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爆笑诗词:白居易篇

5分钟爆笑诗词:白居易篇
作者: 历史的囚徒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5分钟爆笑诗词:白居易篇
ISBN: 9787572612121

作者简介

历史的囚徒 本名程义峰,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后以本科学历直接跳考985高校,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兼职教授。 先后在新华社广西分社、《三联生活周刊》杂志社、新华社北京分社等单位工作。他坚定认为,人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雅趣、格局和情怀。 曾经是新闻记者,如今是历史作家,靠着“用新闻的方法书写历史”在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杀出一条生路。他的书爆笑逗趣,老少通吃,擅于揣摩古人心理,还原历史现场,并运用独特的幽默对话体“古人面对面”,打通了今人与古人之间沟通的脉络,已出版作品《历史的荷尔蒙》《5分钟爆笑古人》《5分钟爆笑诗词.李白篇》《5分钟爆笑诗词.杜甫篇》等。 他还曾参与央视综合频道文化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早期策划,并贡献“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核心创意。

内容简介

此生有你,我很温暖 ——白居易的友情诗 如果没有一众友人的陪伴,在残酷的现实中,可能很多大诗 人都坚持不下去。 李白如此,杜甫如此,王维如此,白居易也不例外。 论炽热的友情,白居易拥有的不比前三者少。 1. 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 对他们的感情,1000 多年来,人们看热闹的居多,试着去理解的甚少。 看他们之间往来的信件和诗词,可用“亲密”来形容两人的关系。 公元 802 年春天,长安,满城桃花开得正盛。 在这样的连呼吸都无比畅快的日子里,24 岁的元稹和 31 岁的白居易见面了。 元稹只是一个新人,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而白居易早在 15 年前就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出了名,轻轻松松就能登上大唐头条。 著名诗人顾况以挑剔闻名,本来有些小看白居易,但是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后,他也赞许地说:“长安物价比较贵,混长安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不少人都混不下去,但以你的诗来看,没问题!”(“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虽然白居易年少就成名了,但他很容易陷入孤独,是那种深邃的孤独。 可能,有才华的人都是孤独的,他们的身体降入凡间,精神却留在云端。 第一次见到元稹,白居易就对这个河南老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元稹的话不多,却字字珠玑,关键是,他的帅气在诗人中是少见的。 在很多人眼里清高又古怪的白居易,竟然主动跟元稹说话,还亲手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当然上面印七个字足矣,那便是:复古采诗——白乐天。 “您对诗歌革新有研究?”元稹小心翼翼地问这位诗坛前辈。 “是的,诗歌就应该讽喻时事,泄导人情,”白居易放下笔,微笑着说,“不然,我们写诗有什么用?” 恰好,元稹也一直在寻思诗歌革新的事,白居易的话准确地击中了他的心。 一段惊天动地的友情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公元 802 年冬,白居易参加了书判拔萃科考试,第二年放榜那天,眼尖的白居易在名单里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元稹。他马上约元稹出来喝酒撸串,结果两人都喝得酩酊大醉。 不久后,他们一起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在唐朝担任过这一职务的,还有以下大腕:张说、张九龄、王维、岑参、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德裕、杜牧…… 虽然校书郎的职务卑微,但幸运的是,白居易和元稹被安排在同一间办公室。对于这一点,两人甚觉满意。 那段并肩工作的峥嵘岁月,老白十分怀念,他曾写过一首长诗记录。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疏狂属年少,闲散为官卑。 ………… 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秋风拂琴匣,夜雪卷书帷。 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 ………… 此日空搔首,何人共解颐?病多知夜永,年长觉秋悲。 不饮长如醉,加餐亦似饥。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你的心事,只需要说一句,我就全能明白。这就叫投缘,这就叫默契。就像李商隐诗句里形容的那样,“心有灵犀一点通”。 那段时间,他们一起加班,一起散步,一起咬文嚼字。在文字和思想中共舞,他们几乎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有诗为证: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有很多人说看不懂这几句诗的含义,其实语义简单且直接:白居易和元稹在一起,骑马快乐,喝酒快乐,赏月也快乐,就连夜里想起彼比,也会幸福得笑出声来。 白居易和元稹还在一起研究朝廷新出台的“科策”,在长安华阳观昏黄的灯光下,两人一忙就是一通宵。 根据那段时间的研究,他们编撰了一本政论辅导书《策林》。 在接下来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他们一如从前并肩前行。 除了一同参加科考,成为同一间办公室的同事,之后的岁月中,他们的人生起落轨迹亦十分相似。 公元 809 年,白居易在长安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元稹任监察御史。 公元 810 年,白居易改任京兆府户曹参军,元稹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公元 815 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改授通州司马。 公元 820 年,白居易在长安任主客郎中,元稹任祠部郎中。 公元 829 年,58 岁的白居易生子阿崔,元稹生子道保。 连孩子都出生在同一年,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公元817年的某一天,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痛苦无依,给元稹写了一封信,直抒胸臆,饱含真情。 与元微之书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 生几何,离阔如此? 1.作者身为历史学博士,擅长以生动的方式讲历史故事,文字活泼幽默, 巧妙地将古诗词无痕融入故事情境中,让古诗在现代语境中重现 在面对人生巨大的矛盾时,白居易通过写诗来排解内心的苦恼和烦闷。无论是仕途中发生的点滴,还是工资和官服上出现的细微变化,白居易基本上有闻必录,毫不隐瞒。白居易甚至可以称为唐朝官员中“财产透明” 的先驱,他在诗中历数自己的工资。因为记录得实在频繁且详细,很多人都拿白居易的诗当史书看。白居易的人生也有诸多挫折,“中隐”就像一道旋转门,令他在夹缝中求生存。官场失意之后, 白居易将自己比喻为“中人”…… 阅读时,让人代入感十足,轻松理解白居易诗的创作背景和深意,更好记能牢记。 2.知名作者“历史的囚徒”曾做过12年记者,极善于挖掘古人内心故事, 让历史人物远比课本上讲的更有趣,古诗词的学习也远比语文课本教的更有趣 元稹和白居易用友谊温暖了彼此,也在患难之时救赎了彼此,还一起编纂出版了唱和总集《因继集》,所有的诗共314 首。白居易被贬时,常捧读元稹的诗,寻找慰藉, 排遣痛苦。白居易为了纪念元稹,写下让无数人哭鼻子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和刘禹锡初次见面之时,都已经 55 岁,是典型的夕阳之交。白居易很有心,将自己和刘禹锡的上百首唱和诗编成了《刘白唱和集》,此集一出,天下手抄本盛行。 他们共同在孤独中寻找温暖,并且将这种感觉传递给广大读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 塞山怀古》)。 在历史的囚徒笔下,白居易和他的诗人朋友变成有血有肉、跃然纸上的身边人物,阅读犹如与白居易交心谈心,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3.一本书阅尽白居易人生故事,六大创作分类读懂白居易, 从历史的脉络中进入白居易的内心世界,理解白居易,读懂白居易 仕途诗:任左拾遗时,白居易以诗明志,申明自己要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与各种歪风邪气斗争。他一生历经九任皇帝,一直敢于进言,堪称读书人中“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 的完美代表。 讽喻诗:依老白来看,创作讽喻诗的目的,是发挥他的诗歌在政治上的“美刺”作用,多年在官场沉浮,白居易写的讽喻诗,比杜甫要多得多,还形成了“新乐府”“秦中吟”几个系列。 闲适诗:在白居易眼里,闲适诗是讽喻诗的补充,并把闲适诗的诗学思想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内心浮躁时,白居易会选择写闲适诗,为情绪找一个出口。只有闲适,能解生活之烦忧。 感伤诗:白居易善于书写宦海沉浮,慨叹人生苦短。白居易的诗里,有时候会有令人唏嘘的感伤。周至是白居易仕途起飞的地方,正是在那里他写下了感伤诗神作《长恨歌》。《长恨歌》走红之后,他被破格提拔。 4.古代诗人说起来都知道,其实你想不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妙, 一本书理清白居易和他的朋友圈,串联起大唐诗人和诗歌,理解巧记效率翻倍 中国诗坛的著名搭档挺多的,比如李白和杜甫,白居易和元稹,韩愈和柳宗元……“历史上十对友谊至深的文人”,白居易和刘禹锡出人意料地排在前列;元稹是白居易不可磨灭的回忆,柳宗元是刘禹锡午夜梦回经常想起之人;白居易和差了辈分的年轻人李商隐成了忘年交;韩愈和白居易都是诗坛一等一的高手,留在历史上的只有他们“惺惺相惜”的互?…… 5.跨越时空的创意微信对话,基于历史又脑洞大开 原来白居易和他加入群聊的一众朋友都那么萌 创意微信对话表面随意,实则严肃。在写实中有情感,幽默中带眼泪,走心的写作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作者通过揣摩理解,用自己的叙述方式,特大限度还原历史现场,刻画古人心理,有些不羁,但是深情而细腻,跟着作者便可以走入历史的尘烟,与古人共鸣。 6.特邀插画师精心绘制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的微信头像和人物设定, 让阅读更有代入感和画面感,更有白居易爆笑传神表情包登场 书里没有任何让人想睡着的文字,有各种圆胖可爱的诗人形象萌力全开、生动传神,让原先只存在于课本上的字里行间、读起来枯燥乏味的记述中的古诗人也可以跃然纸上,陪你爆笑学古诗,古诗人也可以这么萌! 7.书中特别增设“白居易小课堂”和“一句话知识点”单元, 补充历史背景,理清人物关系和历史知识脉络 收录学校没教的小知识,破解知名历史人物的潜台词,激发孩子对古诗学习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