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特:政治的本原

阿伦特:政治的本原
作者: 张念
出版社: 南京大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1.50
折扣购买: 阿伦特:政治的本原
ISBN: 9787305250217

作者简介

张念,生于1970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女性主义理论、政治哲学和文化理论领域的研究,著有《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从黑格尔到精神分析》《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 《女人的理想国》等。

内容简介

序言 本书主要针对阿伦特政治思想中最具争议性,同时也最能和当代社会展开对话的几个理论难点展开,包括:(1)政治学和政治的本原,(2)身份问题的政治理解和责任担当,(3)社会性兴起与政治感陨落,(4)“世界性”和“公共性”的缺席,(5)康德第三批判的政治性解读。其中最富争议性的内容涉及20世纪独特而重大的历史经验,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全权主义(totalitarianism)、帝国主义、犹太问题以及文化社会运动。这些经验同样裹拥着20世纪最具智慧的头脑,因而在20世纪不单单是物理学,还包括哲学,它们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相应地,就方法论而言,阿伦特的学历背景决定了她潜在的现象学和存在论方法,尤其是康德和现象学之间的对话。但这位风格独特的思想家,其著作也好,思考的范围也好,几乎很难以学术学科标准予以界定,因为学术恰恰是处在“世界”之外的“学园”。她践行“重新定向”的现象学宗旨,引发了无数争议,同时获得了“世界”给予她的极高声望。声望不是浮名,恰恰说明她的思考方向和碰触的问题击中了这个世界最敏感的神经,并及时地针对困局、苦难、灾难、恐惧、不安以及绝望,在某种意义上担保了哲学的尊严和信心。基于这种本真的哲学能力而不是学科方法,这位“深海采珠人”就严格意义上说,既非政治学学者,也非职业哲学家,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哲学学者,但她是最优秀的政治哲学学者最常引用且最愿意与其展开对话的作家。 本书正是以“争议”为背景,以多维“对话”——阿伦特的古典对话者和当代对话者,以及本书作者和阿伦特的对话——为引线,以现象学进路更“悬搁”地去侦查阿伦特文本及其思想图谱的蛛丝马迹和疑难问题,并将文本置于其身处的周围世界,必要的地方会将其放在思想史脉络中考察哲学家们的概念创制及其斗争,尽量抽丝剥茧地呈现她富有理论价值的思想线团,尽力而为地发现其议题纷杂背后的逻辑性和贯通性。 …… 总之,要负责任地去做判断,而不是运用判断。因为毕竟,用阿伦特的话说:生命的全部荣耀和屈辱都来自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