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典藏

十万个为什么/典藏
作者: 编者:安迪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19.9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十万个为什么/典藏
ISBN: 978754703482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感觉地球已经很大了。但是 你知道吗,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109倍,体积也是地 球的130万倍。可是太阳在太阳系中就如同一个小小 的乒乓球处于一个直径为33千米一35千米的辽阔空间 里。然而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系中有1500亿颗 ,并且相距十分遥远。银河系实在是太大了!可是银 河系之外还有千千万万个和银河系相似的“河外星系 ”,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叫作“总星 系”。现代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已经能够观测到 100亿光年以外的遥远的天体,但这还没有达到总星 系的边缘。总星系之外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宇宙 真是太大了。 宇宙到底有没有“边”呢?对这一问题,目前主 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 炸,目前宇宙仍在膨胀中。依照这一观点,宇宙是有 限的,但在不断地膨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从本质 上说,宇宙是无限的,不存在宇宙的边界。究竟如何 看待宇宙的无限性,还有待人们进一步蛐.探索。 为什么人造地球卫星能够环绕地球运转,而长久 不落下来呢?这是由于它有足够大的运动速度。那么 它的运动速度应该是多少呢?科学家运用牛顿运动定 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必须 具有的速度是7.9千米每秒,这个速度称为第一宇宙 速度,也叫环绕速度。当发射出去的物体的速度等于 或大于1 1.2千米每秒的时候,物体就挣脱了地球引 力的束缚,成为环绕太阳运动的人造卫星,或者飞向 太阳系的其他星球。1 1_2千米每秒的速度,是物体 能够脱离地球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也叫作脱 离速度。 为使发射出去的物体飞出太阳系,到遥远的宇宙 空间去,发射速度就必须等于或大于16_7千米每秒, 这个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又称为逃逸速度。 恒星系或称星系,是宇宙中庞大的星星“岛屿” ,它也是宇宙中最大、最美丽的天体系统之一。到目 前为止,人们已在宇宙观测到了约1 000亿个星系。 它们中有的离我们较近,可以清楚地观测到它们的结 构;有的非常遥远,目前所知最远的星系离我们有将 近150亿光年。 我们都知道恒星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且巨大无比 ,那么我们如何称量一颗恒星的质量呢?这还要靠这 些恒星到达地球的光线来计算。 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远在4.2光年 之外,而这样长时间维持强光需要有巨大的质量作为 转化能量的基础。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就可以计算出 恒星间的质量关系。这样破译恒星质量的密码就不是 一种传说了。 研究和计算的结果表明,恒星质量大小的范围在 太阳质量的百分之几到120倍之间,如果质量小于这 个范围,它的中心温度就不会很高,因而也就不会具 有恒星的特质。 目前,已知质量最大的恒星是HD9S250星,质量 为太阳的1 20倍。如果质量再大,就会因爆炸而解体 。一般恒星的质量是太阳的0.1—10倍。这样看来, 太阳在恒星的群体中只是个平凡者。 古人认为恒星是不动的,真是这样的吗?然而现 在人们已经知道,恒星和其他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 中。每颗恒星都有自己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恒星运动 的速度比地球上最快的飞行器还要快得多,因而说恒 星在飞行也是很恰当的。它们分别以几千米每秒到数 百千米每秒的速度向着太阳或远离太阳飞奔。 其实太阳也在运动,它带着它的家眷——行星及 其卫星、彗星等——以20千米每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 心运行着。 我们都知道太阳是恒星,它也会经历衰老和消亡 。那么它是如何过完这一生的呢?天文学家们分析了 恒星生命的历程,它们有婴孩时期(形成期)、壮年时 期(主星序阶段)、老年时期(红巨星阶段)和残年期( 最后阶段)。 很多天文学家都认为,恒星由低密度的星云凝聚 而成,随后开始它漫长的一生。在恒星的最后岁月, 会发生大的爆发,向外抛射出大量物质,形成行星状 星云,中央残留的是一颗致密天体——白矮星、中子 星或黑洞,恒星的生命也便画上了一个句号。 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火星上有四 季变化,也有白天和黑夜之分。火星绕太阳一周,约 等于地球上的687天;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37分。 火星上有大气,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火星的表面 温度,中午为28。C,夜晚则为一1320C左右。 正由于火星与地球有这些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对 火星寄予很大希望,幻想有一天在这颗星球上发现另 一种生命形式。那么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呢?科学家 们不断地发射探测器去寻找生命印迹,但是目前还没 有得到有生命存在的报告,不过我们会一直努力的。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