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指引(斯多葛哲学的生活之道)

哲学的指引(斯多葛哲学的生活之道)
作者: (意)马西莫·匹格里奇|译者:王喆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哲学的指引(斯多葛哲学的生活之道)
ISBN: 9787559619617

作者简介

马西莫·匹格里奇(Massimo Pigliucci)生于罗马,纽约城市大学哲学教授,拥有遗传学、演化生物学、哲学三个博士学位,曾获演化研究学会颁发的“杜布赞斯基奖”,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他开设了哲学博客“柏拉图的注解”,也常为《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撰稿,曾出版过十多部著作。

内容简介

尽管文化有世俗宗教之分,单一多元之别,但“ 如何生活”这个问题,不论在哪种文化中都是重中之 重。例如,我们如何应对生活的挑战、人生的沉浮? 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最终,我们又该如何 做好准备,面对品格的最终考验——死亡?为解决这 些问题,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数不清的宗教和哲学 ,有的从神秘学角度出发,有的从超理性视角阐释, 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而如今,科技论文铺天盖地 ,探讨幸福本质、教人追求幸福的畅销书琳琅满目, 能显示“你的大脑正沉迷于”某件能够左右你生活满 意度之事的强制大脑扫描应运而生,都表明现代科学 也跃跃欲试,想要加入寻找答案的大军之中。 试图解答以上这些存在主义问题的方式千差万别 ,人们所运用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宗教经典、参 禅打坐、哲学论证、科学实验等,林林总总,不一而 足。 通过以上方法得出的答案,一方面确实令人惊讶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类的创造力,及其明显迫不及 待要去探究意义和目的的心态。举个例子,犹太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中有大量不同教派可供选择,此外 你还可以皈依佛教中的某一个宗派,抑或在诸子百家 中信奉道家或儒家学说。如若你对宗教不感兴趣,偏 爱哲学,你还可以转而研究存在主义、世俗人文主义 、世俗佛教、伦理文化等等。 当然你也可以得出这一切都没有意义的结论—— 事实上寻找答案这一行为本身就没有意义——从而接 受一种“快乐”的虚无主义(没错,这种思想也确实 存在)。而我信奉的是斯多葛派学说。这并不意味着 我要让自己喜怒不形于色,时刻压抑情感。尽管我很 喜欢“斯波克先生”这个角色(据称,这是《星际迷 航》的创作者吉恩·罗登贝瑞依据他所理解的斯多葛 派信徒为原型塑造的——后来证明这个理解有些流于 表面),但是他被塑造出的性格特征反映出人们对斯 多葛派信徒最常见的两种误解。其实,斯多葛派学说 并不是让人抑制或隐藏情感——而是要我们承认自己 的情感,反思情感产生的来由,进而调节情感,使其 为我所用。 另外,它还要求我们谨记哪些事在自己掌控之中 ,哪些事在自己掌控之外,从而将精力倾注在前者身 上,不要在后者身上白费功夫。这一派学说要让我们 践行美德,竭力去引导世界。与斯多葛派学说有一条 核心原则:我们应该认识并区分自己所能掌控的事情 和无法掌控的事情。某些佛教教义也提到过这种区分 ,而人们常常据此认为:斯多葛派信徒倾向于摈弃社 交,遗世独立。然而,如果仔细研读斯多葛派的著作 ,特别那些大人物的生平自述,你就会发现这种成见 实在荒谬——斯多葛派哲学可以说是一种“入世哲学 ”,鼓励热爱人类、热爱自然。斯多葛派学说,一方 面让人们观照内心,另一方面又鼓励人们参与社交, 这充满了矛盾的张力。正是这一点吸引了我,让我对 ★科学用来理解世界,哲学用来指引生活,写给21世纪的《沉思录》。 纽约城市大学哲学教授/生物学家,结合遗传学、演化生物学知识,与罗马智者展开一场跨时空对话,汲取斯多葛 (Stoic)处世哲学,用科学/哲学解答当下生活难题。 ★话题多元,紧贴现实,既是生活指导手册,又是哲学箴言录 以斯多葛派智者语录开篇,从世界观、人生价值、爱情、家庭、职场,聊到理财、 旅游安全、减肥、残疾、孤独与抑郁、临终关怀,哲学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 ★实用又有启发性,带你亲身体验一种古罗马哲学生活 。作者结合亲身经历,探讨在信息时代如何随时体验古罗马哲学生活。书后包含【实用主义12守则】,马上动手,自我提升。 ★哲学版的《自控力》,让我们掌控生活,做自己的主人。斯多葛派曾培养出“哲学皇帝”马可·奥勒留、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思想家蒙田、哲学家叔本华,并影响了克林顿和奥巴马两位美国总统。它鼓励我们尽可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听天由命,更要尽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