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作者: 贾康//苏京春|责编:刘倩//黄思健//梁雪莹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1.60
折扣购买: 共同富裕
ISBN: 9787545482942

作者简介

贾康 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多次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之邀座谈经济工作。担任2010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讲解人之一。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获得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委员会成员。与苏京春合著的《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刘薇合著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分别获评由中宣部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2021年度中国好书”。 苏京春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财政部宏观研究人才库入库专家。曾赴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访问,多次受邀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University of Greenwich)客座授课(Guest Lecture)。出版专著6部、译著4部、合著7部,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或参与课题60余项。与贾康先生合著的《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荣获由中宣部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荣获2018年中国智库学术成果“优秀著作奖”,并于2019年入选德国科隆大学(Universit?t zu K?ln)东亚图书馆(East Asia Library)馆藏;曾多次荣获财政部“三优”论文奖、“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奖”。

内容简介

四、中国由“先富”向“共富”的阶段转换 马克思主义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提出 未来社会应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状态所支持的“自由人的 联合体”,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 的前提条件。不言而喻,与此种追求相匹配的,一定是 共同富裕的分配状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 一共同富裕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愿景,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中国改革开放后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中,已由邓小平明确地表述为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战 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所高屋建瓴而简洁概 括的走向共同富裕认识,上合中国古代早已树立的大同 理想,下合现时亿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说是代 表着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总纲,是今后优 化我国收入分配明确的目标导向。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 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社会基本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尖锐 。为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我国及时制定了以经济 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确定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的分配机制和原则,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鼓励一 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以求最终走上共同富 裕之路。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 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 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我的 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 则是共同富裕”。这一发展思路,也被人们简称为“先 富共富论”。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其实现路径是鼓励 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 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共同富裕决 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 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只有允许 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 动先富起来,才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和鼓舞作 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富裕”。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而强调,“走社会主义 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出深圳等首先发 达起来的地区,要回过头来支持欠发达的地区。党的十 四大也提出,“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 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 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 了允许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社 会公平等观点。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个 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申了这一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崇尚效率,从 而有效地刺激了经济增长,国家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1979—2006年,国内 生产总值从36241亿元增长到209407亿元,年均增长 率高达966%,而同期世界平均GDP增长速度仅在3%4% ?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好书”获得者全新作品,一部顺应时代需求的口碑力作。 ? 人人关注的共同富裕到底对普通人有何影响?房产税、遗产税等这些近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在共同富裕的推进中会起到什么作用?作者以其长期研究财税体制改革的视角,给出了大量实实在在的思考和建议。 ? 在理清共同富裕基本内涵,探索走通共同富裕之路的同时,强调共同富裕的“四个不是”:不是绝对平均主义导向下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杀富济贫”行政手段可达到的稳定状态,不是“主要靠国民能力提升”可达到的稳定状态。从而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共同富裕。 ?力求全面、深入、系统地认识和把握收入分配的整个流程和相关的各个主要因素,特别是相关要素,对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进行透彻的考察,并借鉴福利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中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和结构、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原则和体系化政策主张。这些系统性的思考值得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