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中的近代中国

条约中的近代中国
作者: 宗民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条约中的近代中国
ISBN: 978702013890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北京城外,中方大约有十几名理藩院的官员负 责迎接巴伊科夫一行。巴伊科夫使团所有人被暂时安 排在一座寺院中休息。这座寺院据说是清政府为了迎 接西藏达赖活佛进京朝见皇帝时兴建的。据巴伊科夫 自己的出使记录中所记,这座寺院外观极其雄壮,庙 顶覆盖着黄色、天蓝色和金色的琉璃瓦。整座建筑用 石头砌成,庙里住着很多喇嘛。 巴伊科夫使节团还未进入北京,俄方和中方就因 为外交礼仪起了冲突。巴伊科夫满心以为奉俄国沙皇 之命前来,中方一定会按照欧洲各国的外交惯例,来 提前做好迎宾工作。这一路上虽受到了些怠慢,也就 不提了。马上要进中国国都了,自己的身份也已经被 对方认可,怎么也不能再轻慢他了。结果当时的中国 还完全不了解欧洲的外交习惯和礼仪,他们沿用的还 是中国自古以来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和南亚建立起 的“华夷宗藩朝贡外交体系”下的惯例。那么像什么 迎宾、检阅三军仪仗队、马车巡游开道、升国旗奏国 歌一概没有。不过这些没有也就算了,最让巴伊科夫 无法忍受的是理藩院官员接待他时,要求他和使节团 其他成员一起向着北京方向行跪拜礼,以示对中国皇 帝的尊敬。巴伊科夫当即拒绝,他心说:哪儿我就磕 头?这还没进北京城呢!我见着谁了我就磕头?随即 正色道:“按照俄国的规矩,在没有见到贵国皇帝时 就跪下行礼是绝不能接受的。按我们见沙皇的礼节, 没见君主前应该行脱帽鞠躬礼。” 理藩院官员当时对此倒并未强求,然而双方随即 又发生了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理藩院官员按照 大清国接待蒙古王公和西藏贵族的惯例,为巴伊科夫 奉上酥油茶和奶茶,代表皇帝欢迎远方贡使抵达天朝 。这酥油茶和奶茶不是谁都适应得了这口味。再说三 月间正适逢基督教的大斋期,所以巴伊科夫言明情况 ,就准备拒绝接受赏赐的食物。不料理藩院官员甚为 不悦,说:“贡使既受贵国大君主差遣,我奉天朝圣 主之命专此迎候,岂有贡使不受圣恩之理?虽不能饮 ,至少也须接纳过去!”巴伊科夫无奈,只好接过酥 油茶,嘴唇轻碰杯口,以示礼节,然并未饮用,旋即 又递还给中国官员。这一接一碰一还倒坏了。俄国人 也不懂中国的规矩。你要是咬住了牙,我就不喝!最 多算你没礼貌,不懂事儿。一会儿迎宾完了,你这茶 没准庙里小和尚就喝了。但是,你接都接过去了,抿 一下,你又还回来,这让别人还怎么喝?所以,中国 官员甚以为其傲慢,大为不悦。 当日,理藩院安排巴伊科夫等进驻驿馆。随后, 理藩院衙门事务官员来到驿馆,要求巴伊科夫按照进 贡礼物清单奉上俄国沙皇送给顺治皇帝的礼物。巴伊 科夫顿时觉得这样的要求简直无法接受。 其实,这是由于两国官员对于外交使节的使命认 识上特有的差异所造成的误会。在巴伊科夫看来,自 己出使中国带有非常重要的沟通两国关系的使命。至 于礼物,乃是一个十分次要的附属品,与两国关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