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男孩
作者简介
丁燕,诗人、作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新疆哈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本科,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1987年开始诗歌创作,诗歌被收录进多个选本。1993年移居乌鲁木齐,2010年移居东莞。著有诗集《午夜葡萄园》《母亲书》,长篇小说《木兰》,纪实散文集《工厂女孩》《工厂男孩》《双重生活》《沙孜湖》《和生命约会四十周》《王洛宾音乐地图》《饥饿是一块飞翔的石头》《生命中第一个365天》,诗论集《我的自由写作》等。《工厂女孩》获新浪读书2013年“中国十大好书”、第九届文津图书奖、2013年中国报告文学优秀作品排行榜第一名;《低天空:珠江三角洲女工的痛与爱》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提名、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断裂人》获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散文奖;《沙孜湖》获第三届广东省“九江龙”散文奖金奖。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电子厂的开工日 农历正月初七,电子厂正式开工。 从东莞市区到樟木头镇,像一级级走下台阶;而 从镇中心到工厂路,又像来到另一块大陆。这条路只 有一条主干道,两侧除厂房、宿舍,还夹杂着形状各 异的农民房。到处是飞土扬尘、断瓦颓垣的破烂路, 到处是迅疾狂飙披靡不能御的大货柜,到处是一个个 方形亚克力的小灯箱,到处是粗糙,到处是狰狞。从 2014年至2015年,这条不起眼的窄巷子,书签般强行 插入我的脑海,成为我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慢慢地我 发现,时间越久,这条路也如宫崎骏的奇幻城堡,变 得顺眼许多。 春节让这里有了些许变化一大红色从各处跳跃而 出(大红色的对联、大红色的灯笼、大红色的礼盒、 大红色的外套),形成种感性、调皮、突如其来的美 。但每一个走在工厂路上的人都知道,红色不过是偶 尔的童话。节后,这些颜色不会像花朵艘陧慢枯萎, 而是突然间,在某个时刻,像患上失忆症,所有的鲜 艳一并消失。突然间摄影棚灯光大亮,黎明将至,才 发现这里的真相原来是,灰白的楼宇、棕黑的人群。 从空中俯瞰电子厂,会奇怪那些蜂巢楼组合成一 个大哑铃一左侧宿舍区(操场、十几栋六层楼),右 侧厂区(厂房、仓库、办公楼)。三十多年前,这里 还只是一大片荒滩(夜晚是漆黑旷野,根本无明显建 筑地标供辨识)。当第一座楼房从暴晒的红土层中拔 地而出,像引擎,点燃了此地的改变。车间里亮起的 白炽灯、轰隆隆的发动机、统一样式的工装,皆带来 一种“有什么事就要发生”的暴力宣言。就像字典的 编纂总跟不上字词变化的速度般,大荒滩的昨天已远 如旧石器时代,倏然不见了踪影,现在的这一片,早 已繁织错绣成工业版《清明上河图》之不可或缺的一 角。 早晨八点半,穿着湖蓝滚边马甲(滚边颜色不同 ,职位不同)的工人从宿舍走出,穿过高耸的大王椰 ,黑压压地会聚在篮球场。突然响起的鞭炮声,制造 出亲密祥和的气氛:晨会开始了。而真的很奇怪—— 一年中的第一次会议,十分钟便宣告结束。人群四散 后,半空中仍浮动着充满现实感的硫黄味,地上残留 着妖异的红碎屑。 顶着禁令放炮,完全是中国农民会有的举动。难 道这家工厂的日本老板是个“中国通”,笃信完成了 这一类似宗教的祭祀之后,便可让工人们内心平衡, 勤力工作,继而让利润肥大? 直至鞭炮炸响,空中飞扬起小朵焰星,直至那极 便宜的小炮仗制造出流弹四射的华丽效果,电子厂才 从宿醉中醒来,准备干活。 宿舍管理员阿坚高大帅气,忙得昏头涨脑,却总 是笑吟吟的,浓黑的瞳孔放光。 “奇怪得很,从2013年开始,男工变得比女工多 了。”他从《宿舍分配表》获悉这一信息后,险险地 吓了一跳,像窥见谜中之谜,浑身一悚栗。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