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崛起:争夺海空霸权

航母崛起:争夺海空霸权
作者: 克拉克·G. 雷诺兹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159.80
折扣价: 95.90
折扣购买: 航母崛起:争夺海空霸权
ISBN: 9787513933773

作者简介

·历史学博士,海战史专家,非常了海军航空兵,一度被误认为真的在航母上打过仗 ·几乎一辈子都在教书,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学教授 ·当然也有一些名誉头衔,比如海事史学会秘书长、商船学会名誉船长之类 ·十分擅长写作,多次获得军事历史学会蒙卡多奖,1992年荣获莫里森海军文学奖 ·快速航母的铁杆粉丝,代表作有《太平洋惊雷:“乔可”·克拉克上将和快速航母》《女武士:太平洋战争中的“约克城”号》《海军上将托尔斯:夺取海空王座》,等等。

内容简介

(1944年)6月20日的夜空中是一轮新月,也就相当于天上没有月亮,只有漫天的星星、飞机航行灯,以及虚无缥缈的碎云——这些碎云对攻击敌舰毫无帮助,反而会让美军飞机漫长的归途更加艰难。除了这些气象问题,飞行员们还面临着更多困难,他们普遍缺乏夜战经验,不少飞机已经受损,长途飞行和激烈战斗也着实让人疲劳,发动机单调的嗡嗡声更是让人昏昏欲睡,这些都让飞行员们打不起精神,更何况他们还知道,假如燃油余量不够飞回特混舰队,那么等待着自己的就是海上迫降。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或者说400千米的航程中,这190余架幸存飞机的机组成员一边忍受着紧张与疲惫,一边挣扎着返航。 有些飞机由于战损或者飞行员受伤,在航行途中“下海喝了水”。但直到机群抵达距离特混舰队仅数千米处时,燃油方才耗尽,大规模迫降方才发生。之后便是一系列戏剧性的决定和各种精彩的故事。一名第1战斗中队的飞行员说道:“今天,海军就要失去一名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了,我要下去啦!” 5名飞行员投票决定是否要一起在海面迫降,结果迫降派以4∶1的压倒优势胜出,于是发起人说:“就这样吧! OK,我们一起!”第14轰炸中队的乔·凯恩在飞向一处灯光时只剩下不足20升燃油了,结果却发现那根本不是一艘航母。于是他只好驾机在10米高度平飞,直到发动机停机、飞机坠海。他爬出座舱,吹起救生筏,帮助后座机枪手逃出后座舱。在接下来5个小时里,凯恩一边不停地干呕,一边和他的机枪手在海上漂泊——3艘航母和1艘巡洋舰先后从他们身旁开过,随后他们被驱逐舰“贝尔”号捞了起来。凯恩在驱逐舰的副舰长住舱里睡了一夜,第二天被送到了“大黄蜂”号上,然后返回“黄蜂”号。 对那些燃料足以安全返航的飞行员们来说,第16舰载机大队一名飞行员喊出了他们的心声:“兄弟们,哦兄弟们,这下好了!我们到了!”舰队和飞机在晚8时30分首次目视互相确认,随后米切尔将军让航母转向东方,以22节航速迎风航行。8时45 分,第一架飞机在航母灯光的引导下进入了降落航线。 关于军舰打开指示灯的段子,早已成了四处流传的传奇故事,因为这毕竟是个戏剧性的、令人激动的时刻,而且舰队是在敌人潜艇的潜在威胁下完成的降落。但实际上,亮灯只是夜间回收飞机的标准操作。战斗手册在关于夜战的部分特地说明,如果飞行甲板灯和桅顶灯关闭,那就是告诉飞行员们,现在不能降落。事实上,夜间作战指令特别指出,如果甲板降落灯和斜射灯没有打开,飞行员应认为这表示不能降落。返航的飞行员瞪大了眼睛寻找期待的灯光,结 果常常是“追了半天才发现那不是灯光,而是星星”。作为距离返航机群最近的大队,克拉克将军的第58.1特混大队首先打开了灯光,米切尔几乎立即命令整个特混舰队照此办理,不过他的命令更全面:每一艘旗舰都要打开探照灯(这在战争中还是头一回),巡洋舰和驱逐舰要发射照明弹照亮航母。他甚至还放出夜间战斗机去把迷航的飞机带回来。 8时50分,一架来自“大黄蜂”号的飞机降落到了“列克星敦”号上,持续了两个小时的争先恐后的降落由此开始。于是米切尔下令,所有飞机可以在任意一艘航母上降落,飞行员们也没别的办法了。随着油量表的指针无限接近于零,“飞机如同受惊的兽群那样,不管不顾地想要挤到最前面,抢先降落……”。甲板降落事故频发,许多飞机甚至被推到海里以方便后面的飞机降落。繁杂的飞机型号也制造了难题,“列克星敦”号的甲板人员从没有操作过SB2C,一名轻型航母上的降落指挥员怎么也想不明白SBD 的机翼怎么会不能折叠!有些飞机在军舰侧旁迫降,还有一些飞机则将亮了灯的巡洋舰和驱逐舰误当成了航母。许多军舰报告说有日本飞机试图降落,但却毫无依据。落水的飞行人员一边随着波浪上下起伏,一边用手里小小的防水手电筒照射军舰,驱逐舰则在大舰之间来回穿梭,捞救这些人。蒙哥马利将军如此评论这些“铁皮盒子”:“……如果不是他们的坚持和有效工作,我们的飞行员损失将会大得吓人。” 神经紧张的人们快要崩溃了。“黄蜂”号第14轰炸中队的布里奇中校在“列克星敦”号上喝了一杯药用白兰地,接着跑到米切尔将军那里狠狠抱怨了一番这趟超远的飞行。一名“列克星敦”号上的轰炸机飞行员拒绝了“企业”号舰员给他的白兰地,他说:“我打仗都打饱了,现在喝不下。”第16轰炸中队一名SBD机枪手把自己的照相机拍到了准备室的椅子上并且大叫道:“把这狗东西拿走!我再也用不上它了!我再也不飞了!再也不!” 但他们怎么可能不飞呢?日本舰队仍然庞大,在6月21日凌晨1时30分,一架PBM 巡逻机确定了他们的位置并发回了报告。虽然驱逐舰已经燃油不足,但斯普鲁恩斯还是想要继续压上去,不放过任何一艘受伤脱队的日舰,并且力争在天亮后再发动一轮空袭。他命令哈里尔将军带着第58.4大队和油轮从关岛方向赶上来,同时要求米切尔放飞装备雷达的“复仇者”进行远程搜索。这一次,米切尔有新锐飞行员来驾驶侦察机了。 美军仍在不依不饶地追击,第58特混舰队想要在日军机动舰队逃回琉球或者日本本土陆基飞机的掩护范围之前抓住他们。为了亲身感受航母作战,原本和斯普鲁恩斯搭乘同一艘舰观察作战的“斯洛”·麦凯恩中将于早上8时30分经由一艘驱逐舰转移到了“列克星敦”号上,来到了米切尔的指挥部。早晨,一架执行搜索任务的TBF 发现了小泽舰队,但是双方的距离依然在拉大。美军放飞了一拨挂载炸弹的“地狱猫”前去空袭,但却没能找到目标,不过即便找到目标,也很难指望这些战斗机飞行员能用炸弹击中多少敌舰。21日上午10时50分,斯普鲁恩斯将李和他的战列舰队与第58.2大队的“邦克山”号、“黄蜂”号两艘航母集中编组,继续追击小泽并消灭沿途遇到的伤残日舰。第58.2大队剩余的2艘轻型航母——“蒙特利”号和“卡伯特”号则暂时编入克拉克将军的58.1大队,令其下辖航母数量达到了6艘,自从1943年10月空袭威克岛以来这还是头一回。然而李的舰队和侦察机都没能找到敌人,当晚8时30分,第58特混舰队放弃追击返回塞班,小泽逃到了冲绳。 【世纪经典 参谋必修】 这是一部美国航母部队发展史领域的奠基性著作,1968年问世以来,其历史地位无人能够撼动。它不仅频繁被各种研究著作引用,更被奉为海军参谋人员的必修书籍。1978年,越战结束后不久,本书便带着对战争模式和航母功能的反思再次出版。1992年,波斯湾的战火刚刚熄灭,这部著作就在对现代战争的颠覆性认知中再次和读者见面。2003年,伊拉克战争伊始,这本经久不衰的作品第三次再版。随着美国推行“重返亚太”战略,《航母崛起》又在2013年和2015年两次再版付梓。可以说,只要大洋上还有美国航母的身影,这本富有现实意义的书就一定不会过时。 【视角独特 主题刁钻】 详细叙述太平洋战争的著作不在少数,然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本书单单讲美军快速航母的太平洋战争,讲得清晰透彻、酣畅淋漓。介绍美国航母的作品更是汗牛充栋,然而本书紧紧抓住太平洋战争这一关键的历史机遇期,窥得了“航母崛起”的玄机。这既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太平洋战争史,也不是一册浮光掠影的航母科普书,而是一部美国航母部队发迹史、舰队航空兵逆袭史、飞行海军铸造史。 【外驱强虏 内压政敌】 日本海军固然是个可怕的对手,但在堡垒内部,想要领导太平洋战争的美国陆军、妄图一统空中力量的陆军航空兵,以及竭力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海军“战列舰派”都是十足的威胁,时刻想把海军航空兵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或者掐死在摇篮里。为了海军航空兵的未来,以亚纳尔、托尔斯为首的一众飞行将领发起了轰轰烈类的夺权斗争,这场好戏同样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其精彩程度丝毫不比太平洋上的航母大战逊色。 【将星汇聚 个性张扬】 独断专行的欧内斯特·金、老成持重的尼米兹、畏手畏脚的斯普鲁恩斯、又轴又倔的哈尔西、身经百战的米切尔、邋里邋遢的麦凯恩、性如烈火的谢尔曼、机警睿智的阿利·伯克……这些威名赫赫的将领正是本书的主角,在作者编排的故事里,他们各有各的小性子,各自揣着小心思。在华盛顿、珍珠港和东京湾之间的辽阔舞台上,他们上演了一出出个性张扬的悲喜剧。战争终归是人与人的较量,战争中的众生百态、人性抉择无疑是书中非常触动人心的高光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