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美绘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索漠城的葛朗台一家 某些外省城市里,有些屋子看上去像最阴沉的修 道院,最荒凉的旷野,最凄凉的废墟,让人看上去抑 郁不欢。修道院的寂静,旷野的单调和废墟的衰败零 落,也许这类屋子都有一点:里面的生活起居是那么 幽静。如果不是街上一有陌生的脚步声,窗口会突然 探出一个脸孔像僧侣般的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黯 淡而冰冷的目光把生客瞪上一眼的话,外乡客人可能 还以为那些屋是没有人住的空屋。 索漠城里有一所住宅,外表就有这些凄凉的成分 。一条起伏不平的街,直达城市高处的古堡,那所屋 子便座落在街的尽头。现在那条街已经不大有人来往 了,夏天热,冬天冷,有些地方还暗得很,可是颇有 些特点:小石子铺成的路面永远清洁、干燥,还不时 传出清脆的回声;街面窄而道路曲折,两旁的屋子非 常幽静,座落在城脚下,属于老城阴暗的一部分。 全都是三百多年前的古宅,虽是木造的,还很坚 固,各种不同的构造别有风光,使索漠城的这一个区 域特别引起那些考古学家与艺术家的注意。你走过这 些屋子,不能不欣赏那些粗大的梁木,两头雕出古怪 的形象,盖在大多数的底层上面,成为一条黝黑的浮 雕。 有些地方,屋子的横木盖着石板,在不大结实的 墙上勾勒出蓝色的图案,木料支架的屋顶,年深月久 ,往下弯了,日晒雨淋,椽子已经腐烂。有些地方, 露出破旧黝黑的窗槛,细巧的雕刻已经看不大清,穷 苦的女工放上一盆石竹或蔷薇,窗槛似乎就承受不住 了。再往前走,有的门上钉着粗大的钉子,我们的祖 先常常异想天开,刻些奇形怪状的文字,意义是永远 没法知道的了:或者是一个新教徒在此表明自己的信 仰,或者是一个旧教徒为反对新教而诅咒亨利四世。 也有一般布尔乔亚刻的徽号,以表示他们是旧乡绅, 掌握过当地的行政。贴邻便是一座乡绅的住宅,半圆 形门框上的贵族徽号,受过了一七八九年以来历次革 命的摧残,还看得出遗迹。 这条街上,做买卖的底层既不是小铺子,也不是 大商店,喜欢中世纪文物的人,在此可以遇到一派朴 素简陋的气象,完全像我们上一辈的女工习艺工场。 宽大低矮的店堂,没有铺面,没有摆在廊下的货摊, 没有橱窗,可是很深,黑洞洞的,里里外外没有一点 儿玻璃。满板的大门分做上下两截,简陋地钉了铁皮 ;上半截往里打开,下半截装有带弹簧的门铃,老是 有人进进出出。门旁半人高的墙上,一排厚实的护窗 板,白天卸落,夜晚装上,外加铁闩好落锁。这问地 窖式的潮湿的屋子,就靠着大门的上半截,窗洞与屋 顶之间的空间,透进一些空气与阳光。半人高的墙壁 下面,是陈列商品的地方。招徕顾客的玩意,这儿是 绝对没有的。货色的种类主要要看铺子的性质:或者 摆着两三桶盐和鳕鱼,或者是几捆帆布与绳索,楼板 的椽木上挂着黄铜索,靠墙放一排桶箍,再不然架上 放些布匹。 你进门吧,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干干净净的, 戴着白围巾,手臂通红,立刻放下编织物,叫唤她的 父亲或母亲米招呼你,不管是两个铜子还是二万法郎 的买卖,对你或者冷淡,或者殷勤,或者傲慢,那就 得看店主的兴趣了。 你还可以看到一个做酒桶木材的商人,两只大拇 指绕来绕去的,坐在门口跟邻居谈天。表面上他只有 些起码的酒瓶架或两三捆薄板,但是安育地区所有的 箍桶匠,都是向他码头上存货充足的工场购料的。他 知道如果葡萄的收成好,他能卖掉多少桶板,估计的 误差最多是上下浮动一两块板。一个好太阳的天气可 以教他发财,一场倒霉的雨水会教他亏本:酒桶的市 价,一个上午就可以从十一法郎跌到六法郎。 这个地方像都兰区域一样,市场的形势是由天气 做主的。种葡萄的、有田产的、木材商、箍桶匠、旅 店主人、船夫,都眼巴巴地盼望太阳。晚上睡觉,就 怕明朝起来听说隔夜结了冰。他们怕风、怕雨、怕旱 ,在天公与尘世的利益之间,没完没了地争执。晴雨 表能够轮流地教人愁,教人笑,教人高兴。 这条街从前是索漠城的大街,从这一头到那一头 ,“黄金一般的好天气”这句话,对每户人家都代表 一个收入的数目。而且个个都会对邻居说:“是啊, 天上落金子下来了。”因为他们知道一道阳光和一场 时雨会带来多少利益。在天气美好的节季,到了星期 六中午,就别想买到任何东西。做生意的人大都有一 个葡萄园或一方小园地,全要趁好天气下乡去忙他两 天。买进、卖出、赚头等一切都是预先计算好的,生 意人尽可以花大半日的功夫打哈哈,说长道短,刺探 旁人的私事。某家的主妇买了一只竹鸡,邻居就要问 她的丈夫是否煮得恰到好处。一个年轻的姑娘从窗口 探出头来,决没有办法不让所有的闲人瞧见。因此大 家的良心是露天的,那些无从窥测的、又暗又静的屋 子里,实际上藏不了什么秘密。 平凡的人差不多都在露天过活:每对夫妇坐在大 门口,在那里吃中饭,吃晚饭,吵架拌嘴。街上的行 人,哪一个也逃不过没有一个不经过他们的研究。因 此从前一个外乡人到外省,到处遭到人家取笑。许多 有趣的故事便是这样来的,昂热人的爱寻开心也是这 样出名的,因为他们最擅长编这样的市井笑料。 以前本地的乡绅全住在这条街上,街的高处都是 古城里的老房子,世道人心都还朴实的时代——这种 古风现在是一天天的消失了的遗物。我们这个故事中 的那所凄凉的屋子,就是其中之一。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