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女人

生为女人
作者: (日)川端康成|责编:徐婷|译者:李雨萍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生为女人
ISBN: 9787213096761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小说家。1899年6月生于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至亲相继离世,16岁时**孤身一人,在世上无所依靠,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 1920年考人东京大学国文系,身世的坎坷造成了他感伤与孤僻的性格,不幸的经历激发了他文学创作才华的喷薄,痛苦与悲哀成为他文学创作的底色,善于以意识流的手法细腻描摹人物的内心世界。 1927年的自传体小说《伊豆的舞女》是他的成名作,而《雪国》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学**的地位;1968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他的作品深受日本古典文学的影响,“物哀”“风雅”是其作品的内在风韵,以其**的叙事技巧,非凡、敏锐地表现了日本人的生命本质。 \"

内容简介

\"“哎呀,坏了,**只上半天班。” 母亲音子原本托腮靠在旧水车轴改造的火盆沿上,猛然想起这件事,于是扭动着臃肿的身子朝廊下走去。 她打电话的声音像换了个人,听起来精神头儿十足。 “我是三浦,**是星期六,我一不留神给忘了!我现在就让孩子过去,请多关照。三万,我要取三万日元。好的,我马上叫她过去。麻烦您了!” 姐姐爱子扭头对妹妹说: “阿荣,你出门的话,帮我留意一下‘高跟鞋’的广告。” “……” “听说设计师们招募了一批时装模特儿,成立了一个叫‘高跟鞋’的剧团。” 但阿荣瞧也没瞧她姐姐一眼。她正把秀气的脚靠在吊钩下面的煤气炉旁边取暖。 从高高的天花板上垂下来的吊钩上挂着一只霰纹铁壶。 地炉是乡下风格,围有状如劈柴的陶罩,下面燃着煤气。 粗厚的地炉一半嵌进榻榻米当中,另一半戳到了铺地板的房间,房间要比榻榻米矮上一截儿。 巨大的由水车轴改造的火盆远离地炉,放在铺地板的大屋子的正中央。火盆装了支腿儿,周围摆着几把稻草编的椅子,上面铺着丹波木棉的坐垫。 吊钩上的木雕鲤鱼有了年头,泛着乌黑的油光,三浦商会客厅里的一切物件都古朴暗淡,显得吊钩下面的阿荣脚上套的尼龙袜格格不入。 高度与人腰齐平的窗户朝北,还是毛玻璃,窗外镶嵌着铁栏杆,上面早就锈迹斑斑。 房间里白天也开着灯。火盆上方的灯伞同样是民间工艺风格,像儿童伞那么大,灯伞的下面还装着纸罩,透出柔和的光。 爱子艳丽的和服和吊盆里的鲜花,让这个房间添了些明艳的色彩。 爱子与母亲面对面坐着,中间隔着火盆。十分钟之前,她对阿荣说: “阿荣,你去相个亲吧。有一个叫桂木的小伙子,在我们事务所上班,小井应该也认识。” 她话音刚落,阿荣便道:“没听说过这人,叫我去相亲,还不如叫我去死呢!” “你又来了……” “不用去也知道,对方肯定挑不出我的毛病。” 爱子身后的漆柜上立着一个木框,插花的吊盆就吊在里面。吊盆像一个大船,里面插满了白百合跟麝香豌豆花。 阿荣侧身坐在榻榻米上,后面也有一个结结实实镶着铁箍的漆柜。 “你还不出门,都十二点多了!” 母亲催促着,把小绸包递给阿荣,等她一言不发地往外走时,又喊住她: “银行那么近,你还拿手提包做什么?” “女人嘛!” “她一直那样?”爱子问母亲。 “是啊,一有什么不顺她心的,就连着三四天什么也不干。” “我还误以为每次我来她都不高兴呢!” “她不像你,性子坏。” “这几天也不知道怎么惹着她了,每次回家我都累得慌。” “谁说不是呢……*近几天,我又开始神经疼了。” 母亲将脚往地炉边凑了凑。 “偶尔也得让阿荣擦一下浴缸边儿。我在家的时候,可都擦得锃光瓦亮呢!脏成现在这样子,亏她还能进去洗澡!” 她说的是包在浴缸边上的黄铜板。 浴室的门柱子也跟玻璃门的下端一样包着黄铜板,不过也脏兮兮的,与黑乎乎的柱子融为一体。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经典长篇小说 川端康成延袭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在《生为女人》中,以细腻淡雅的笔触,绘制出一幅写满美丽哀愁的昭和女子生活画卷。 ★深入骨髓的洞察,女性文学的又一标杆 川端有着描写女**情和生活的圣手,笔下每一位女子都有着别样风情,或浓或淡,他在保留强烈个人创作风格的同时,又将女性世界的精神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关于爱与欲的深切探讨,忠于原本的全新翻译 人性幽深繁复,爱、欲真假难辨,所有感性的混乱在这里被逐一剖析,呈现出*深层的一面。本书遵照****原书翻译,未做任何删减。 ★令人心动又惆怅的川端式唯美,**重现 川端极为欣赏纤细之美,行文清雅,充满了日式美学的气韵。他亦擅长发现女人之美,将其幻化成文字,让读者从中享受唯美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