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兴都库什山:深入阿富汗内陆/远方译丛
作者简介
埃里克?纽比(Eric Newby)于1919年出生于伦敦,少年时在圣保罗学校接受基础教育。1938年,他以学徒身份加入芬兰四桅帆船“莫舒鲁”号,参加了从澳大利亚经美洲南端的合恩角前往英国的“谷物运输大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黑卫士兵团及皇家海军特艇小队服役。1942年,他被俘并以战俘身份被监禁至1945年。战后,他进入时尚业和图书出版业。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纽比一直在进行大范围的旅行,或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或是以《观察家报》旅行编辑的身份。他于1994年被授予大英帝国司令勋章,并于2001年被英国旅行作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译者简介: 李越,自由译者,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翻译与传译专业。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2009)、《黑毡上的北魏皇帝》(2014),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2018)。
内容简介
第三章 登山者的诞生 十天之后,休从纽约回来,我去伦敦机场见他。尽管战争已经结束了十二年,机场北面那些棚屋仍然会让抵达的旅客有种正在走进受困堡垒的感觉。我坐在里面,寻思着他有哪些惊喜给我。 我们互致问候之后,他先问了阿诺德·布朗那边有没有消息。 “什么也没有。” “那可糟糕了。”他说。 “也没有那么严重吧。毕竟,你也曾登过一点山。我很快就会学会的。我们只需要谨慎一点。” 他面色苍白。我把它归结于旅行的缘故。接着他说:“你要知道我从没真正登过山。” 我花了一点时间去消化这句话。 “但是所有那些关于登山的事儿。你和德雷森……” “好吧,那差不多是一次侦查。” “但所有这些设备。你怎么知道该订购什么?” “我读了很多东西。” “但是你说过你有背夫啊。” “不是背夫——是马夫。那里不像喜马拉雅山。阿富汗那边没有什么‘雪山之虎’。没人对登山运动有任何了解。” 我们沿着大西路行驶,陷入长长的沉默。 “也许我们应该推迟一年。”他说。 “哈哈,我刚辞了职!” 休大惊失色。他通常看起来是个神色坚定的人,这句话的效果几乎是压倒性的。 “没有其他选择了,”他说,“我们必须上一些课。” 旺达和我6月1日就要离开英格兰去伊斯坦布尔。休和我仅剩下四天可以学习登山。 利落地打了些电话后,第二天晚上我们就开着休在南美洲通过邮局订购的那辆崭新的旅行车去威尔士学习登山。他先去布赖顿提车。结果,喷涂的浅迷彩色使它在哈默史密斯更加引人注目了。很快车上就爬满了一群小孩儿,孩子的母亲们则抱着胳膊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此前,为了给装备和物资腾地方,我们把客厅所有的家具都挪走了。我们的家具三件套正盖着防水布杵在院子里。客厅看起来像是某些秘密部队的军需贮藏室。很显然,这场景给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们这么住着多久了?” “从我们能记得开始。东西还不全在这儿。还有食物没到呢。 “什么食物?”他似乎很惊慌。 “六箱陆军配给口粮,是纸盒包装的综合口粮。明天会到。” “我们可以把它一直留在英格兰。我不知道你怎么样,但是我对食物不感兴趣。我们总还能依靠那个地区的食物为生。” 我想起了冯·杜克尔曼,那位吃苦耐劳的奥地利林业学家,浑身没有一两多余的肉,他在努里斯坦的两周轻了4.5 公斤。 “无论我们留下其他什么,都不会留下食物的。” “好吧,我想我们总还可以送给别人吧。”他听上去几乎是震惊的,仿佛这是他第一次在我身上察觉到某种严重的精神缺陷。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我太太毫不掩饰心中的喜悦,看着我们把一部分登山装备装车。 “我们最好不要全都带走。”休说,“他们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我们不会用,还带这么多东西。” 过去几周里,同样的想法也一直出现在我脑海里。 “那帐篷呢?” 帐篷是那天早晨到的。厂商跟我形容这个帐篷时说,它十分适合在他们所谓的“最后冲顶”中使用。由于是全封闭落地式帐篷,有特制的门帘,可以用岩石压住,比其他任何一件装备都使我深信,我们会如书中所说,“飘飘欲仙”。它正是为我们可能在兴都库什山上会遇到的那种神秘莫测的天气所特制的。 “如果我是你,我不会带那个。”我太太阴险地强调道,“孩子们午饭后试过在院子里把它支起来。生产它的人忘记给撑杆留洞了。” 远方译丛,重新发现身处的世界——跟随旅行家和探险家行走并记录当下,感受历史的丰富,探寻生命的意义。 丛书由北京大学历史系罗新教授主编并作序推荐,精选历史旅行文学佳作,它们既是经典游记,也是旅行指南。可以说,远方译丛是打开一个新世界的钥匙,呈现给我们的是不同文明的历史文化,异乡的生活;一次用文字展开的纸上旅行,一场足不出户的冒险,它告诉我们世界的广阔、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多样,它同样见证了人类好奇心的边界,那便是远方。业余登山者挑战英国、苏联曾经博弈之地;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跛子帖木儿皆为兴都库什山的匆匆过客! 伊夫林?沃作序力荐,《国家地理》杂志“100 本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探险类书籍”第16。著名旅行家埃里克?纽比最受欢迎的作品,阿富汗异域风情,兴都库什山绝地探险,与伟大探险家塞西格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