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古籍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5.90
折扣购买: 颜氏家训/中国历代家训丛书
ISBN: 9787552803938
颜之推(531年-约591年):字介,汉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生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士族官僚之家。南齐治书御史颜见远之孙、南梁咨议参军颜协之子。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 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20年,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 ,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 ,隋代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依他自叙,“予一生而三化,备苶苦而蓼辛”。叹息“三为亡国之人”。
卷第一 序致 教子 兄弟 后娶 治家 序致第一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1],慎言检迹[2],立身扬名,亦已备矣。魏、晋已来[3],所著诸子[4],理重事复,递相模敩[5],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6],业以整齐门内[7],提撕子孙[8]。夫同言而信[9],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10],则师友之诫[11],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12],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13]。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14],犹贤于傅婢寡妻耳[15]。 吾家风教[16],素为整密[17]。昔在龆龀[18],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19],规行矩步[20],安辞定色,锵锵翼翼[21],若朝严君焉[22]。赐以优言[23],问所好尚[24],励短引长[25],莫不恳笃[26]。年始九岁,便丁荼蓼[27],家涂离散[28],百口索然[29]。慈兄鞠养[30],辛苦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31],微爱属文[32],颇为凡人之所陶染[33],肆欲轻言[34],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35]。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36],性与情竞[37],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38],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39]。 注释 [ 1 ] 诚孝:即“忠孝”。作者为避隋文帝杨忠名讳,故将“忠”写为“诚”。 [ 2 ] 检迹:亦作“检跡”。检查行迹。 [ 3 ] 已来:“已”同“以”。已来,即“以来”。 [ 4 ] 诸子:本指先秦至汉初各派学者的著作。这里指魏、晋以来的类似论著。 [ 5 ] 模敩(xi3o):同“模效”。仿效。 [ 6 ] 轨物范世:轨,指车的轨迹,喻秩序、规矩、法度;范,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引申为规范、榜样。轨物范世,作事物的规范,世人的榜样。 [ 7 ] 业以:业,事。此指作家训。业以,用它来?? [ 8 ] 提撕(x~):教导,提醒。 [ 9 ] 同言:同样的话。 [10] 暴谑(xu-):开玩笑过分。 [11] 师友:泛指可以求教请益的人。通常指师长。 [12] 凡人:平常的人。 斗阋(x#):指家庭内部的争斗。 [13] 寡妻:这里指妻子。 谕:使人理解。 [14] 汝曹:汝辈,你们。多用于长辈称晚辈。 [15] 贤:好于,胜于。 [16] 风教:“风”“教”义同。风俗教化。这里指家教。 [17] 整密:犹严谨。 [18] 龆龀(ti1o ch-n):垂髫换牙之时。指童年。 [19] 温凊(q#ng):温被褥使之暖,扇坐席使之凉。这里泛指侍奉父母。 [20] 观行矩步:步行端正。比喻举动合乎礼仪法度。 [21] 锵(qi`ng)锵翼翼:恭敬谦和地行走。 [22] 严君:本来专指父亲。这里指尊严的君主。 [23] 优言:褒美之言。 [24] 好尚:爱好和崇尚。 [25] 励:通“砺”。磨炼,砥砺。 [26] 笃:真诚,纯一。 [27] 丁:当,遭逢。 荼蓼(t% li2o):本指处境艰苦。这里指父亲去世,家境困苦。 [28] 家涂:亦作“家途”。家道。 [29] 百口:指全家人。古代多大家庭,人口多,故称“百口”。 索然:离散零落的样子。 [30] 鞠:养育,抚养。 [31] 《礼》:即《礼记》,亦称《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由西汉戴圣编纂,凡四十九篇,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选集。 《传》:指《春秋左氏传》,亦即《左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撰。多用事实解释《春秋》。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实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32] 属(zh^)文:撰著文辞。即写文章。 [33] 陶:熏陶。 染:熏染,影响。 [34] 肆欲:极欲,任情。 轻言:说话轻率,不慎重。 [35] 卒(c&):同“猝”。突然。 [36] 心共口敌:心里想的与口里说的不一致。 [37] 性与情竞:性指善的本性,情指情欲。性与情竞,理智与感情处于矛盾状态。 [38] 指:通“旨”。想法,意图。 [39] 后车:后车之鉴的意思。 教子第二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1],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2],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3]。生子咳[4],师保固明[5],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6],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7]。比及数岁[8],可省笞罚[9]。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10],恣其所欲[11],宜诫翻奖[12],应呵反笑[13],至有识知[14],谓法当尔。骄慢已习[15],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16],忿怒日隆而增怨[17],逮于成长[18],终为败德[19]。孔子云[20]:“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12]。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22],伤其颜色[23],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24]。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25]?又宜思勤督训者[26],可愿苛虐于骨肉乎[27]?诚不得已也。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28],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29],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30],遍于行路[31],终年誉之;一行之非[32],揜藏文饰[33],冀其自改。年登婚宦[34],暴慢日滋[35],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36]。 父子之严[37],不可以狎[38];骨肉之爱,不可以简[39]。简则慈孝不接[40],狎则怠慢生焉[41]。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42];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43]。或问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44],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45],《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46],《春秋》有邪僻之讥[47],《易》有备物之象[48]:皆非父 [20] 赡(sh3n):供给。 [21]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和“江左”一词常互用。 [22] 梁孝元:即梁元帝萧绎。 [23] 严刻:严厉苛刻。 [24] 货:贿赂。 [25] 名士:旧指以诗文著称的人。 [26] 饷(xi2ng):用食物款待别人。 馈(ku#):泛指赠送。 [27] 乡党:周制以五百家为党,以一万二千家为乡。后以“乡党”泛指乡里。 [28] 蠹(d&):本指蛀虫,这里是祸害的意思。 [29] 嗔(ch8n):生气。 [30] 霖雨:连绵大雨。 [31] 籴(d!):买进粮食。 [32] 寄人宅:以宅寄人。即把房子借给别人住。 [33] 彻(ch-):通“撤”。拆除。 [34] 颦蹙(p!n c&):皱眉蹙额,形容忧愁不乐。 [35] 这段故事所强调的忍让精神有些过分,实不可取。教育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味忍让并不能感化某些犯错误的人。 [36] 裴子野:南朝梁史学家文学家。字几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著名史学家裴松之曾孙。官至鸿胪卿,领步兵校尉。曾据沈约《宋书》删撰为《宋略》二十卷,沈约自叹不如。所作《雕虫论》对当时诗赋注重藻饰表示不满,主张作品应做到“劝美惩恶”,“止乎礼义”。 [37] 石(d3n,又读sh!):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38] 邺(y-)下:即邺城。北齐都城,在今河南临漳县。魏晋南北朝时期常称建都之地为“某下”,邺下即由此而来。 领军:领军大将军的省称。北齐中央高级武官。这里指鲜卑人厍狄伏连。 [39] 肴膳:这里指饭菜。 [40] 率(lǜ):标准,规格。 [41] 客旅:前来投靠或过路的宾客。 [42] 兼:增加,加添。 [43] 坐事:因事获罪。 伏法:依法被处死刑。 [44] 籍:籍没,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45] 弊衣:“弊”,通“敝”。本指破旧衣服,这里泛指衣服。 [46] 南阳:郡名。治所宛县,即今河南南阳市。 [47] 奥博:深藏广蓄,积累富厚。 [48] 瓯(4u):本指盆盂一类瓦器,这里指酒器。 [49] 脔(lu1n):切成小块的肉。 [50] 单率:苟简。草率而简慢。 [51] 俯仰:对付,应付。 益:增添,添加。 [52] 郎:六朝人呼“婿”为郎。 妇主中馈[53],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54],国不可使预政[55],家不可使干蛊[56];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57],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58],以致祸也[59]。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60],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61],致殷勤焉[62]。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63],车乘填街衢[64],绮罗盈府寺[65],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66]?南间贫素[67],皆事外饰[68],车乘衣服,必贵整齐;家人妻子,不免饥寒。河北人事[69],多由内政[70],绮罗金翠[71],不可废阙[72],羸马悴奴[73],仅充而已[74];倡和之礼[75],或尔汝之[76]。 河北妇人,织纴组之事[77],黼黻锦绣罗绮之工[78],大优于江东也。 太公曰[79]:“养女太多,一费也[80]。”陈蕃曰[81]:“盗不过五女之门[82]。”女之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蒸民[83],先人传体,其如之何?世人多不举女[84],贼行骨肉[85],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吾有疏亲,家饶妓媵[86],诞育将及[87],便遣阍竖守之[88]。体有不安[89],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90];母随号泣,使人不忍闻也。 妇人之性,率宠子婿而虐儿妇[91]。宠婿,则兄弟之怨生焉[92];虐妇,则姊妹之谗行焉[93]。然则女之行留[84],皆得罪于其家者,母实为之。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95]。”此其相报也。家之常弊,可不诫哉! 婚姻素对[96],靖侯成规[97]。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98],买妇输绢[99],比量父祖[100],计较锱铢[101],责多还少[102],市井无异[103],或猥婿在门[104],或傲妇擅室[105],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 借人典籍,皆须爱护,先有缺坏[106],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107]。济阳江禄[108],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109],然后得起[110],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111]。或有狼籍几案[112],分散部帙[113],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之所毁伤,实为累德[114]。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115],不敢秽用也[116]。 吾家巫觋祷请[117],绝于言议;符书章醮[118],亦无祈焉,并汝曹所见也。勿为妖妄之费。 注释 [53] 中馈:指家中的供膳诸事。 [54] 事:操办,从事。 [55] 预政:参与政事。 [56] 干蛊(g^):通常称儿子能承担父亲所不能承担的事业。这里特指妇女主持家政。 [57] 君子:这里指妇女的丈夫。 [58] 牝(p#n)鸡晨鸣:也称“牝鸡司晨”或“牝鸡之晨”。这个典故出自《书·牧誓》,是说母鸡本来不会在早晨啼叫的,如果母鸡早晨啼叫,这个家庭就将萧条下去。旧时贬喻妇女掌权,即阴阳倒置,将导致家破国亡。 [59] 这段文字反对妇女参与国事家事。这种轻视妇女的思想,表现了作者恪守儒家传统思想的倾向。 [60] 婚姻:指男女结合成夫妻,又指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尔雅·释亲》称“婿之父为姻,妇之父为婚。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这里指后者。 [61] 信命:古时称使者为“信”。信命,就是派人传送音信的意思。 遗(w-i):给予,赠送。 [62] 殷勤:情意深厚。 [63] 造:往,到。 请:谒见,拜见。 逢迎:迎接。 [64] 车乘(sh-ng):马拉的车,这里指北齐贵族妇女乘坐的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衢(q%):四通八达的道路。 [65] 绮罗:本指有花纹的高级丝织品,这里指穿着绮罗的贵妇和美女。 府寺:古代公卿的官舍。 [66] 恒、代之遗风:这里指北魏鲜卑族的旧习俗。 [67] 南间:南方,指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地区。 贫素:家世清贫的人家。 [68] 外饰:粉饰外表。 [69] 河北:当时地理上的习惯用语,指今河北以及河南、山东古黄河以北地区。 人事:旧指交际应酬之事。 [70] 内政:本指妇女主持家中事务,这里代指主持家务的妇女。 [71] 金翠:指用黄金和翡翠制成的妇女饰物。 [72] 废阙(qu8):“阙”,通“缺”。废阙,短缺,缺少。 [73] 羸(l9i):瘦弱。 悴:憔悴。 [74] 充:充数。 [75] 倡和(h-):即“唱和”。一唱一和,互相呼应。这里指夫唱妇和。 [76] 尔汝:古代尊长对卑幼者的称呼。引申为轻贱之称。 [77] 织纴(r-n)组(x%n):泛指妇女从事纺织之事。 [78] 黼黻(f^ f%)锦绣罗绮:泛指妇女从事刺绣之类的事情。 [79] 太公:即吕尚。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西周初年官太师即武官名,又称师尚父。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所著兵书《六韬》,有人认为是战国人依托之作。 [80] “养女”二句:太公这段话,见《太平御览》卷四五八所引《六韬》:“太公曰:‘养女太多,四盗也。’” [81] 陈蕃(?~168):东汉大臣。字仲举,汝南平舆(今属河南)人。桓帝时,任太尉,与李膺等反对宦官专权,为太学生所敬重,被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灵帝立,任为太傅,与外戚窦武谋诛宦官,谋泄,率官属及太学生八十余人冲入宫门,事败被杀。 [82] “盗不过”句:陈蕃这句话见《后汉书·陈蕃传》,是说盗贼也不光顾有五个女儿的家庭。 [83] 蒸民:众民,百姓。 [84] 举:生育,抚养。 [85] 贼:杀害,残害。 [86] 饶:富有。 妓:这里指家妓,其地位和婢、妾差不多。 [87] 诞:生育,出生。 [88] 阍(h$n)竖:守门的童仆。 [89] 体有不安:身体不舒服。这里指孕妇临近分娩。 [90] 辄(zh9):立即,就。 持将去:指把刚出生的女婴抱去扔掉。 [91] 率(shu3i):通常。 子婿:女婿。 [92] 兄弟:这里指女儿的兄弟。 [93] 姊妹:这里指儿子的姊妹。 [94] 行:这里指女儿出嫁。 留:这里指娶进儿媳妇。 [95] 落索阿姑餐:落索,冷落萧索;阿姑,指婆婆。这句谚语是说,婆婆吃顿饭都要受到冷落。 [96] 对:对当。婚姻“门当户对”的“对”。 [97] 靖侯:颜之推的九世祖颜含死后加封的称号。颜含,字宏都,东晋人。因讨苏峻有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权臣桓温要和他家论婚姻,被拒绝。辞官二十余年后,于九十三岁辞世。 成规:前人制定的规章制度。这里指立下的规矩。 [98] 卖女纳财:指嫁女收受财礼,就等于卖出女儿。即纳财之意。 [99] 买妇输绢:指娶儿媳妇向女方送厚礼,就等于买进媳妇。即输绢之意。 [100] 比量:比较。 [101] 计较:争辩,较量。 锱铢(z~ zh$):锱、铢都天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102] 责:求取,索取。 还:回报,偿还。 [103] 市井:古代指做买卖的地方。这里是做买卖的意思。 [104] 猥(w0i):卑污,下流。 [105] 擅(sh3n):独揽。 [106] 先有:原先就有。 [107] 百行(x!ng):应具备的各种好行为。 [108] 济阳:古县名。战国魏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 江禄:字彦遐,南朝时梁朝考城人。幼笃学,有文章。位太子洗马、湘东王录事参军,后为唐侯相。 [109] 卷束:唐以前的书皆为卷轴形式,读过收拾须卷好并束扎起来。 [110] 起:古代通行跪坐,读书都是跪坐在席上或床上,有事情得起身,故用“起”。 [111] 假:借。 [112] 狼籍:也作“狼藉”。散乱而不整齐。 [113] 部:古代书籍的计数单位。这里指书。 帙(zh#):包书的套子,用布帛制成。 [114] 累(l-i)德:有损于德行。 [115] 《五经》:南北朝时通常称《周易》《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氏传》为《五经》。 贤达:有才德有声望的人。 [116] 秽用:用在不洁的地方。 [117] 巫觋(x!):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觋”。 祷请:祷请神佛等。 [118] 符书:道士用墨在纸上画的用于驱使鬼神治病延年的符。纯系骗人的迷信活动。 章醮(ji3o):拜表设祭。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子之可通言[49],故不亲授耳[50]。”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51],太子母弟也[52],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53]。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54],当有所成。”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55],不与诸王等;太后犹谓不足,常以为言。年十许岁[56],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拟乘舆[57];常朝南殿,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58],还索不得[59],遂大怒,曰[60]:“至尊已有,我何意无[61]?”不知分齐[62],率皆如此。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63]。后嫌宰相,遂矫诏斩之[64],又惧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反心[65],受劳而罢,后竟坐此幽薨[66]。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67];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68],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69],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70],袁绍之地裂兵亡[71],可为灵龟明鉴也[72]。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73],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74],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75],亦不愿汝曹为之。 注释 [ 1 ] 中庸:才智平常。 [ 2 ] 音声:音乐。 [ 3 ] 匮(gu#):同“柜”。 [ 4 ] 咳(h1i t!):亦写作“孩提”。幼儿,儿童。 [ 5 ] 师保:古时担任教导贵族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 [ 6 ] 凡庶:普通人,平民。 尔:如此,这样。 [ 7 ] 为:做,干。 止:停歇。 [ 8 ] 比及:及至,等到。 [ 9 ] 笞(ch~)罚:拷打责罚。 [10] 运为:作为。 [11] 恣(z#):任凭。 [12] 翻:反转。 [13] 呵(h8):呵斥,呵责。 [14] 识知:“识知”即“知识”。识知,见识。 [15] 慢:怠慢。 [16] 挞(t3):用鞭或杖责打。 威:尊严。 [17] 忿(f-n):同“愤”。 [18] 逮(d3i):及,达到。 [19] 败德:败坏品德。 [20]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任鲁国司寇。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改鲁国史官所记《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所创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21]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的这两句话见《汉书·贾谊传》。少成,指年少养成的习惯。天性,人出生就具有的本性。这两句的意思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就像天性,习惯了也就成为自然了。 [22] 但:只,仅仅。 重:难,不愿意。 [23] 颜色:脸色,神色。 [24] 楚:打人的荆条。引申为用刑杖打人。 [25] 针艾:针灸。用针具刺,用艾熏灼。 [26] 思:想,思考。 [27] 可愿:愿意。 骨肉:比喻至亲。 [28] 王大司马:即王僧辩(?~555),字君才,南北朝时梁朝人。初仕北魏;归梁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其母魏夫人,为人谦和,治家谨严,教子有方。 [29] 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字世诚。南朝梁皇帝。武帝第七子。封湘东王,镇守江陵即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辩、陈霸先灭景,即位称帝。552~554年在位。承圣三年(554年),西魏军破江陵时被杀。善诗赋,今存后人所辑《梁元帝集》。 [30] 是:正确。 [31] 行路:路人,陌生之人。 [32] 行(x!ng):做,执行。 非:不对。 [33] 揜(y2n):掩盖,遮蔽。 文(w9n):掩饰,修饰。 [34] 婚宦:结婚和做官。这里指成年。 [35] 滋:滋长。 [36] 周逖:据《陈书》记载,“其人强暴无信义”。 衅(x#n)鼓: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以血涂鼓行祭。 [37] 严:威严。 [38] 狎(xi1):亲近而不庄重。 [39] 简:怠慢。 [40] 慈孝不接:是说慈和孝都做不好。 [41] 怠慢:懈怠轻忽。 [42] 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语出《礼记·内则》。是说士大夫阶层以上的人,父子不住在一起,这是防止狎昵的办法。 [43] 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这是引用《礼记·内则》上的大意。是说为父母按摩抓骚,铺床叠被,这是不简慢礼节的办法。 [44] 或:有的人。 陈亢:即陈子禽。孔子的学生。 君子:这里指孔子。 [45] 《诗》:《诗经》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时代,凡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46] 《书》:《尚书》的简称。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系孔子编选而成,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悖(b-i)乱:叛乱。 [47] 《春秋》:即编年体《春秋》史。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系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凡二百四十二年。 [48] 《易》:《周易》的简称。亦称《易经》。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相传为周朝人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又有卦辞、爻辞说明卦、爻。《传》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文辞十篇,统称《十翼》。 象:卦象。 [49] 通言:互相谈论。 [50] 授:传授。 [51] 武成帝:北齐武成皇帝,名高湛(534~565)。孝昭帝病死后继位,在位五年。三十二岁病死,葬于永平陵。 琅邪王:名高俨,字仁威。武成皇帝第三子。初封东平王,武成帝死后,改封琅邪王。 [52] 母弟:同母所生的弟弟。 [53] 东宫:太子所居之宫。这里用以指太子。 准:比照。 [54] 黠(xi1):聪明。 [55] 礼数:指礼仪的级别。 优僭(ji3n):超越本分。 [56] 十许岁:十岁左右。 [57] 拟:模仿,效仿。 乘舆(sh-ng y%):旧指帝王所用的车舆。后用以代指皇帝。 [58] 典御:古代主管帝王饮食的官员。 钩盾:古代职掌帝王园林之事的官。 [59] 还:返回。 [60] (gu):詈骂。 [61] 何意:为什么,何故。 [62] 分齐(j#):分寸。 [63] 叔段:春秋时郑国国君,郑庄公之弟,与庄公开战被打败,投奔至共,故又称共叔或共叔段。 州吁:春秋时卫国国君。杀哥哥卫恒公自立,后亦被杀。 [64] 矫诏:假托君命,发布诏敕。 [65] 反心:反叛之心。 [66] 薨(h4ng):周代称诸侯之死。 [67] 罕:少。 均:等同。 [68] 顽鲁:顽劣愚钝,不敏锐。 矜(j~n)怜:怜悯,同情。 [69] 赵王:即赵隐王如意。汉高祖与戚姬所生之子。戚姬受宠,如意被封为赵王,并欲立为太子,因群臣进谏,未成。高祖死后,前被疏远的吕后专权,将赵王毒死,并将戚姬囚禁,横加摧残。 [70] 刘表(142~208):字景升,东汉末山阳高平(今山东鱼台东北)人。东汉远支皇族。初平元年(190年)任荆州刺史,获得豪族蒯良、蒯越等人支持,据有今湖南、湖北地方。后为荆州牧。对当时军阀混战采取观望态度,所据地区破坏较少,中原人前来避难者甚多。后病死。子刘琮降于曹操。 [71] 袁绍(?~202):字本初,东汉末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初为司隶校尉。何进召董卓诛宦官,董卓未至而事泄,何进被杀,袁绍尽杀宦官。董卓进京师专朝政,他逃奔冀州即今河北中南部,号召起兵攻董卓。后在与各地势力的混战中,据有冀、青、幽、并四州,成为当时地广兵多的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为曹操所败,不久病死。其子袁谭、袁尚互相攻击,先后为曹操所灭。 [72] 灵龟:龟名。古代用以占卜。 明鉴:鉴,镜子。明鉴,引申为可资借鉴的事。 [73] 书疏:奏疏、信札。 [74] 伏:同“服”。 [75] 致:到。 兄弟第三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1],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2]。 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3]。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4],前襟后裾[5],食则同案,衣则传服[6],学则连业[7],游则共方[8],虽有悖乱之人[9],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10],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11],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12],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13],不为旁人之所移者[14],免夫! 二亲既殁[15],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16];爱先人之遗体[17],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18],地亲则易弭[19]。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20],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21],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22];群从疏薄,则僮仆为仇敌矣。如此,则行路皆踖其面而蹈其心[23],谁救之哉?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24]!人或将数万之师,得其死力,而失恩于弟者,何其能疏而不能亲也[25]! 娣姒者,多争之地也,使骨肉居之[26],亦不若各归四海,感霜露而相思[27],伫日月之相望也[28]。况以行路之人,处多争之地,能无间者[29],鲜矣[30]。所以然者,以其当公务而执私情[31],处重责而怀薄义也;若能恕己而行[32],换子而抚,则此患不生矣。 人之事兄,不可同于事父,何怨爱弟不及爱子乎[33]?是反照而不明也。沛国刘琎[34],尝与兄瓛连栋隔壁[35],瓛呼之数声不应,良久方答;瓛怪问之,乃曰:“向来未着衣帽故也[36]”。以此事兄,可以免矣[37]。 江陵王玄绍[38],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友爱,所得甘旨新异[39],非共聚食,必不先尝,孜孜色貌[40],相见如不足者[41]。及西台陷没[42],玄绍以形体魁梧,为兵所围;二弟争共抱持[43],各求代死,终不得解[44],遂并命尔[45]。 注释 [ 1 ] 九族:指本身以上的父、祖、曾祖、高祖和以下的子、孙、曾孙、玄孙。另一种算法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合为“九族”。 [ 2 ] 笃:诚笃。这里指认真对待的意思。 [ 3 ] 连气:犹“同气”。指兄弟同为父母所生,有血缘关系,气息相通。 [ 4 ] 挈(qi-):用手牵拉。 [ 5 ] 前襟(j~n)后裾(j$):襟,上衣的前幅。裾,上衣的后幅。前襟后裾,指兄弟有的拉父母的衣前襟,有的牵父母的衣后幅。 [ 6 ] 传服:指哥哥穿过的衣服再传给弟弟穿。 [ 7 ] 连业:业,古代书写经典的大版,引申为书本。连业,指哥哥用过的经籍,弟弟又接着用。 [ 8 ] 共方:同一方向。 [ 9 ] 虽:即使。 [10] 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后泛指成年。 [11] 娣姒(d# s#):古人称兄妻为娣,弟妻为姒。即妯娌。 [12] 节量:限制,节制度量。 [13] 友:兄弟间亲近相爱。 悌(t#):敬爱兄长。 [14] 旁人:其他的人,局外的人。这里指妻子。 [15] 殁(m):死亡。 [16] 响:回声。 [17] 先人之遗体:先人,指死去的父母;遗体,所敬重的人的尸体。这里的“先人之遗体”,不能解释为父母躯体,而是指父母所生的兄弟躯体。 [18] 望深:期望过高。 [19] 地:居住。这里有“相处”的意思。 亲:亲近。 弭(m@):消除,停止。这里指消除隔阂,停止纷争。 [20] 恤(x&):忧虑。 [21] 楹:厅堂前部的柱子。 [22] 群从(zng):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23] 踖(j!):践踏。 蹈:踏,踩。 [24] “人或交天下之士”四句:这四句的意思是:有的人结交天下之士,与他们友好相处,却不能尊重兄长,为什么能亲近士人却不能尊重兄长呢? [25] “人或将数万之师”四句:这四句的意思是:有的人能统率数万军队,亲近他们,使之卖命效力,却对弟弟无情无义,为什么能亲善疏远却不能亲近弟弟呢? [26] 骨肉居之:指亲姊妹成为妯娌。 [27] 感霜露而相思:感叹霜露的出现还能触发彼此的思念之情。 [28] 伫日月之相望:日月各在东西,总能等到相望之时。 [29] 间(ji3n):隔阂,疏远。 [30] 鲜(xi2n):少。 [31] 当公务:指为兄弟同居的大家庭办事。 执私情:指妯娌各为自己的小家室打算。 [32] 恕:宽恕,原谅。 [33] 怨爱弟不及爱子:指弟弟埋怨兄长爱弟弟不如爱他自己的儿子。 [34] 沛国:古国名。在今安徽淮河以北,河南夏邑,江苏沛县,丰县一带。东汉时改为国。 刘琎(j~n):刘瓛之弟。字子敬。南齐沛郡相人。官至射声校尉。其人方轨正直,有文采,儒雅不及兄。 [35] 瓛(hu1n):指刘瓛,字子圭,南齐沛郡相人。性至孝。笃志好学,博通五经,当世推为大儒。有文集。 栋(dng):房屋的正梁。 [36] 向来:刚才。 [37] 免:避免。这里是免除隔阂的意思。 [38] 江陵:地名。今湖北荆门一带。南北朝梁朝时归荆州刺史管辖治理。 [39] 甘旨:美好的食品。 新异:新鲜稀奇的食物。 [40] 孜(z~)孜:勤勉尽力。 [41] 不足:不完备。这里指兄弟间各自认为自己做得很不够。 [42] 西台:指江陵。梁元帝即皇帝位于江陵。江陵在西面,故称“西台”。 [43] 抱持:保护的意思。 [44] 解:解救。 [45] 并命:相从而死。 后娶第四 吉甫,贤父也,伯奇,孝子也,以贤父御孝子,合得终于天性,而后妻间之,伯奇遂放[1]。曾参妇死[2],谓其子曰:“吾不及吉甫,汝不及伯奇。”王骏丧妻[3],亦谓人曰:“我不及曾参,子不如华、元[4]。”并终身不娶,此等足以为诫。其后,假继惨虐孤遗[5],离间骨肉[6],伤心断肠者[7],何可胜数[8]。慎之哉!慎之哉! 江左不讳庶孽[9],丧室之后[10],多以妾媵终家事[11];疥癣蚊虻[12],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阋之耻。河北鄙于侧出[13],不预人流[14],是以必须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子者。后母之弟与前妇之兄[15],衣服饮食,爰及婚宦[16],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身没之后[17],辞讼盈公门[18],谤辱彰道路[19],子诬母为妾[20],弟黜兄为佣[21],播扬先人之辞迹[22],暴露祖考之长短[23],以求直己者[24],往往而有。悲夫!自古奸臣佞妾[25],以一言陷人者众矣!况夫妇之义[26],晓夕移之[27],婢仆求容[28],助相说引[29],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此不可不畏。 凡庸之性[30],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非唯妇人怀嫉妒之情,丈夫有沉惑之僻[31],亦事势使之然也。前夫之孤,不敢与我子争家,提携鞠养,积习生爱,故宠之;前妻之子,每居己生之上,宦学婚嫁[32],莫不为防焉,故虐之。异姓宠则父母被怨[33],继亲虐则兄弟为仇[34],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35]。 思鲁等从舅殷外臣[36],博达之士也。有子基、谌,皆已成立[37],而再娶王氏。基每拜见后母,感慕呜咽,不能自持,家人莫忍仰视[38]。王亦悽怆[39],不知所容,旬月求退,便以礼遣[40],此亦悔事也。 《后汉书》曰[41]:“安帝时[42],汝南薛包字孟尝[43],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及父娶后妻而憎包,分出之[44]。包日夜号泣,不能去[45],至被殴杖。不得已,庐于舍外[46],旦入而洒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47]。积岁馀,父母惭而还之[48]。后行六年服,丧过乎哀[49]。既而弟子求分财异居[50],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51]:奴婢引其老者[52],曰:‘与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53]。’田庐取其荒顿者[54],曰:‘吾少时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其朽败者,曰:‘我素所服食[55],身口所安也。’弟子数破其产[56],还复赈给。建光中[57],公车特征[58],至拜侍中[59]。包性恬虚[60],称疾不起,以死自乞[61]。有诏赐告归也[62]。” 注释 [ 1 ] “吉甫??遂放”八句:吉甫是周宣王时的贤臣尹吉甫。尹是官名。据传,吉甫是贤良的父亲,伯奇是孝顺的儿子。贤父孝子应该是称心如意的。但伯奇的后母从中挑拨,吉甫信以为真,就把儿子放逐了。 御:其意指上对下的治理。这里是管教或教诲的意思。 合:应当。 天性:先天的本性。这里指父慈子孝的品德。 [ 2 ] 曾参(前505~前436):即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相传《大学》为其所著。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 [ 3 ] 王骏:西汉成帝时大臣。 [ 4 ] 华、元:即曾华、曾元。曾参的两个儿子。 [ 5 ] 假继:继母。 孤遗:前妻留下的孩子,因已失去生母,所以也可以称“孤”。 [ 6 ] 离间骨肉:这里指后母挑拨前妻之子与其生父发生矛盾和争执。 [ 7 ] 断肠:形容极度思念或悲痛。 [ 8 ] 胜数:数得清。 [ 9 ] 江左: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代地理上东为左,西为右,所以称江左。这里也是东晋及南朝时期的根据地。 讳(hu#):避忌。 庶孽(sh& ni-):即“庶子”。旧称妾所生子女。 [10] 室:室人。即妻子。 [11] 妾媵(y#ng):古时诸侯之女出嫁,从嫁的妹妹和侄女称为“妾媵”。后来广义地称正妻以外的婢妾为“妾媵”。 终:终了,结束。这里是继续管下去的意思。 [12] 疥癣蚊虻(m9ng):疥、癣是不致命的皮肤病;蚊、虻是有害而终不成大患的小虫。这里比喻危害甚小。 [13] 侧出:这里指婢妾所生子女。 [14] 预:参与,进入。 人流:有身份者的行列。 [15] 后母之弟:后母所生之子,对前母所生之子来说就是弟弟。 前妇之兄:前母所生之子,对后母所生之子来说是兄。 [16] 爰(yu1n):以至。 [17] 没:通“殁”。死亡。 [18] 辞讼:也作“词讼”。争讼,诉讼。 公门:官署,衙门。 [19] 彰:显扬,公开。 [20] 子:这里指前妻之子。 母:这里指后母。 [21] 弟:这里指后母之子。 黜(ch&):贬斥。 兄:这里指前妻之子。 [22] 辞迹:本指遗言。这里有传扬先辈的稳私的意思。 [23] 祖考:考,指已过世的父亲。祖考,指已去世的父亲以上的先辈。 长短:是非,好坏。 [24] 直己:直,本指伸直。直己,就是使自己有理。 [25] 佞(n#ng):用花言巧语谄媚他人。 [26] 义:情义,情谊。 [27] 移:改变,变化。 [28] 容:欢心,欢悦。 [29] 说(shu#):劝说别人相信自己的话。 引:引诱。 [30] 庸:这里指平常人或普通人。 性:习性,品性。 [31] 沉惑:沉迷,迷惑。 僻(p#):偏离正道,不正的行为。 [32] 宦:指做官。 学:指学业。 [33] 异姓:这里指前夫之子。 怨:怨恨。 [34] 继亲:继母,后母。 [35] 门户:家庭。 [36] 思鲁:即颜之推长子颜思鲁。 从舅:堂舅。 [37] 成立:能自立。 [38] 莫:不能。 [39] 悽怆(chu3ng):伤感,悲伤。 [40] 便以礼遣:就按礼节送回娘家。 [41] 《后汉书》:纪传体东汉史。南北朝时范晔著。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原书只有纪传,北宋时以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 [42] 安帝:即汉安帝刘祜。107~125年在位。 [43] 汝南:汉朝郡名。在今河南上蔡一带。 [44] 分出:分家另过。 [45] 去:离开。 [46] 庐:居住。 [47] 晨昏不废:早晚不停止向父母请安的礼节。 [48] 还:返回。这里指搬回家居住。 [49] 后行六年服,丧过乎哀:在封建社会,父母去世,子女应穿三年丧服以尽孝。薛包却穿了六年,表明过于悲伤。服,这里特指“丧服”,表示尽孝。 [50] 既而:不久。 弟子:本指年纪幼小的人。这里指弟弟。 [51] 中分:对半分。 [52] 引:取,要。 [53] 若:为人称代词你。 [54] 荒顿:荒废。 [55] 服:使用的意思。 [56] 数(shu):屡次,频繁。 [57] 建光:汉安帝年号。121年。 [58] 公车:汉代官置名。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中司马门的警卫。臣民上书及征召等事,经由此处受理。 征:召,征聘。 [59] 拜:授给官职。 侍中:古代官职名。秦置。为丞相属官。汉以侍中为加官,侍帝左右,掌乘舆服物等,出入宫廷,应对顾问,地位渐形重要。魏晋以后,实际上已相当于宰相。北周改称纳言,隋因之。唐又称侍中,为门下省长官。至南宋废。 [60] 恬虚:恬淡。 [61] 乞:求,讨。 [62] 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赐告:汉代制度,官吏告病在家休养,三个月就得免职。蒙皇帝优待,特许带着官衔归家养病,称“赐告”。 治家第五 夫风化者[1],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2],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3],非训导之所移也。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4];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5]。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6]。”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7]。”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8],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生民之本[9],要当稼穑而食[10],桑麻以衣[11]。蔬果之畜[12],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13],埘圈之所生[14]。爰及栋宇器械[15],樵苏脂烛[16],莫非种殖之物也[17]。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18],但家无盐井耳[19]。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20];江南奢侈[21],多不逮焉。 梁孝元世[22],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23],妻妾遂共货刺客[24],伺醉而杀之。 世间名士[25],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饷馈[26],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27]:此亦为家之巨蠹矣[28]。 齐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尝嗔怒[29],经霖雨绝粮[30],遣婢籴米[31],因尔逃窜,三四许日,方复擒之。房徐曰:“举家无食,汝何处来?”竟无捶挞。尝寄人宅[32],奴婢彻屋为薪略尽[33],闻之颦蹙[34],卒无一言[35]。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36],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37],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38],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39],以十五钱为率[40],遇有客旅[41],更无以兼[42]。后坐事伏法[43],籍其家产[44],麻鞋一屋,弊衣数库[45],其馀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46],为生奥博[47],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48],数脔獐肉[49];婿恨其单率[50],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51],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52],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注释 [ 1 ] 风化:指风俗。 [ 2 ] 陵:通“凌”。凶恶,暴虐。 [ 3 ] 戮(l&):杀,斩。 摄:同“慑”。使之屈服。 [ 4 ] 竖子:童仆。也用作对人的蔑称,可译为“小子”。 过:错误,过失。 见(xi3n):出现。 [ 5 ]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刑罚不能恰如其分,老百姓就会不知如何举动才好。 中:舍适,确当。 措:安放。 [ 6 ] 奢则不孙??宁固:孔子这段话出自《论语·述而》。孙,谦逊;固,鄙陋,简陋。这一段的意思是,奢侈就会不谦逊,省俭就显得鄙陋。与其不谦逊,宁可鄙陋。 [ 7 ] 如有周公之才??不足观也已:孔子这段话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美德,又假如他既骄傲又庸俗,那么其他方面也就不值一提了。 [ 8 ] 施:施舍,给予恩惠。 [ 9 ] 生民:人民。 [10] 稼穑(s-)而食:稼,播种谷物;穑,收获谷物。 稼穑而食,种植五谷以获取食物。 [11] 桑麻以衣:桑麻,指农事。桑麻以衣,种植桑麻以获取衣物。 [12] 畜(x&):积聚,储藏。 [13] 豚(t%n):本指小猪,泛指猪。 善:通“膳”。 饭食,这里指佳肴。 [14] 埘(sh!):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窠。 圈(ju3n):养家畜的栅栏,猪羊的圈。 [15] 栋宇:房屋。 器械:泛指用具。 [16] 樵苏:充当燃料用的柴草。 脂烛:用油脂做的蜡烛。 [17] 莫非:没有不是。 殖:通“植”。 [18] 为生之具:维持生活的必需品。 [19] 盐井:产盐的井。因为井盐产于盐井之中。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这是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传统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颜氏家训》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不仅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而且作者在特殊政治氛围(乱世)中所表现出的明哲思辨,对后人有着宝贵的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