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注全解论语(精)

全注全解论语(精)
作者: (春秋)孔子|编者:子默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1.50
折扣购买: 全注全解论语(精)
ISBN: 978751137673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 有价值的教学方法。 一是主张“学”和“思”结合起来,提出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精辟见解。他提 倡“好学”和“学而不厌”,向人学,向事学,向 书本学。要“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认 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不耻下问”。还认 为一个人不好好学习,只是苦思空想不会有什么好 处。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不如学也。”但是只学习而不进行分析思考, 就难以理解消化,也会陷人茫然失措、无所适从的 地步。孔子特别提倡独立思考,切问近思,追根求 源,遇到事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他说:“遇事不 问几个‘如之何,如之何’的人,我对这种人就无 可奈何了!”他批评那种“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的思想懒汉,而教导学生要“多闻阙疑”,敢于发 现问题,以便培养思考能力。 二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孔子善于从学生的 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差异而“因材施教 ”。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以上智力水 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而对中等以下智 力水平的人,则不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内容。根据学 生材质的不同而分别教授不同的内容。他常常对同 一个问题因对象不同而回答有所不同。冉求胆子小 ,遇事容易退缩不前,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抓紧,一 听说就应马上去做;仲由敢作敢为,孔子怕他冒失 而惹祸,便教他凡事先退一步,在请示父兄的意见 后再去做。孔子还善于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习性和兴 趣,循循善诱。他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知道学习的 重要性,而且要乐于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 树立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以至学 而不厌。 孔子常常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采 用哲理性的比喻来教导学生。如用“逝者如斯夫” 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 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 生要有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样的教学方 式受到了弟子们的欢迎,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颜回就曾感叹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三是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注意培养学生的 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 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教 育学生时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同时诱导学生主动思考,思考后仍不得要领 时,再去开导他。其次是要在他想说出自己意见又 说不出来时,再去启发他说出来。另外,一定要使 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果给他指明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