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新模式:中国现代化之路/跨文化中国学丛书
作者简介
巴得胜(Bart Dessein),比利时汉学家,皇家科学院院士,根特大学哲学语言学院原院长、东亚与南亚语言文化研究部中文部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学研究,推动中比学术文化交流,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先秦哲学、中国艺术传统、唐宋文明社会、儒学经典、中印佛典交流等多个交叉研究方面,在荷兰莱顿、美国纽约、英国牛津、法国巴黎等地出版学术著作多种。曾获比利时王室设立并颁发的最高公民荣誉奖利奥波德勋章。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青海师范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主要出版学术著作有《田野民俗志》《不灌而治》《全球化与民俗化》《中国民俗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专论》《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跨文化民间文艺学》《跨文化民俗学》《跨文化民间叙事学》《跨文化技术民俗学》等,主编《钟敬文全集》(全16卷30册),发表中、英、法、日文论文近500篇。
内容简介
化冻了就不能再封冻 从19世纪至20世纪的历史中要记取的经验教训是文化和解。从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可能是文化科学中最不容易调和的一种学问,但在当代中国、在欧洲,乃至在全世界,哲学都在关心一个新问题,即如何从不同知识传统中,对“做哲学”另辟蹊径。 陈汉生(Chad Hansen)认为,中国哲学天生就有文化和解的逻辑,而且这不是一种新发现,是我们自身所经历的结果。 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以往解释中国哲学的方法提出批评。事实上,对待中国哲学的方式,由我们根据对象的性质决定,这与中国当代思想家对待西方哲学传统的方式由中国思想家决定一样。决定的结果由“理性探究”得出,这中间需要有讨论和对话的过程,包括自我怀疑。对欧洲哲学传统和中国哲学传统的“理性探究”都应如此。在这里,对自我和他者的“态度”也是相当重要的,甚至有时能起决定作用。 请记住,中国儒家提出的“天下”的价值观,一旦被解冻,就不会被再封冻。让我们回顾简·鲍德里亚得(Jean Baudrillard)的观点。他的表达可能比较重要,也不无妙趣。 每一种普世文化都正在失去它的独特性,乃至消失,那就是被我们强制同化后摧毁的文化的拥有者的看法,也是我们以往自命不凡地推行所谓普世化的看法。……但是,随着全球化摧枯拉朽般地横扫一切差异和差异化的价值观的同时,却又在曾以为“没有文化”的地方,发现正在被另一种完美文化所引领……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以跨文化视野体味中国现代化进程 。吸引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汉学家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跨文化研究中的陌生感。本书即从文化陌生感出发,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勾勒欧洲对应的思想史和知识史,探究19—20世纪欧洲看待中国的方式和态度。作者以中欧文化差异与和解为基点,讨论全球史视野下跨文化研究模式的改变,以及在此背景之下的中国现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