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风守望
作者简介
伊恩?M.班克斯 Iain M.Banks 伊恩?M.班克斯(1954—2013):英国著名作家,威士忌爱好者,生于苏格兰,曾就读于斯特林大学,主修英语文学、哲学和心理学。他以伊恩?班克斯为笔名创作纯文学作品,以伊恩?M.班克斯为笔名创作科幻小说。 一九八四年,班克斯以处女作《捕蜂器》一举成名。一九八七年起,他涉足科幻小说领域,创作了一系列以“文明”为背景的太空乌托邦作品,好评如潮,一度揽获两届英国科幻小说协会奖,获得包括轨迹奖在内的近二十项科幻大奖提名。《卫报》称其作品为“科幻小说评判的标杆”;赛博朋克大师威廉?吉布森盛赞他为科幻小说界的“不可多得的奇才”;《时代》周刊更是称其为“英国同时代作家中最有想像力的小说家”。 二〇〇八年,《泰晤士报》将班克斯评为一九四五年后英国最优秀的五十位作家之一。 二〇一三年六月,班克斯罹患癌症不幸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内容简介
序 章 时间一点点流逝,我们两个心知肚明——我必须把他抛下。 电光闪耀,很难分辨哪些是闪电,哪些来自隐无者的能量武器。一道耀眼的蓝白色亮光划开苍穹,破碎的云层之下,整个世界仿佛翻转过来,雨幕中四周满目疮痍的毁坏之景暴露无遗:一座建筑物的空壳矗立远方,先前某次震荡将其开膛破肚,内里已然被挖空;弹坑边缘散布着轨道塔乱七八糟的残骸,断裂的输送管和隧道裸露在外;对陆驱逐舰庞大而残破的机体已经半身没入坑底那脏兮兮的污水池中。亮光黯淡下去,只留下眼睛深处一抹残存的光斑,以及驱逐舰内忽明忽暗的火光。 基兰将我的手抓得更紧了。 “你该走了。乌洛塞伊,现在就走。”又一道微弱些的光照亮了他的脸和腰部周围浮着油沫的泥浆,他的下半身消失在战争机器下方。 我装模作样地看了一眼头盔显示屏上的数据。舰船的飞行器已经独自返航。画面显示没有更大的飞行器同行,开放频道也没有任何通信信号,这意味着没什么值得报告的好消息。没有牵引船,也不会有救援。我将画面调至近战视图,依旧没发现任何喜讯。脉冲示意图混乱不堪,成像极其不稳定(不靠谱,光是这一点就糟透了),此外,我们似乎正处在隐无者的前进路线上,很快就会被赶超。不到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也可能是五分钟。存在很大变数。即便如此,我还是尽力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语调波澜不惊。 “飞行器赶到之前,我去哪儿都不安全。”我平静地说,“我们俩处境一样。”我在泥泞的斜坡上挪动,想要寻到更好的落脚点。接二连三的爆炸让空气震颤不已。我扑到基兰身上,护住他暴露在外的脑袋。残骸砰砰地砸上对面的斜坡,有什么东西扑通一声落入水中。我循声瞥了一眼积聚在坑底的污水,水波拍在对陆驱逐舰前端錾子形状的护甲上,尔后退了回去。看样子,至少水面不会再往上升了。 “乌洛塞伊,”他说,“被这个庞然大物压着,我哪儿也去不了。拜托了。我没有逞英雄的意思,你也别。现在,快点离开。 快走。” “还有时间。”我告诉他,“我们得想办法把你弄出来。你总是这么缺乏耐心。”上方又开始时断时续地闪着强光,光束切开黑暗 中每一滴飞落的雨点。 “你——” 又一拨枪弹连射带来剧烈的震荡,基兰即将说出的话被尽数淹没。为数不多的空气已经被持续不断的爆炸撕得粉碎,然而轰鸣声仍然在头顶上方翻滚着碾过。 “聒噪的夜晚。”我说着再次伏在他身上,耳朵里一阵嗡鸣。 更多强光向一侧射去,我紧贴着他,近到足以看见他双目中流露出的痛苦,“就连天气都要和我们作对,基兰。听这雷鸣多吓人。” “这可不是雷鸣。” 1. “当代狄更斯”“英国最有想象力的作家”伊恩?M.班克斯至高杰作“文明”系列的第四本! 伊恩?M.班克斯是当代世界科幻不可或缺的一员,“文明”系列又是班克斯不可绕开的代表作。本社已陆续出版《武器浮生录》《游戏玩家》《反叛者手记》,皆收获了不俗的销量与口碑。《向风守望》作为“文明”系列又一本佳作,内容水准在线,关注该系列的读者,新入坑读者均可有所期待。 2.多线叙事×扑朔迷离×悲悯史诗三重属性,喜欢科幻、悬疑、哲学的读者均能从本书中找到最佳阅读体验。 看似“完美”的文明世界将如何救赎历史的罪孽?不同立场的角色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文明”及其周遭世界将何去何从?本书一一为您揭晓。 3.威廉?吉布森、尼尔?盖曼等世界知名科幻大师联合推荐;《卫报》《星期日邮报》《泰晤士报》《出版人周刊》 等国际权威媒体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