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的精神文化史论(精)/龚鹏程文存
作者简介
龚鹏程,一九五六年生于台北市,祖籍江西吉安。曾任报社主笔、书局总编。有文史哲、宗教、艺术、社会学等著作百余种,主编图书数百种。曾获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章、教材改进奖、朱自清散文双年奖等。常在世界各地举办书法展。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志。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南华大学校长、佛光大学校长、美国欧亚大学校长、中华道教学院副院长、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华武侠文学会会长、中华历史文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等。现任山东大学文学院讲席教授、中国孔子博物馆名誉馆长。 主要著作包括《中国文学史》《文学散步》《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国学入门》《中国诗歌史论》《中国文学批评史论》《龚鹏程述学》等。
内容简介
长久以来,对于侠,我们总有一种难言的赞叹之情。可不是吗?在历史阴暗的夜空里,偶然出现一些特立独行的任侠仗义之英雄侠客,仿佛在阴冷的寒夜,偶然发现了一两颗亮丽的流星,带给人们一霎时莫名的兴奋。他们那种坚持信念、不畏强梁的勇气,义之所在、虽死不辞的壮烈,以及那种白昼悲歌、深宵弹剑的孤寂与放浪,也在在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情操,扣人心弦。 正义的英雄,就这样,走入了人世、走入了江湖。千山独行,衣袂飘飘。他们的姿影,逐渐弥漫在我们心头、弥漫在银幕和荧光幕,以及无数小说与唱本里。如静夜雨后的栀子花香,那是历史在岁月淘洗过后所仅存的一点温馨,令人觉得历史毕竟还有一些值得眷恋或向往之处。 他们力挽狂澜,千金一诺,蓬勃的生命、淋漓酣畅的元气、亢直的性格、特异的武功,形成了大家心灵底处一点难以割舍的遐想或悠悠憧憬,侠气峥嵘,教人神注。如袁中道《李温陵传》云:于古之“侠儿剑客,存亡雅谊,生死交情,读其遗事,为之咋指砍案,投袂而起,泣泪横流,痛苦滂沱,而若不自禁”。 他们杀身成仁、视死如归,似儒;他们摩顶放踵、兼爱天下,似墨;而他们除暴安良、济弱扶倾,甚至劫富济贫,大快人心,却又侠踪杳然,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更有一种儒墨所无的神秘浪漫气息。这样的侠气、侠情、侠骨、侠义、侠行,当然要使人赞叹莫名了。 然而,究竟活生生存在于历史中的侠,是不是真如我们所向往的那样,是个正义的浪漫英雄? 例如董卓。劫持皇帝,焚掠洛阳,又奸乱公主、欺掠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以至于他死时,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买酒肉相庆者,填满街市。但是,这样一个大恶人,却是不折不扣的侠,《后汉书·董卓传》云:“董卓……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由是以健侠知名。” 类似这样的侠太多了。如《北齐书·毕义云传》载:“义云少粗侠,家在兖州北境,常劫掠行旅,州里患之。”是抢劫行旅的侠。《北梦琐言》卷四:“浙西周宝侍中博陵崔夫人,乃乾符中时相之姐妹也。少为女道士,或云寡而冠帔,自幽独焉。大貂素以豪侠闻,知崔有容色,乃逾垣而窃之,宗族亦莫知其存殁。”是窃玉偷香、淫掳妇女的侠。《旧唐书·郭元振传》说郭元振任通泉尉时,“任侠使气,前后掠卖所部千余人,以遗宾客,百姓苦之”,则更是贩卖人口、欺压百姓的恶吏了。诸如此类的侠迹侠行,岂不正与一般所以为的侠士道德相反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侠是一个急公好义、勇于牺牲、有原则、有正义感,能替天行道、纾解人间不平的人。他们虽然常与官府为难,但总站在民众这一边,且又不近女色。因此,我们便很难相信侠只是一些喜欢飞鹰走狗的恶少年,只是一些手头阔绰、排场惊人的土豪恶霸,只是一些剽劫杀掠的盗匪,只是一些沉溺于性与力,而欺凌善良百姓的市井无赖。 同时,无论我们多么向往赞美侠,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也无法以同样的浪漫情怀去面对那些讲气魄、有义气、很四海的“兄弟”、混混和迌人。于是,我们一面歌颂侠客精神,讲说义侠廖添丁的故事;一面又要求成立检肃流氓的法规、打击黑社会势力,以解除生活上的威胁。 侠之大者,行实践于生活,形文字于笔墨,在古在今,于中于西,皆值一窥。“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阐释“侠”的精神文化史,对于厘清良莠,发掘和弘扬“侠”文化中的优质传统精神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