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的天赋(天才疯子和内向人格的成功密码)

异类的天赋(天才疯子和内向人格的成功密码)
作者: (英)凯文·达顿|译者:金九菊//程亚克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00
折扣购买: 异类的天赋(天才疯子和内向人格的成功密码)
ISBN: 9787540484316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黑暗中的掠食者 200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学院的精神病 学教授里德·梅洛伊(Reid Meloy)做了一个实验, 进一步对红手帕问题进行研究。我们都知道,精神病 态者的所作所为让人毛骨悚然。在临床实践和新闻报 道中,接触过这些冷酷无情的社会猎手的人,一提起 他们就发自肺腑地说他们“神秘兮兮”“令人汗毛倒 竖”“让人毛骨悚然”。这些评价能够真实反映精神 病态者的情况吗?我们的直觉经得起推敲吗?我们能 像精神病态者识别出我们一样迅速识别出他们吗? 为了弄清楚这一点,梅洛伊询问了450名刑事司 法和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员,想了解当他们检查精 神病态者时,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觉。这些精神病态 者都是暴力犯罪分子,其“混音台”上的所有旋钮都 调到了最大。结果毫无悬念。超过四分之三的人说他 们有过类似的感觉,女性被调查者的相似程度高于男 性(分别为84%和71%),硕士和学士学位的临床医生 高于博士和非专业执法人员(分别为84%、78%和61% )。这些感觉包括“感觉我要被当成午餐吃掉”“恶 心……厌恶……难以接受”和“太邪恶了”。 那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为了找到答案,梅洛伊追溯到了暗黑、混沌的史 前时代,考察了精神病态的起源,相关理论我们稍后 将进行探讨。这涉及病原学说的庞杂问题,所以我们 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去看它:是 从临床角度看,把它当作一种人格障碍,还是从博弈 论角度看,把它当成情理之中的生存策略,一种早期 原始环境中的重要生存优势?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临床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肯特 ·贝利(Kent Bailev)赞同后一种说法,他还发展 了这一理论,认为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博弈是精神 病态最初的发展病因。 贝利说:“在原始社会,在跟踪和捕杀大型动物 时,人必然会与动物展开激烈残暴的厮杀。”所以人 类通常另外组织一支彪悍的“战鹰”分遣队,专门负 责跟踪和捕杀动物,同时他们还可作为击退其他部落 分遣队袭击的主力。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进化到现代社会后会 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呢? 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也支持贝利 的说法。邓巴回溯到公元9世纪至12世纪的古北欧人 时代,用了“狂武士”(berserkers,又译作“巴萨 卡”)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据传说、诗歌和历史 记载,公元8世纪到11世纪,生活在部落杀戮中的好 斗的维京武士在战斗中异常残暴、野蛮。而当他对文 献进行进一步研究时,一个更加让人不寒而栗的景象 出现了:一个对敌人造成威胁的维京武士精英也会转 而对他誓死保护的种群同胞干出同样残暴的事。 梅洛伊认为,人的“精神病雷达”经过长期进化 会练就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病态思维,肯特·贝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