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和学生们的故事

魏书生和学生们的故事
作者: 邵红,陈桂华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5.40
折扣购买: 魏书生和学生们的故事
ISBN: 9787516651933

作者简介

邵红,1964年9月出生,盘锦市实验中学英语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班主任多年。参与过辽宁省中考试卷命题工作。1986年8月参加工作至2003年6月的17年间曾与魏书生老师共事,深受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其“英语六步教学法”被评为辽宁省“九·五”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论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被评为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参加过“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曾随辽宁省优秀英语教师团队赴英语短期培训,曾赴马来西亚进行学术交流,宣传魏书生的教育教学思想。曾获“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多次获“盘锦市名教师”“盘锦市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出国讲学优秀教师”“辽宁省九·五园丁创业立功先进个人”“盘锦市优秀教师”和“盘锦市科研标兵”等荣誉称号。 陈桂华,女,1965年2月出生,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数学系,1988年7月参加工作,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曾参与主编全国各地学习盘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高效课堂的系列著作。

内容简介

二、初识魏书生 1986年,我还在师范上学期间,就听说盘锦市实验中学有一位魏书生老师,原来是沈阳知青,后来在盘锦电机厂工作。由于他对教育的向往和执着,向领导申请了150多次,要求从事教育事业,当一名教师。终于,他的愿望实现了,他成了盘山县第三中学(后改名为盘锦市实验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之后,他进行语文教育改革实践,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整体改革,打破了以往单纯传授语文知识、“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并总结出了“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魏老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海洋里享受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发挥才干、展示才能的快乐。我还听说,魏老师经常外出开会,却没用任何教师代课,班级的各项日常活动依然井然有序。更加令人惊讶的是,他除了在校教语文课,还担任学校校长及党支部书记,同时,还有近四十个社会兼职,每年有近50〖WT《Times New Roman》〗%〖WT#〗的时间要外出开会、讲学,而实行班级管理自动化和在他的指导下学会了自学的学生们,不仅德、智、体得到了全面发展,中考成绩竟也非常优异。当时我就觉得魏老师是位“超人”!我经常幻想,作为即将成为教师的我,如果有一天能见到魏老师那该多么幸运啊!有些事儿真的是机缘巧合,1986年,在我师范毕业前夕,在盘锦市实验中学当副校长的孙作文(我的高中地理老师)通知我去一趟盘锦市实验中学。原来,担任魏书生老师班级英语课的高老师因为怀孕反应大,常常晕倒在讲台上,不得不休息。当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英语教师代课,所以,孙校长推荐我去试讲。我当时真是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我做梦都想不到我真的要见到我敬仰的魏老师了;忐忑的是,我没有教学经验,面对的又是魏老师的学生,很怕发挥不好。 记得当时已是6月,可能是刚下完雨的缘故,通往盘锦市实验中学的一段南北向道路有些泥泞,学校大门朝西,大门的对面是一个水洼。孙校长告诉我,现在的条件就算不错了,前几年一下雨,师生就得蹚水走过这段路,笑称在水中还能摸到鱼呢。当时我心里不禁更加佩服敬仰魏老师,他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居然能那么执着地热爱着教育事业,热爱着学生。 走进学校,一打眼看见了东面和南面矮小破旧的平房,北面还有一座没有竣工的教学楼。在东北角有一座“楼座子”,那就是魏老师的班级了,据说是为了方便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听课而专门盖的平房。在孙校长的带领下,我走进了这座平房。它有着细长的走廊,前门进去是教室前部,用于师生上课;后门进去是教室的后部,用于听课,能容纳一百余人。 当我走进这座平房的时候,正值课间休息。学生们正在有序地活动,他们统一着装,身着白色校服,内搭白衬衣,发型也是统一的,女生都梳着刷子辫,男生则都是平头。只见有些学生在讨论数学题,有些学生在小声地交谈,有些学生在报夹前欣赏《班级日报》,有些学生在下棋……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我心中仰慕已久的魏老师正在指导一位名叫王锦辉的男生给另一位学生理发,他中等个,瘦瘦的,衣着朴实,穿着不是很新的白衬衫、灰裤子,胸前佩戴像章,特别引人注目。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魏老师那深邃而有神的透出他的睿智的双眼。他说话的声调不高不低,语速不快不慢,有很吸引人的膛音。我多少有些胆怯,一是见到魏书生老师紧张,二是要给学生们上课,心理难免打鼓。魏书生老师鼓励我:〖DK〗“别害怕!我相信学生们会喜欢你。”因为魏老师的平易谦和,使我原本紧张的心顿时平静不少。 下课后,魏老师对我说:〖DK〗“程庆山老师说你的课上得不错,我也向部分学生了解了一下,他们都很喜欢你。明天你就来上课吧。”就这样,我开始了代课生涯,直至学期末。因为我工作认真,且受学生欢迎,所以毕业后顺利地分配到了盘锦市实验中学,并且担任魏老师的班级和另一个班级的英语课教学任务。 魏老师经常鼓励我。我记得那时我们班固定第一节是数学课,第二节是语文课,第三节是英语课。1987年秋季的一次课间操后,我像往常一样去上课,当我走进教室后,我被吓傻了,教室后面坐满了人,连小走廊都站满了人。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节课一定还是魏老师的语文课,于是我赶紧回到了办公室。不一会儿,有个学生来办公室找我去上课,我真的被吓着了,有点儿不敢相信。当我再回到教室的时候,魏老师把我介绍给了来自北京的专家、校长和老师们:〖DK〗“把你们留下来,是请你们听听我们教英语的小老师的课。”就这一句话,让我在感动的同时压力倍增!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是怎么上完这堂课的,我始终不敢看后面听课的专家和老师们,但我讲得很认真。下课后,我赶紧问学生们,我有没有讲错的地方。学生们说,没有,感觉挺好。此后,我经常上这样的课,我心里明白,这是魏老师有意在锻炼我、培养我。1987年暑假,我作为盘锦市唯一一位英语老师去北京学习一个月的音标教学法,让我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优秀的英语教师,学到了非常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给我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之后,我天天听魏老师的语文课,听程庆山老师的英语课,从他们的课上我学到了书里没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那时,我就暗下决心要成为让学生喜欢的优秀英语教师! 本书是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曾教过的学生的访谈对话记录。通过这些对话,真实再现了魏书生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出发,因材施教,同时又能通过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注重和学生们交流,教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栋梁之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