的纸张,环保 绿色印刷,为读者带来别样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