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20.88
折扣购买: 品中国文人(1)
ISBN: 9787532133314
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苏曼殊》、《汉刘邦》、《暖昧》、《色醉》、《老夫少妻》。 主要论著:《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2 苏秦、张仪,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又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苏秦曾身佩 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相印,张仪则力挺强秦。这两个人,竟然玩战 国七雄于股掌之中。他们都是鬼谷子的学生。据传鬼谷子也是楚人,埋名隐 姓,呆在一个名叫鬼谷的地方,专门研究纵横捭阖,堪称当时首屈一指的战 略理论家。鬼谷出了个大鬼才。 鬼谷先生的门下弟子无数,他却不像孔夫子,对学生管束甚多。战国后 期,策士们朝秦暮楚是常态。鬼谷子培养的策士,马不停蹄地穿梭于七国之 间。其中,苏秦、张仪最为出色。 这师徒三人的可怕处在于:他们的目光穿透力太强,真能看清天下大势 ,并不拘于某一国的利益。谁能结束战乱统一中国,谁就是大英雄。所以, 不管张仪有多少阴谋诡计,他干的一切事,包括许多缺德事,倒是顺应了历 史潮流。 苏秦致力于对六国联盟的推动,而六国地连南北,称为合纵;张仪要化 解联盟,令六国向秦国称臣,因秦地偏西,这一战略就称为连横。简单地说 ,南北为纵,东西为横,一个要联合,一个要拆解。鬼谷子的纵横捭阖术由 此而来,像一只巨人的手,指挥他的两个得意弟子,在华夏大地上做着空前 的大动作。 苏秦和张仪,是同窗也是对头:合纵与连横不两立。但我阅读史料有个 奇怪的印象,他们两人的宏伟事业似乎是可以对换的。 也许由于长期战乱,策士们不停地穿梭,靠脑袋和嘴巴吃饭,渐渐催生 了苏秦、张仪这样的绝顶高手。 这时候的周朝已经延续了七八百年,一直打来打去,从七十一国打到七 国,数字是朝着减少,最后将归于一统。 一统天下,好像是上天的旨意,五千年华夏历史,是朝着这个方向的。 张仪初出道时,丧家狗似的到处跑。他穷,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他也 曾到楚国当策士,摇唇鼓舌,被怀疑偷了令尹家的璧玉,被打变形,回家还 受老婆讥笑。 老婆说:“你读了半屋子的书,有啥用啊?打得身上没块好肉。” 张仪笑道:“我的舌头还在吧?只要它还能转动,我就能保你一辈子荣 华富贵!” 后世所谓三寸不烂之舌,就来自张仪。这人挺好笑的,他等不及养好伤 ,就带着他的舌头跑到赵国去了,转投苏秦门下。苏秦知他胸中韬略,闭门 不见,抛给他的食物只比狗食略强,意在驱使他去秦国。 这个苏秦,也 是叫人弄不懂,他此时身佩六国相印,合纵事业已见成效,为何逼老师的另 一个得意弟子张仪去秦国呢?同门师兄弟,是想下一盘大棋吗? 当时有个说法,已经在七国传开: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张仪到了秦国,和秦惠王一拍即合,做上了客卿,主持外交。几年来, 他一直紧紧盯着楚国。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洞若观火,屈原出使齐国,引起 他的高度警觉。他动开脑筋了。在他看来,军事上一时的得失是小事儿,外 交才是事关长远的大事儿。 现在,齐楚联手击败秦军,他却大摇大摆到了郢都。 楚怀王以礼相待,亲自接见他,要在秦国的“外交部长”面前摆摆谱。 他一向怵秦王,怕秦军,终于打了一次胜仗,不摆谱说得过去吗?泱泱楚国 ,怎能怕你又小又穷又偏僻的秦国呢? 楚怀王的傲慢劲儿,真是溢于言表。机会难得,他要找感觉。张仪恭维 他,他更高兴了。唤来跳舞的美女、唱歌的巫师助酒兴。 酒过三巡,张仪才打着酒嗝提醒他,齐国的军事援助是有限的,打一仗 可以,但要帮楚国收复失地,那不太可能。怀王一愣。张仪又说,他在齐国 有内线,消息绝对可靠。楚怀王正有这个心病,不觉停下酒杯。齐楚两国, 其实也是各怀鬼胎…… 怀王坐立不安了,张仪才说,这一次到楚国,是带来了秦惠王的一番美 意的:六百里商于之地,全部归还楚国,条件是楚与齐断绝邦交。怀王一听 ,兴奋得从座位上蹦起来了。 这事今天看来很可笑,楚怀王和张仪,好像也没有签协议。当时的人, 尽管因战争、因外交而智力发达,却还能讲信用,口头承诺也算数的。翌日 ,楚怀王竟然宣布:商于之地已重新纳入楚国版图,那块土地上的百姓,重 新回到了楚国的怀抱! 郑袖、靳尚、子兰、子椒、上官大夫一帮人欢呼雀跃,纷纷向怀王贺喜 。满朝大臣,唯独陈轸不贺,还在怀王面前做出吊丧的样子。 更为莫名其妙的,是楚怀王为了向秦国表决心,专门派一个勇士兼辩士 、名叫宋遗的人,飞马驰往齐国,骂了齐宣王一通。齐宣王蒙了:这刚刚联 手打了胜仗……于是怀疑屈原是带着阴谋诡计来的,下令将其拘禁。 屈原傻了。他此间写的诗取名《抽思》,把内心的愤怒与愁思,一点点 的抽出来。 那张仪离开郢都,亲自驾车回秦国,一路上唱着楚国小调。 不久,楚使到秦国,要那六百里商于之地,张仪称:驾车跌成了重伤。 他三个月不见客。楚使终于见到他,他一跛一跛地来了,用拐杖指着地图说 :我们秦国言出必行,从这儿到那儿,六里地。楚使大惊:不是说好了六百 里吗?张仪眼皮子一翻:你们怀王听错了吧?我何曾说过六百里? 张仪的骗局,得自他的超前意识:一般人讲诚信,口头承诺不亚于白纸 黑字的协定。可是张仪这种人,好像生下来就不讲什么规矩。他当年在楚国 偷玉器,还算小偷,这回却是大偷:偷梁换柱,令齐楚反目,为秦军赢得了 喘息之机。 楚怀王勃然大怒,下令攻秦。齐国作壁上观。两次大战役,均以楚军大 败而告终,将士阵亡十几万。商于之地未能收,还失去汉中。韩、魏趁机袭 击楚国南部。联盟内部打起来了。 楚国想跟秦国好,一脚踢开齐国,落 得如此下场。 屈原回国,楚怀王愧对他,不好意思见他。但为了国家利益,希望屈原 再去齐国。 屈原二话不说又上路了。 从楚国到齐国路途遥远,官车摇摇晃晃…… 屈原的第二次外交努力再获成功,齐宣王着眼于大局,不计前嫌,把宋 遗骂他的事儿抛到脑后。齐楚两国再度结盟。 可是张仪也没闲着。 他又对秦惠王进言:为阻止楚怀王因愤怒而再度联齐,退还汉中的一半 。秦惠王依计行事。 不久,却传来楚怀王的答复:宁可不要汉中,也要张仪的人头! 此事分别见于《史记》和《战国策》,可信度很高。怀王这个人,往往 在紧要关头展示他的愚蠢。他向来是软蛋,却又突然发脾气,咬牙切齿要杀 人。 可是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张仪居然主动跑来了,带着他那颗朝不保夕 的人头,这颗头还冲着怒气冲冲的楚怀王微笑。怀王盯他多时,横竖想不通 :这头砍不砍呢?这砍下之后……将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怀王犹豫了,将张仪暂且监禁,观察一阵再说。 善于犹豫的人,总是要观察,看来看去看半天…… 张仪有备而来,带了两样东西:一是出其不意的胆略,二是大量财宝。 一切都布置在先了:他命令随从悄悄贿赂靳尚,出手便有效果。靳尚是怀王 近臣,是贪官,是老贵族兼投降派。张仪上次到郢都,一眼看中他,联络上 感情,发展成内线。这靳尚得了巨款,欢天喜地,当天就跑去对楚怀王说: 张仪杀不得呀,杀了张仪秦王必怒,发倾国之兵攻楚! 楚怀王很自信地笑着说:寡人没杀他,已经想到这一层了。 张仪一招得手,紧接着使出第二招:通过靳尚,复见郑袖,用上另一套 言辞。他和颜悦色地对郑袖说:我这人死不足惜,因为我长得太难看了。我 这脑袋奇形怪状,比你们屈原大夫差远了,可是秦惠王看重它呀,愿拿上庸 (今湖北竹山县一带)这块地方换它,保它平安无事。夫人您知道上庸六县吗 ?美女遍街都是,又年轻,一个个水蛇腰丹凤眼…… 郑袖俏脸嗔怒细眉紧皱。她固然很漂亮,南国女子风情万种,可毕竟三 十多岁了,她比得过上庸的那些小妖精么? 这位郑袖,几年前就干过一件事,表明她在王宫中不同凡响的生存智慧 :有个大美人儿与她争风吃醋,她急中生智,让大美人儿失掉俏鼻子。事情 是这样:郑袖对这美人说:你呀,生得样样出色,就是鼻子稍逊一点,你以 后见君王,不妨捂着它。这美人想:不会吧?我的鼻子人人夸呢……不过她 初受宠,还是谨慎为妙。郑袖所讲的,万一真是楚怀王的意思呢?她果然在 怀王跟前捂鼻子,只尽量捂得好看一些。 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