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群英谱--辽沈红色故事选辑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东北抗联总指挥——杨 靖宇 一、发现英雄 他是老乡口中的“大老杨 ”,也是日本人眼中神一般 的军人。 他生在河南,却一生与 东北结缘,辽宁,更是他 长期生活、战斗的地方。 他智谋超群,用兵如神 ,是公认的游击战大师。 他的部队人数虽少,却 屡屡获胜,是驻东北日军 的劲敌和挥之不去的阴影 。 他,就是东北抗日联军 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他 的故事。 二、英雄事迹 1.幼儿失怙,刻苦求学 1905年2月26日,河南 省确山县李湾村的农户马 家生了一个男娃娃,浓眉 大眼,透着一股子机灵劲 儿,洪亮的哭声响彻自家 的厅堂。家里老人自是乐 得合不拢嘴:“马家虽贫, 所幸有后,光耀门楣就指 望这小子了。”给这个孩子 取了名字,叫马尚德。马 家的老人没有看错,马尚 德长大成人后的确是个顶 天立地的男子汉,但他日 后名扬天下,用的却是另 外一个名字——杨靖宇。 马家世代务农,家境贫 寒,马尚德在年纪很小的 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 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将 他抚养成人。到了六七岁 ,该进私塾读书了,但是 家里日常生活已经是左支 右绌,没有钱让他去私塾 读书。所幸马尚德的母亲 读过几年书,识得一些字 ,便自己充作老师,每天 闲暇的时候,便用烧火的 炭条、木棍做笔,用家里 的土地做纸,一个字一个 字地教起来。母亲用心地 教,孩子认真地学。而后 母亲又去向村里的读书人 借回一两本书,给孩子慢 慢地讲解书中的故事和做 人的道理。就这样,马尚 德完成了他人生的启蒙。 功夫不负有心人。1923 年,18岁的马尚德以优异 的成绩考入了河南省立第 一工业学校。1927年,马 尚德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 党。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八 七会议后,马尚德领导创 建了中国最早的由共产党 领导的县级农工革命政权—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 2.赴命东北,统率抗联 1929年春,马尚德受组 织安排,调赴东北。此前 ,他曾先后五次被捕入狱 。在狱中他屡遭酷刑,却 依然坚贞不屈,没有因为 自己身陷囹圄而使革命事 业遭受损失。到辽宁抚顺 任职后,马尚德化名“张贯 一”,利用新的身份深入抚 顺煤矿,在那里做了一名 普通的矿工。他秘密联系 和发展矿上的工人,逐步 恢复重建了被破坏的基层 党组织,领导工人和群众 与日本矿主进行斗争。 1932年,马尚德又改名“ 杨靖宇”。1936年6月,杨 靖宇当选为东北抗日联军 第一路军总指挥。此后,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 杨靖宇的指挥下,先后取 得了全歼汉奸邵本良部队 、抗日联军西征、黄土岗 战斗、老岭山区游击战等 军事行动的胜利。日军在 遭受了一系列的军事打击 后,妄图抓捕杨靖宇,在 1940年开始了大规模的针 对杨靖宇的追击包围战。 3.叛徒出卖,宁死不降 由于杨靖宇的部队善于 游击战,日军在东北的深 山老林里很难掌握游击队 的具体动向,从这个角度 来说,杨靖宇本来很有可 能化险为夷的。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