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华经典轻松读

大学/中华经典轻松读
作者: 编者:常永楠|总主编:陈明星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1.70
折扣购买: 大学/中华经典轻松读
ISBN: 9787569924732

作者简介

常永楠:自由撰稿人。传统文化研究者。他倡导用传统文化荡涤现代人的浮华心理,擅长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的结合与创新的另类解读。

内容简介

样 章 大学总论 一经 总论“三纲领”和“八条目” 【综述】曾子述孔子之言。“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的 重要著作。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三纲领: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方法:“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个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心灵:“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二 传统论纲领旨趣,细论条目功夫 【综述】修己治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大学》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 “八条目”的核心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实现“三纲领”的方法和途径。“反躬求诸己”,从个人做起,从正心入手,以修身为本,重要的是个人品德的修养,修己的目的就是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 一德行,引领我们抵达人生美好的至境 【原文】 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 【注释】 ①[大学之道] 大学的宗旨。指人格修养、济世安民的学问。在传统文化中,“大学”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博学;二是相对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等小学内容而言的“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方法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指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语义环境有不同的意义。 ②[明明德] 弘扬伟大的品德。明:发扬、弘扬。明德:光明磊落的品德。 ③[亲民] 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程子曰:“亲,当作新。”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论引】 朱子说: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关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谓“明德”,是指人天生具有的“良知”,它原本可以通晓万理、应对万事,只是由于受到气质禀赋的局限,人欲的扰乱与蒙蔽,有时会昏昧不明;虽然如此,人的“良知”一直潜行不息,绝不泯灭。所以学问之道,即是使“良知”彰明,恢复其最初面目,这就是“明明德”。 又说:既要能够自我弘扬高尚的德行,又应当予以推广影响德化他人,使得人人都有良好的修养,以剔除先前所浸染的污迹,以求自新。 王阳明说:德,即一体之仁,即使是小人之心也一定拥有的。它是根植于天命的秉性,而自然灵昭不能掩蔽其光芒的,因此称作“明德”。……之所以称为“大人之学”,也只是指去除其私欲的掩盖,使自己能够明彻了解自己的美好的“天性”,从而恢复天地万物一体之自然天性。……天命之性,纯粹然而最为美好完善,“灵昭不昧”者,这是其“至善”的体现,是明德的本体,就是所谓的良知。 孔颖达疏说:“彰显推广自己光明的品德。” 【评析】 大学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德,做人的根本。《尚书》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在古代,贤人志士崇尚德行,以道德感化、教化民众,从而使社会和谐,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其功用不在于增加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修养的方法,则在于“三省吾身”“反躬求诸己”,每天拷问自己的良知,以生命付诸道德的实践。 古代典籍中有“蘧伯玉寡过知非”的记载。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姓蘧名瑗字伯玉。他二十岁的时候,个人的修养就已经相当高深。他每天都要对自己的言行做出反省,从而使自己每天都有所体悟,而不迷失自我。“逐日如是,日日自检。”天天坚持自省,天天自我做出评判与检讨,日日不息,于是,他每天都能发现自己以前的失误。 世间没有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事并不可怕,只要知错能改、改过自新就行。怕的是不能自我反省,自己不知错,还不愿意别人批评指出。尤其可怕的是对自己错误不能充分认识,还自以为是,并强制别人。而蘧伯玉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在自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可见,德行的修养,在于坚持,在于诚笃。一个人一天不做坏事,是容易做到的;一月不做不合规范的事,也可以做到;但是,一生不做一件违心的事,则就极为难得,而令人敬佩了。人生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结果。 “明明德”的功用,表现为外在的行为就是提高全民素质,造就新的高素质的民众。其最终的目的是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实现和谐。 人类是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主体因素,但是个人在历史长河中又是微乎其微的。从人的心理上来讲,人们都想出人头地,争做先锋,这是人的欲望之一。可事实上呢,由于受到个人性情、教育程度、环境机会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少数人出类拔萃,叱咤风云;个别人自甘堕落,作奸犯科;而绝大多数人都平平庸庸,安于现状。这是一种规律,谁都无法改变。然而,无论如何,从自己做起,淡泊明志,洁身自好,静心修身,提高素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这是历史进步的呼唤,更是人类文明的要求。而这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讲,应该是不难做到的。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重要的是先有进取的意识,有敬业的精神。这就是“明明德”的根本。 【引申阅读】 我心有主,岂可轻易玷污 许衡(1209—1281),元朝著名学者。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历任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殿大学士、领太使院等职。为官敢于直言,一生致力于教育,并编写《中庸直解》《大学要略》。有《鲁斋遗书》传世。谥文正,封魏国公。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立志学以致用,一生博览群书,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千古佳话,成为人们效仿的楷模。 《元史·许衡传》记载: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难。金 天兴二年(1233),蒙古兵逼临许衡的家乡新郑县。许衡从河阳经过,正值酷暑,由于长途奔波,天气又热,喉干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鲜嫩的梨子,众人争相摘梨解渴。 人们吃着摘来的梨子,坐在树下乘着凉,感到一阵惬意。这时只有许衡独自忍 受着口渴,端坐着不为所动。同行的人觉得很奇怪:“难道他不渴吗?”于是便有人对许衡说:“老先生,路途遥远,也摘颗梨吃吧,权且解渴。”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怎么能随便去摘取别人的果实呢?”那人说:“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的主人恐怕早 已逃走了,您又何必固执迂见呢?”许衡说:“虽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我心有主”,这是挺直脊梁的一句铮铮名言,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做人底线。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能够在外界的诱惑下,坚守道德的操守,恪守做人的准则,固守廉耻与尊严,守护自己心灵的洁净,不为利诱,不被色动,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古人说:“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人生活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上,随时随地都会面临取舍的选择,而物欲和美色的诱惑,往往令人难以自守,稍有松懈,就会迷失自我。能够恪守“我心有主”,实为不易,值得敬佩。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不只是一种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更是一种精神的境界。 二回归心灵的纯净透明 【原文】 知止①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注释】 ①[知止] 知道目标所在。 【译文】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 【论引】 朱子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 【评析】 人生的静悟 动与静是生命的基调。动是进取的姿势,是积极奔赴、有所承担的形象;静是心灵的常态,是回归心灵的栖居。动是行为的实践与择取,使我们求证、拥有;静 给我们以休憩与颖悟,让我们思考、品味。动是不甘固守而打破庸常的奋然前行, 静是休养德行的必由之路。 在喧嚣而又忙碌的尘世,很难分出一点闲情来体悟生命之本源。于是,喧闹、纷争,以至于碌碌无为也渐渐占据了我们所有静谧的生命空间!常有一种疲惫、焦虑的不安,袭向心灵深处,让人茫然无所寄处。 静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当你闲居独处于静雅陋室,抛却一切世事纷扰,品一杯香茗,任思绪随袅袅轻烟飘飞,不经意间静由心来,这是一种淡然而惬意的静。如果还能够有一曲喜欢的旋律陪伴,抑或敲出一段心情文字,自是“小静”有所“小得”了。 真正的静,其实是一种境界。诸葛亮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睿智哲言。意思大概是保持心灵的宁静,不事张扬,向着心中那个目标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从而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怀着恬淡自在的心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然的滋养,在宁静淡泊中,渐渐走近人性的真正本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人们在树立了自己所要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的志向时,应当心怀宁静,使浮躁的心绪回归透明纯净,不要让过多的杂念干扰我们的思考。这种静的境界,应该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修行,让我们不断返观自己的内心,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不断认识并超越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人生道德的至高境界。 静不仅是一种美,更是一种智慧的心境,是看穿人生沉浮的顿悟。那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下云卷云舒”的从容与安适,总令人感佩。静而生境,则绝虑忘忧。怒云狂飙,终为雨露,归于静美。倘若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心灵里存留下宁静的一角,不仅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寄留,也使我们能够从简单麻木的庸常状态中走出,在喧闹忙碌中分出一点闲暇去体悟生命的真正本源。 当摒弃世间尘俗的杂念,挣脱掉所有缘于物欲的吟哦,在心绪的骚动平静下来之后,在动之侧冥想静之优越,在动之畔沉思静之空灵,静便自心而生。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中的一粟。然而就是这每一粒粟,装点着精彩纷呈的世界,使得世界如此的神奇微妙。那么,就让我们的心灵从蓝天白云、幽谷山林般的安谧中获取一份宁静,静静地来到,静静地走过,然后静静地离去。 【引申阅读】 慎思谨言而后能安 徐彦伯,名洪,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七岁便能写出好的文章。薛元超安抚河北,表彰其贤德。后来以良策而高中官位。授薄州(今山西境内)司马参军。当时司户(官名)韦暠长于“判”(审定文字),司士(官名)李亘长于书(书法),而彦伯长于辞章,人称“河东三绝”。武后诏考天下文士,彦伯试居首位,授予“宗正卿”的职衔。彦伯文章典缛,语言清丽沉凝,功力深厚。参与撰修《武后实录》。两次出任州刺史,都很有政绩。后官至太子宾客。年老辞归,对待他的寡嫂和孤侄很好,受到乡邻的赞誉。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去世。 徐彦伯任太子宾客时,正值武则天清除异己,大兴冤狱。有不少读书人乃至王公大臣因言辞不慎而被治罪,致使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不可终日。鉴于此,徐彦伯撰写了《枢机论》一书,反复阐述“多言”的危害,告诫世人“慎言”谨行。他认为言论是道德的手柄,行为的主宰,志向的端绪,立身的表现,像是一个人的枢机,只要发动,外物就会随之有所感应,得失就会立即表现出来。语言可以帮助自己成功,也可以毁灭自己,败坏事业。它同自己的灾祸、幸福、光荣、耻辱密切相关。如果能经过思考以后再说,反复推敲之后再做出表达,看准对象以后再谈论,深思熟虑之后再行动,那么后悔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怨恨仇隙也不会到来。只有做到“慎思”,才可“谨言”,而后方能“安”。 三深隐于事物内部的“道” 【原文】 物有本末①,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 ①[本末]原义指树根和树梢;引申为始末、主次。 【译文】 天地万物都有根本有枝末,任何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确了它们的先后顺序,那么就接近“道”的真谛了。 【论引】 朱子说: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评析】 万物有理,四时有序 常言道:“万物有理,四时有序。”这里的“序”,乃顺序、次序、程序之意,也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和步骤。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展开的,如农业中的粮食种植,就可以分解为松土、播种、施肥、灌溉、收割、 打碾等多个环节。如果不在一定的时间播种,或者把收获和施肥的次序颠倒,那么粮食种植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社会角度看,科学、严谨、规范的程序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反之则会带来危害。我们的身边不乏不讲程序、不重程序的事情。为政者,如果能时时处处记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的道理,凡事遵循自然规律,严格按照程序办事,那么,加快发展,为民造福“则近道矣”。 【引申阅读】 向着心中的那个目标前进 王浚(206—286),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西晋著名军事家,官至抚军大将军。王浚博通典籍,姿容修美,只是不拘小节,不为乡邻所称。年长以后,幡然悔悟,毅然改变原来的处事风格,严格要求自己,变得通达事理,胸怀开阔。 历史之所以引人入胜,往往是其中人物非同寻常的言行和经历。王浚在还未得到任用而僻处家乡之时,在家中造房子,就表现出他的远大志向。据《晋书·王浚传》说,他“开门前路广数十步”(在宅院门前开辟了一条数十步宽的路),乡人不解,问:“你在家门口修这么宽的路有什么用?不是过分了吗?”王浚说:“以后成就事业了,仪仗扈从出入方便啊。”人们听了之后冷笑而去。 王浚对乡人的嘲笑并未表示出不快,他只是引述《史记》中的话:“陈胜不是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吗?”以此来重申他的志向。 王浚的婚姻也颇具传奇色彩。凉州刺史徐邈的女儿才貌俱佳,贤淑有主见,一直没有遇到如意郎君,待字闺中。一次,徐邈在家中设宴款待宾客。他的女儿在内室观察,她指着一个人对母亲说:“就是他。”她遴选的如意夫君就是王浚。而当时王浚还只是一名地位低微的小吏。 王浚初为河东郡从事,为羊祜所赏识,转巴郡太守、广汉太守,有“惠政”。迁益州刺史,泰始八年(272),晋武帝司马炎谋攻东吴,经羊祜推荐,授王浚为龙骧将军,监益、梁诸州军事。奉诏修战舰,训水师,做战争准备。史书说当时的“舟楫之盛,自古未有”。…公元280年,王浚率军沿长江东下,开始伐吴之战。当年三月,王浚大军开进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东吴政权宣告结束。王浚在平吴 战役中立了大功,又升迁为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进散骑常侍、后军将军。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写道:“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说的就是王浚攻陷吴国都城的历史事件。“大行不顾细谨。”做大事的人,不必在小节上浪费精力和时间,更不必在意别人的讥嘲与评价,尤其不要受那些目光短浅之人的风言风语的干扰,只是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 四正心修身,格物致知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①。 【注释】 ①[格物]推究事物之理。一说是摒除物欲。 【译文】 古代那些想把自己的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必须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格;要修养自身的品格,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自己的意念真诚,必须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穷究事物的道理。 【论引】 朱子说:明明德于天下,使天下的人皆以其明其明德也。心,身体的主宰。推广我们已有的知识,使自己所知达到无限。穷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至理,以达到极致。 王阳明说:所谓致知并不是后世儒者所说的扩充知识的意思,而是指推致自己的良知。这里的“良知”就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它不用思考就能知道,不用学习就能具有,所以称为“良知”。它是天命之性,心之本体。……致知必在于格物。“物”即事,“格”即正。“格物”即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就是去恶为善,使良知没有亏缺蒙蔽,这样方能达到至善。 【评析】 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历史在不断前进,人类也在不断进步,这是不可抗拒的主流。但是,在前进的潮流下,也会产生不和谐的芜杂,比如诚信的缺失。有些人急于聚敛财富,一切唯钱是举,越出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欺诈造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它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我们感同身受。 《程氏遗书》中说:“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值得我们深加体味。愿我们共勉,共建道德的新境。 【引申阅读】 从正身开始 封轨,字广度。北魏时渤海人。沉谨好学,博通经传。性格方直,为时论推重。官至征虏将军。 封轨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志同道合,引为挚友。惠蔚经常赞叹封轨:“封先生对于经义,不只在于章句解说中有独特的见解,尤其能够把握宏旨脉络,统括思想,在这方面我不如他,差距很大啊。” 封轨自律严谨,节操高尚,仪容整洁,威仪堂堂。于是就有人说:“有知识的人大多不修边幅,您这个贤达之士为什么与众不同?”封轨听了笑着说:“修养高尚的人使自己的衣服帽子整洁端庄,目不斜视,行为庄重,这是应该的。为什么非 要做出蓬头垢面的样子,才认为是贤德呢?”非议他的人听了之后,很是惭愧。 封轨深为尚书左仆射郭祚所了解。郭祚常对儿子郭景尚说:“封轨、高绰二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来必得重用。我平生不轻易推荐人,而多次推荐这二位,不只是为国进贤,也是你们兄弟将来能有依靠。”封轨以方直自业,高绰也以风概立名。尚书令高肇官拜司徒,高绰送迎往来,而封轨竟然从不往见。高绰四顾不见封轨,回到家后,自叹:“我一生自以为没有违越修养的原则,今日举措,不如封先生很远啊。”封轨以“务德慎言”作为修身之本,认为“奸回谗佞”是世间最大的祸患,因此著有《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篇戒铭,可惜其文字未能传之后世。 太和年间,封轨官拜著作佐郎,很快又升任尚书仪曹郎中,兼员外散骑常侍。封轨曾奉命出使高句丽,高句丽王云恃其偏远,借口卧病不愿亲自接受诏令。封轨正色诘责,喻以大义。高句丽王云于是北面拜受诏书。此前,契丹掳掠边境居民六十多人,又被高句丽拥掠东归。封轨发出公文声讨,高句丽王云当即全部给以资费送回。有司奏称封轨远使绝域,不辱朝命,并使边境居民归来恢复生产,功宜加爵封赏。世宗下诏官升一级,转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 渤海太守崔休调任吏部郎官,以其兄政绩考核事请托封轨。封轨说:“法者,天下之平,不可因旧交亲情而使之有所亏损。”崔休叹服其正直和坚持原则的精神。 五从思考开始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研究万事万物所表现的形态,认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就可获得新的知识,增长智慧。在智慧的引领下,反躬自省,我们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自己,使内心意念真诚。内心怀着对万物的感念与诚笃,从而使我们对待客观事物时,能够树立并保持不偏不倚的中正心态。内心固守中正诚敬,就有了修养品行的基础。有了自身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族。管理好自己的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评析】 正人必先正己 “格物致知”在儒家的道德观中,“物”是指“天下事物之理”,“格”的意思是探索研究。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探求一切事物的规律,这叫格物。“致知”是指更深地发展我们的知识学问,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使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能够明了,这叫“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即指格除物欲的蒙蔽,觉悟自己的良知。唯有摒除物欲,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回归本真。 修己安人或修齐治平,是儒家治国哲学的基本条件。人作为历史的存在、道德的存在,参与天地化育、社会改造,就需要孜孜不倦的自我省察及努力。那么如何去做呢?从哪里做起呢?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格物致知”,不仅要推究事理,扩充知识,更要摒除物欲,回归本真,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正。 【引申阅读】 心正病不侵 正心则国治 杨云翼(1170—1228),字之美。祖籍河北赞皇坛山村。杨云翼生于世宦之家,自幼天资颖悟,刚学会说话就能“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杨云翼得中状元,授官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此后累官至礼部尚书兼侍读。杨云翼天性雅重,自律极严。他交友重义气,为朋友死生祸福在所不辞。对国家之事,他知无不言,且极具远见。杨云翼博学多才,对历法、医药、经学均有研究,著作除文集外,尚有《续通鉴》《周礼辨》等。他是金国杰出的人物之一,与赵秉文被金史誉为“金士巨擘”。正大五年(1228)去世,谥赠“文献”。 杨云翼为官期间,金国已由盛转衰,内外交患。西边与西夏对峙,受到侵吞的威胁;东部边界蒙古国虎视眈眈,时时存在被进攻掳掠的危险;南边又与南宋时和时战。内部吏治腐败,权臣专擅,矛盾重重,党争纷纷导致国力亏损,民不聊生,灾乱迭起。面对如此艰险的时局,他忧虑在心,勉力支撑,直言劝谏,不避权贵,遂以刚正不阿享誉内外。同代人赞其“宏衍博大”“中朝第一”,被正直节气之士敬为师长。 泰和年间,金廷频繁用兵南方。杨云翼对于这种穷兵黩武、不顾国家大局的祸国之举,极力反对。他从天时、地利、人和及历史发展的轨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害得失,坦诚直言:“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于即得淮南之后……”对于用兵南宋的战事结果洞若观火。后来,金兵南伐大败,几至全军覆没,宣宗愧言无面目见云翼。 杨云翼为官清正,办案理事依据律令,不受上司甚至皇帝干扰、阻挠。一次,金国河朔边境的百姓因被蒙古骑兵追杀,被迫泅渡黄河进入南宋。后来这些百姓回到金国后,朝廷欲依法处决,云翼极力谏止,他说:“法所重私渡者,在于防止奸细混入,今贫民百姓为兵所迫,奔入黄河,只为逃生。如果使民不死于敌,而死于法,那么以后就只有屈从敌人一条路了。”这番话使宣宗幡然醒悟,泅渡黄河的百姓得以生还。 哀宗即位后,杨云翼升任礼部尚书兼侍读。在讲授《尚书》时,杨云翼对皇上说:“帝王的学问不必拘泥于章句之义,只要把握治理国家的要点和关键就行了。例如“任贤”“去邪”,如果处理得好,天下就会大治;处理得不好,天下就会大乱。有的人虽然说话不顺你的心,但却是深含哲理的忠言;有的人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舒服,但却损害了你的志气。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使自己的心正、意诚,那么,问题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杨云翼患有风湿病,一到风雨阴湿天气就疼痛难忍。皇上很关心他的病情,并亲自询问治好这种病的药方。杨云翼于是借医寓理,回答说:“只是先把心治好而已。心中没有病,邪气自然平息。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君王先把自己的心放正,行为正派,那么正气就树立起来了,朝廷百官就没有人敢于作奸犯科,天下百姓也就自然安居乐业了。”皇上豁然大悟。 杨云翼不仅政声卓著,练达吏事,直言敢谏,且文名大盛,与文人名士交往甚广,经常推荐贤才,鼓励后进。元好问曾盛称杨云翼:“惟其视千古而不愧,是以首一代而绝出。” 六修身为本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注释】 ①[庶人]平民百姓。[壹是]都是、全部。 【译文】 上自君主,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评析】 贵与贱 人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从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平等、无差别的。但是,后来随着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教育等诸多外因的影响,人就有了差距,甚至天壤之别。有的人衣食无忧,有的人穷困潦倒;有的人名位显赫,有的人平庸无奇;有的人挥金如土,有的人身无分文。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如果我们未能富贵名显,甚或处于庸碌穷困之中,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自叹凄凉。而应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身边的一切,积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并凭借自身的努力去追求、去奋斗。即使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我们也会因此而自豪,因为我们是实实在在地活着,我们的行为合乎社会的规范,我们的人格是能够站立的,我们没有做出有愧于天地良心的事。 【引申阅读】 主敬正心,德化自成 程颐(1033—1107),字正叔,北宋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出生于官宦世家,少年时即同其兄程颢一起求学于周敦颐。元祐初年,经司马光引荐,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崇政殿说书。与兄程颢世称“二程”,为理学奠基人。生前门人很多,世称伊川先生。著作有《二程全书》。其学说由后来南宋朱熹等理学家继承发展成为“程朱”学派。 皇祜二年(1050),十八岁的程颐上书宋仁宗,提出了“勿徇众言,以王道为心,以生民为念,黜世俗之论,期非常之功”的“应时而作”的变革主张(参见《河南程氏文集》卷五《上仁宗皇帝书》)。当时著名学者胡瑗主持太学,程颐所作《颜子所好何学论》,为胡瑗赏识,委以学职。 仁宗嘉祐四年(1059),程颐二十七岁,科举廷试落第,此后就未再参加过科举考试。自谓“自少不喜进取,以读书求道为事”“未有意于仕也”。青年时期的程颐即以学识品行蜚声海内,不少朝廷大臣多次举荐他,他都以“学之不足”为由而“不愿仕”。四方之士慕名求教,于是他便在洛阳收徒讲学。 元丰八年(1085)王安石集团失势,五十三岁的程颐在司马光、吕公著的力荐之下,出任汝州团练推官,并任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被委以崇政殿说书。他向皇上上书说:“见解与知识一起增长,品德与思想同时养成。现在,普通老百姓都聘请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名士做家庭教师,教育子女,熏陶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何况陛下现在还很年轻呢?即使天资聪明,也应力学不倦,而名师教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呀。希望陛下挑选一批名儒到宫中讲学,分别值班,以备陛下问难解疑。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高尚的品德一定会培养形成。” 当他听说皇上曾在洗脸时躲开蚂蚁,不让水沫冲淹它们,于是询问皇上:“有这样的事吗?”皇上回答说:“我只是恐怕伤害它们而已。”程颐说:“陛下,您如果能推广这种仁爱之心,爱护百姓,用来处理天下所有大事,那么您就得到治理天下的要领了。” 程颐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他认为,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的修养,主要依赖于“敬”,即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心,使心志专一,始终保持敬畏的心境。同时,通过学习即“格物穷理”,具体研究天下万事万物所寓含的道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合乎理义。程颐进而提出自己的“格物致知”说。他认为格物即是穷理,穷究事物之理,最终达到豁然贯通,体悟天理。穷理的方法主要是读书、论古今人物、应事接物恪守礼仪等。他注重知、行结合,主张以知为本,先知后行,能知即能行,行是知的结果。 程颐的哲学思想,对宋明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后人评价说:“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朝康熙皇帝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的匾额。 七立大本 【原文】 其本乱,而末①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注释】 ①[末]枝末、枝节。 【译文】 如果修身的这个根本都搞乱了,而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论引】 程子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修德行的进阶门径。全靠这本书的存在,我们今天才能知道古人做学问的先后次序;至于《论语》和《孟子》,研读的顺序应在其后。学习的人从这本书学起,就差不多不会有错了。 【评析】 树立人生的根本 古语云:“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石头可以被打碎,但不能夺取它坚硬的本性;丹砂可以被磨碎,但不能夺取它红色的本色。坚硬与红色,是其本性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本性,是自然生成的,不是通过选择而形成的。 每个人的才能都不一样,难以用一个标准衡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行业中的优秀人才,未必是另一个领域的行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重用有较高德行修养的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 【引申阅读】 德修而本立 陈师锡,字伯脩,北宋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东北)人。时称闲乐先生。曾任监察御史、秘书省校书郎、殿中侍御史等职。后因党论削官。 陈师锡年轻时就有很好的声誉,神宗皇帝也闻知他的才华。熙宁九年(1076),陈师锡参加廷试,奏请名次在甲乙之间,皇帝随意抽取一篇策对文章阅读,边读边叹赏,回头对侍臣说:“这必定是陈师锡的文章。”开启密封,果然不错,于是定名为进士第三名,调昭庆军节度掌书记。郡守苏轼对他很器重,倚以为政。 陈师锡与陈了翁友善。一日,二人同游园圃中,见天空中有雁阵飞过,就互相指雁阵戏言:“明年科试中魁的,当射中头雁。”伯脩引弓射之,射中第三只,了翁没有射中。过了一会儿,又有雁阵飞过,了翁也射中第三只雁。伯脩笑着说:“你可能是在我之后中榜吧?”了翁曰:“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应当接任您的职务。”到明年,伯脩果然以第三名登第。三年后,了翁登第也是第三名,而且初授官职也是昭庆军节度掌书记,果如前言。因此,当初二人一同射雁的便厅被命名为“射雁堂”。 元祐初年,苏轼多次上书荐举陈师锡,称赞其品行高洁质朴,文章冠绝当世。陈师锡由此升任秘书省校书郎。乌台诗案,苏轼被诬陷获罪,亲朋多畏避不相见,只有陈师锡独自设酒筵饯别,又安抚其家。 皇上曾下诏命令进士研读法律,陈师锡上书进谏说:“陛下正在大兴学校,推行德化,利用经典所阐扬的道德礼义、仁恕思想来开启读书人的天性,意在培养他们高尚的品质,不应该用刑名之学扰乱他们的心智。道德是做人处世的根本,刑名之学只是次要的东西,只能起辅助作用。以道德教化人们,人们尚且流于末流,争趋财利而犯科,何况朝廷下诏命令他们学习这些枝节知识呢?希望陛下追回前诏,使天下读书人都能注重修养自己的品德。” 普通关键词: 国学小典藏·写给孩子的经典读本;国学经典诵读本;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诗经;史记;二十四史;论语译注;古文观止;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国学知识大全;中华典故大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读给孩子的中国古诗词;丰子恺漫画古诗词;陪孩子读最美古诗词;中信国学大典;中华传世古典名著; 中国古代经典集萃;中国传统文化选编;中华经典藏书;古代汉语;诗经三百首鉴赏辞典;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国学大讲堂;万历十五年;孟子译注;阅微草堂笔记;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三字经;声律启蒙;菜根谭;追风筝的人;浮生六记;红岩;人性的弱点;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小王子;苏菲的世界;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湖南文艺出版社;时代华文书局;黄山书社;中州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华书局;线装书局;季羡林;南怀瑾;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冯友兰;钱钟书;黄仁宇;易中天;钱理群;郦波;蔡志忠;李敖;王力;于丹;蒙曼;叶嘉莹;古典;当年明月; ◎修身为本、循序渐进的人格养成秘笈。 ◎选用权威版本为底本,约请国学专家进行注释和翻译。 ◎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特别加入评析、引申阅读,让普通读者轻松领略国学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