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附小提琴分谱作品108)/世纪弦乐作品图书馆](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15/00/20221015003021891.jpg)
出版社: 上海教育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1.00
折扣购买: 勃拉姆斯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附小提琴分谱作品108)/世纪弦乐作品图书馆
ISBN: 9787544489768
丁芷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作为专业音乐教授,多年来她改编了深受中外听众欢迎的弦乐四重奏、小提琴齐奏、弦乐合奏等曲目。其中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写出的《小提琴基本功强化训练教材》一书,被评为文化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教学二等奖。她长期关心小提琴教学工作,著有相当数量的专论。
第一乐章 快板 d小调,2/2拍 奏鸣曲式。提琴奏出浪漫而忧郁的第 一主题,几度欲言又止。然而钢琴焦躁的情绪带动了小提 琴激烈的乐句。平缓抒情的大调第二主题先由钢琴奏出, 小提琴以柔美的音色接奏,随后一段踌躇的短乐句结束了 呈示部。不长的展开部整体飘散着黯淡的气息。第一主题 片断持续以一种不安定的状态展示,调性几度变化后自然 过渡到再现部。再现部中第一主题由小提琴给予扩充,热 情激荡的乐句述说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尾声中第一 主题又一次完整展现,最终进入到缓慢梦幻般的状态而结 束。 第二乐章:慢板 D大调,3/8拍 三段曲式。第一段,小提琴以浑厚的G 弦音色演奏出充满情感的赞美歌,表达出虔诚感恩之情。 第二段是一小段过度,小提琴乐句情绪稍有波动,如同风 吹水面一般。很快音乐进入第三段,小提琴以华丽的高音 区热情地重现赞美歌,并且以双弦继续表达激动的情感。 最后再一次以赞美歌平静而雅致地结束。 第三乐章 稍急但富于感情的急板 f小调,2/4拍,风格最轻快,犹如钢琴和小提琴对答 ,时而俏皮,时而欢乐,类似一首诙谐曲。至中段开始, 旋律气势增强,小提琴连续奏出和弦,为发展部形态。第 三段,小提琴以连续的六度双音轻奏。整个乐章的构造为 三段体,接近回旋曲形式。 第四乐章 兴奋的急板 d小调,6/8拍,回旋奏鸣曲式。乐章的开始一扫前面 悲伤忧愁的情绪,勇敢而雄壮。小提琴以三度、六度双音 在弓根处强奏的形式展开。在这个乐章中,钢琴和小提琴 声部连续的切分音及复杂的节奏对演奏者而言是种挑战。 整个乐章在激烈的发展中始终贯穿舞曲式的六八拍,与众 赞歌风格的第二主题结合在一起,且全曲的气势丝毫没有 减弱,结尾在小调中冲向终点,最终在d小调上结束。 编者的话 上台演奏是学习小提琴必须经历的实践过程,而同演 奏家们一样,小提琴学习者在舞台上演奏的曲目也不可避 免地要涉及到协奏曲、奏鸣曲、大型乐曲等。那么作为小 提琴学习者教材的乐谱和演奏家使用的乐谱有什么不同呢 ?演奏家们常常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弓法和指法,这些具有 个性特点的弓指法对于还处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来说是否 合适呢?是不是名气大的演奏家编定的弓法和指法就一定 是最好的呢?不一定!也许这位演奏家手特别大,那么他 使用的弓法和指法对手小的人而言就未必合适了。对小提 琴学习者来说,需要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够引领学生 形成“规矩准绳”的“循序渐进”的指导意见。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向我提议 “能否把您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作一总结,在教学乐谱中体 现?”我考虑再三,欣然接受。这个契机促使我对自己多 年的教学经历进行了回顾、思考,将这些教学经验进行了 总结并将其落实在新的教学乐谱上。在这个过程中,尽可 能摒弃时代久远的老版本中的陈旧指法或者对入门者过难 适读人群 :大众 勃拉姆斯这部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与另外两部奏鸣曲相比,不仅多出一个乐章,乐思气势更加宏大,且具有潜在的交响性和戏剧性,因而成为了勃拉姆斯室内乐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这部作品也是他三首奏鸣曲中非常为饱满、光辉的一首。作品充满戏剧性色彩,情绪转换幅度较大,钢琴声部和小提琴声部有机地融为一体,结构也扩充为四个乐章。晚年的勃拉姆斯因好友的去世感到悲观与宿命,愁绪与伤感隐含在作品中,但*终还是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赞美生活,体现出信念与希望。 这部作品共分为四个乐章。乐谱的技术性和音乐性很强,非常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小提琴演奏者。此外,它也是小提琴乐库中的重要文献。在本书出版之前,中国对该作品还没有太多研究,但小提琴教育家丁芷诺编订的版本问世后将弥补这个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