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内蒙古文化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6.40
折扣购买: 中国好美文:几案清华
ISBN: 9787552121650
探梅帖 曾园,现在叫曾赵园。 但我习惯叫它曾园。 我不是第一次来了。每 次来都有不同的感想。曾经 有一次,是参加常熟朋友的 作品首发式,和李惊涛、张 亦辉两位好友,在常熟作家 王晓明、潘吉、皇甫卫明、 葛丽萍等的陪同下玩了小半 天,当时正是夏天,荷花正 开,我们在湖边、曲桥等景 点照了相,大家呼呼啦啦走 过,嘻嘻哈哈开心,没能好 好感受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 趣味和细节之美。但荷花的 娇艳和大家的快乐,还是深 刻地留在记忆里。 这次来曾园,是在近午 时。可能是冬日之故,又接 近春节吧,园子里几无游客 ,我一个人漫步在园子里— —那可真是漫步啊,那些建 筑,那些廊榭,那些亭阁, 各色小桥和看似不规则、实 际很讲究的湖泊,那些拐拐 角角里的花圃、苗木、碑刻 、太湖石,我都有充足的时 间和它们对视、交流了。有 许多茶花还在开放,不少蜜 蜂也在花蕊里采蜜;还有蔷 薇,居然也有待放的花骨朵 儿,真是不依时节乱开花啊 。而花开当时的,当然是蜡 梅了。曾园的蜡梅不是一株 两株,而是很多株,有的在 曲廊侧,有的在假山边,有 的在湖亭畔。花开得很盛, 满枝满树,花香四溢,在阳 光下细看,蜡梅花的花蕊中 真的现着隐约的蜡光。更为 难得的是,蜡梅的树干,那 弯曲的走势、高度和树冠的 造型,居然和周围的主景十 分协调,我怀疑这是园艺师 的有意为之。 和蜡梅怒放形成对应的 是红梅的不事张扬。 曾园里有许多株梅树, 树干不像蜡梅那么老虬奇拙 ,分布也更密集些,桥头、 湖边、廊下、绿地、苗圃里 ,都有。因时令还早,梅花 还没有开放,只有个别得风 得雨又朝阳的枝条上,鼓出 了颗颗蕾芽,小的如粟米, 大的如豆粒,有的花蕾已裂 了一条缝,红叶初现、着势 待开的样子。我思忖着,看 来要等些时日才能开放了。 古人称赏梅日“探梅”。这个 “探”字用得好,因为梅花的 开,不是在固定的某日,就 算同一棵树上,同一根枝条 上,也是逐渐地开,探探才 有情有致。既然是“探梅”而 来,不候我开放也只能是顺 其自然了。但还是心生遗憾 。就在这时,我已步入一个 小院,猛一抬头,被霞光晃 了一下眼,呀,一树的红梅 ,正在怒放! 这种惊喜来得太快,情 感上还没有准备好似的,心 情大好起来。 这株梅花算不上有多老 ,但树形高大,枝条伸出屋 檐数米,一根根斜伸的枝条 上,梅花错落有致地开放。 我注目观望,或全开,或半 开,花形都很美,香气也淡 淡的。为什么别处的梅都没 有开,独独这一株怒放呢? 可能和它独处一个院落有关 吧,院深墙高,有两个门, 南为正门,西为侧门,梅树 生在主建筑的廊前,又靠近 东墙,风进风出,阳光普照 ,所以它比别处的梅开得早 。这真是个好地方,如果主 人在室内读书,透过格子窗 棂,能看见伸下来的串串梅 花,还有什么琐事可烦?为 了保留这美好的时刻,我拿 出手机,连拍了数张。 从小院出来,心里还都 是梅花——好心情真是有延 续性的。走到湖畔长廊尽头 的茶社,要了一杯虞山绿茶 ,还拿了几本杂书,坐在廊 下,翻闲书,饮香茶,任阳 光照在我的身上。而湖的另 一侧,那个小院里,梅花正 开,馨香飘散,整个曾园的 梅花,仿佛瞬间全开了一样 ,香气一直萦绕。曾朴当年 写作《孽海花》,在这样的 环境里,会不会被梅香所扰 呢?且不去管他了。我现在 就在曾家,喝着他家的茶, 不再有别的心思了。 我在朋友圈发了探梅的 照片,整个九宫格里全是梅 花——就仿佛好酒好茶要和 好朋友分享一样,我要和朋 友们分享早开的梅花,果然 ,不消数分钟,就有上百人 点赞了。我觉得不过瘾,又 分别给家人和公司的同事群 里分享九宫格里没有的数十 张梅花。 从曾园到街上,在附近 一家小馆子里用餐,要了一 碗米饭,一碟水芹炒香干, 一碟青菜炒香菇,一大段清 蒸咸鱼,一瓶黄酒。包括黄 酒在内,一共才36块钱,真 心不贵。觉得这都是沾了梅 花的光,便把酒菜也拍了照 片,发到公司的群里去了。 马上就有同事说:“陈老师 的一天:游山玩水、赏梅赏 景、品茶小读、享清淡营养 美味……美美的生活;我们 的一天呢?”另一个同事跟 道:“嫉妒!”哈哈,隔着手 机,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和我 一样的快乐! 2019年1月22日于常熟旅 次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