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福自述(上下)/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农村“天花”流行,二姐先染上,而后我也染上 了。 尽管当时卫生、医疗条件极差,但中医治疗天花 却有传统有效的办法。除服用汤药外,强调不能吃一 般饭食(实际就是限服流质食物),要让天花“发”出 来,全身“开花”后就会慢慢好起来。这时候结痂痒 痒,不能去搔,要等痂瘢自己脱落,否则就留下疤痕 而成“麻子”。我在襁褓之中,把两只小手捆扎住了 ,再全身用包袱那么一包,结果居然一点疤都未留下 。 幼年时几乎每年都要病一场,而记忆颇深的是“ 红眼病”(也许就是结膜炎吧)。我家河对岸有一排老 式砖窑,烧砖瓦时,窑顶黑烟滚滚,污染十分严重, 家里又不讲究卫生,孩子没有什么玩具,就会玩土、 玩泥。烟灰眯了眼就用手乱揉,眼病就常发生。家里 一个人有了又传给其他人,甚至反复感染,记得厉害 时,我两只眼在早上根本张不开,又肿又有“眼屎” ,且十分怕光,只能闭着眼躲在屋里坐着或躺着,实 在可怜。据说,我在这种情况下不哭不闹,是“乖孩 子”,得到妈妈以及大姐的宠爱。 能留下印象的逃难,算起来应该是国民革命军北 伐,蒋介石的部队进向南京、上海。老百姓虽也希望 革命成功,但又害怕任何战争。打仗要分胜败,胜利 一方进占地方,无非供应钱、粮;而败方在溃退时, 军纪就谈不上。老百姓最怕败兵、伤兵及一切散兵游 勇的骚扰。一般稍有财力的家庭,不管什么战争迫近 ,就要逃难。家庭主妇带着孩子,特别是女孩子,以 及若干自认为值钱的东西,逃往附近乡间,反正是交 通不便的地方。 这一次逃难我大约5岁,很懂点事了,有三件事 记忆颇深,第一是促成了大哥(朱康圻)的婚姻,第二 是遇到一位会舞刀弄枪又会讲故事的“老”先生,第 三是第一次见到活的“大蛇”。 大哥不过长我五岁,当时其实还小,却被一位老 人看中。我们借住的屋子是父亲店铺中账房先生吴云 祺的族人家。看中大哥的是云祺的一位同族叔父。经 云祺介绍,妈妈也见过那家的女孩,也表示喜欢,几 年以后,这位名叫吴如玉的姑娘真的成为我大嫂。 我记得的那位讲故事的“老”先生,按当地习惯 ,我称他为“老伯伯”,因为他留着比较长的胡子。 天气好时,他在打谷场上练武功,用石锁、石碌碡练 臂力,舞刀弄枪,有几个年轻人跟他练。围着看的半 大孩子有一把木头刀或者一根棒棍之类,拿着比比划 划,对我产生极大诱惑力。从那以后,我也会找一根 棒棒之类,舞弄舞弄,奔跑一阵而颇以为乐。 南方蛇较多,最常见的一种“小青蛇”往往长不 到l公尺,细细的,无毒,一般也不会咬人,从小就 见过。因为家中阴暗之处,有时就能出现,外面草地 里更常见。这次见到的,虽则不很长,肯定不到2公 尺,却相当粗。它从我们借住的老屋大厅的大梁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