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塘往事(升级纪念版)/红色中国
作者简介
张品成,男,1957年生于湖南浏阳。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70年代末从事文学创作,出版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赤色小子》、《永远的哨兵》,长篇小说《可爱的中国》、《红刃》、《北斗当空》、《红药》等二十余部:电影文学剧本《我是一条鱼》、《长冈七日》、《纸蝶》等十三部;其文章选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第二届、第三届“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第十四届冰心文学奖。
内容简介
代耀华用了三天时间,从他的老家浏阳徒步走到 莲花。莲花是江西的一个县,花塘是离县城不远处的 一个村子。代耀华站在花塘那个叫官厅的大宅子前, 突然觉得一身的疲乏一下子消失得干干净净。 那时候正是黄昏时分,代耀华微微歪着头,看了 那暮色掩映中的飞檐高墙深宅大院好一会儿,脸上绽 出一个笑,那张脸就蜂飞蝶绕,一脸的春色。 那个地方当地人叫官厅,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 的宅院。 三天前,母亲拖着小脚为儿子送行,话不多泪多 。那一天,代耀华距自己的十五岁生日还差一个月。 父亲不再叫他“九结巴”了,父亲在远处的树影里站 着,脸上晦暗不明。他知道父亲最舍不得自己离开, 那个乡间男人总是强压着内心的一点什么,代耀华看 得明白。我也舍不得呀,可儿子长大了,男儿志在四 方,是你平常总对我说的话。 有片刻,代耀华让自己那颗心坚硬成了石头,转 身走了,他没回头。 他就那么走了三天,来到这个叫花塘的地方。他 往那个叫官厅的老屋子走去,他知道他要去的地方是 那儿。 迎接他的几个人站在墙下的阴影里,眼睛里满是 诧异。 “你自己走来的?” “不走来难道是轿子抬了我来的?”代耀华笑笑 说。 “哦哦!” “你看你们哦……我走了三天……”代耀华说。 他误会了他们的惊奇,他们惊讶他的徒步,而更 多的是诧异他的年龄。代耀华十五岁,但人长得有些 瘦小,看上去才十岁出头的模样。 他们觉得事情有点那个。怎么会是个伢儿呢?他 们接过代耀华递上的介绍信,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 少共湘东南分委书记洪广田突然失踪,他们要求 上头尽快派个得力的同志来主持少共工作。报告才交 上去十天,没想到人就到了他们跟前,却是个瘦瘦小 小人儿。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前任洪广田经常被谭 志高用这句话批评,可洪广田也比新来的这个大两岁 ,还高出一个头。他不能不说内心确实有些失望。 谭志高是湘东南这一带的负责人。其实他是副书 记,书记被抽调去了永新,一直在外,副书记谭志高 就负责着这一带的工作。也不知道书记什么时候回来 ,书记没回来前,他是这一带的头儿。他长着一脸大 胡子,也许这是他常讲嘴上有毛无毛的话的缘由。 不过今天他没说这句话,他也没把那种失望挂在 脸上。其实,那句话都到了嘴边。他想,今天说不好 ,毕竟人家初来乍到。 “事实会证明一切的,我不说我不说。”谭志高 说。 “好吧,先住下先住下”。谭志高说。 他们带他去了那问厢房,代耀华在门边站了下, 一张桌子还有一张床,然后是马灯、砚台,还有一只 火笼。他随手翻了翻桌上的那本书,那书摊开着。看 来,那个阅读者走得很急,连正翻看的书也没来得及 合上。他忍不住拿起那本书,书是《太平广记》,封 面上有人用隶书写了三个字,那是一个人的名字。 “这是他住的房子?” “是的哟……这屋子面南,光线也好。” “现在还不知道他去了哪儿?” “谁知道呢?他没跟谁人说,也没留下只言片语 。” “这就怪了。” “是怪……谁也猜不透洪广田他好好的怎么突然 就不见了。” “总该有个缘由吧?”代耀华说。 “当然有,可现在只是个谜,现在没人知道…… ” 他们没想到代耀华会放弃那间屋子。 “再给我找一间吧?我不住这。”代耀华说。 “怎么?” “这屋子留着,东西别动他的。” “哦哦!你以为洪广田会回来吗?” “事情总会有个结果的,会水落石出的,那时再 处理不迟。”代耀华那么说,他说起话来就不像个伢 了。他说话很那个。谭志高他们几个想了想,觉得新 来的这个少共书记的话似乎是在理上。什么事情水落 石出了再处理不迟。 “没房间了,只有个偏厦,还放着杂物。”他们 说。 代耀华说:“看看去。” ……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