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违
作者简介
王跃文,1962年生于湖南溆浦。湖南省作协**,中国作协**团委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国画》《朝夕之间》《大清相国》《苍黄》等。其作品既有对现实的关怀,也有对历史的省思,以及对原乡故土的深情回望。《漫水》曾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内容简介
世界险恶,但不必害怕 王跃文: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世界给我*大的感 觉就是恐惧。我们那个村,长期是县里大小运动的试 点,经常有县里各种干部出入。那些干部通常是板着 脸的,冷不防发现谁说了反动话,就抓住了阶级斗争 新动向。村里小孩子哭闹,大人会吓唬说,别哭了, 警察叔叔来了!孩子就吓得不哭了。那时候,城里正 闹“水老倌”,听说“水老倌”头子勾着食指,塞进 嘴里吹哨子,声音有火车笛子那么大,立即就有各路 “水老倌”呼啸而来,听从命令。谁惹了“水老倌” ,谁就死路一条。“水老倌”,就是城里的**。所 以,恐惧心理伴随我直到长大成人。30岁以前,我排 队买火车票,临近窗口了,胸口就开始狂跳。我知道 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那高高的窗口里面,无非就是 坐着一个脾气不太好的女人。可我的心脏就是不争气 ,偏要剧烈地跳。我必须反复斟酌一句*简单的话, 放在嘴里默念。我练好了这句话,临到窗口再蹦出来 。比方说:长沙一张!*不多说半个字。如果碰上意 外情况,比方窗口里的女人说没有票了,我就慌张得 说不出话。我得再从后面开始排队,想好一句话买别 的车次的票。 现在,我已不至于再害怕买火车票,但仍然恐惧 这个世界。尘世喧嚣,魑魅魍魉,可怕的人和事太多 了。 伊渡:您的这种心理感*很奇特。现代心理学认 为,一个人的童年经历会影响他的终生,甚至他成年 以后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都可以从童年的经验里 找到理由或印证。不知您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 王跃文:我的童年基本上可称作噩梦。饥饿、孤 独、恐瞑,纠缠着我整个童年,只是那时候还不知道 什么叫*望。因为少不*事,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希望 ,也就无所谓*望。2000年,我的人生发生重大转折 ,脱离原来的单位,成了事实上的自由写作者。那年 深秋的某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梦,几乎原原本本再现 了我儿时的生活。梦中,我是副团长。有个晚上,团 长突然又任命他自己的弟弟当副团长。我举手反对。 团长严肃地对我说:组织上交给你一个光荣任务,深 入敌后从事地下工作。我二话没说,掏出别在腰问的 手*,庄严地放在团长手里。团长把手*交给他弟弟 ,然后深情地拍拍我的肩膀。团长的手是那么有力, 那么温暖。 夜色中,我猫着腰,沿着村子里的土墙和竹篱笆 ,悄悄前行。遇着行人或狗叫,我便机警地埋伏起来 。我不能让敌人发觉。村子的另一头,战斗在激烈地 进行着。“我是王成,我是王成,为了新中国,向我 开*!”我多么想投入战斗啊!可是,我不能回到战 友们身边去,我得从事地下工作。突然间,不知哪根 神经开了窍,我发现自己原来被团长和战友们抛弃了 ,他们不和我玩了。我马上从游戏氛围中清醒过来。 我身陷其间的再也不是什么敌后,而是弥漫着猪屎臭 的村巷。我也不想同他们玩了,回家睡觉去!只可惜 了那把手*,那是我跪在门槛上,一刀一刀削出来的 。 可是,我不敢去找他们要回手*。游戏还在进行 ,我若回去,会被当作变节分子抓起来的。他们会借 口游戏,假戏真做,打我一顿。只有等到天亮之后, 我才能理直气壮地去找他们。 醒来,我禁不住大笑。原来,我在**岁的时候 就已经被“组织上”抛弃了。 伊渡:我注意到您刚才说到“游戏”二字,感触 颇深。儿时的游戏同现实生活中的***似有共同 之处。游戏可以造就一个场,使身在其中的人不辨真 假,照玩不误。哪怕有人看出游戏的荒诞,也很少有 人胆敢脱离游戏。顽童的游戏还可以不当真,比方你 突然发现自己被伙伴们抛弃了,干脆回家睡觉去。可 是,现实中的***,就没那么轻松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