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日报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8.96
折扣购买: 功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故事
ISBN: 9787511583277
飞天逐梦赤子心 作为我国“两弹一星”工 程重要技术骨干、第二代远 程战略导弹技术带头人、载 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 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 、4个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 飞船设计研制;荣获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 术进步奖特等奖,被中央军 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 家”荣脊称号……他就是中 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 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 。 王永志生前曾说,他一 生干了三件大事——参与完 成“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 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 筹建‘天宫’”。这三件事他一 干就是一辈子,为国防现代 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 杰出贡献。9月13日,他被 授予“共和国勋章”。 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 次走进大漠。此时的他正担 任中近程火箭总体设计组组 长,参加我国自行设计的第 一枚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 的发射任务。 因天气炎热,火箭推进 剂在高温下膨胀,燃料储箱 内不能加注足量的燃料,致 使导弹射程不够。在场专家 十分焦急,想尽办法添加推 进剂。 经过反复思考、严密计 算,王永志却“反其道而行 之”,提出可以把燃料泄出 来一部分,减少自身重量后 就可以实现预计目标了。 “本来火箭射程就不够, 还要往外泄燃料?”在场专 家有不同意见。 情急之下,王永志鼓起 勇气敲开了发射现场技术总 负责人钱学森的房门,充分 交流后,钱学森肯定了王永 志的方案。 1964年6月29日,“东风 二号”导弹发射成功,标志 着中国导弹事业走上了自主 研制的道路。王永志也在不 断历练中,成长为我国新一 代远程战略导弹技术的领军 人物。 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始 终贯穿于王永志的科研工作 中。“要想有创新,首先自 己心里要有底,同时也要有 勇气。这种勇气是出于事业 心和责任感。”他说,“国家 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和志 愿。” 1992年,王永志被任命 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 计师。他带领团队开拓进取 ,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经 过不懈攻关,神舟飞船开始 了迈向太空的征程。 王永志与航天人一道, 满怀信心地迎来中国首次载 人飞行。2003年10月16日 ,中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 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运 行14圈,顺利完成各项预定 操作任务后,安全返回主着 陆场,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 满成功。“这11年我们完全 是埋头苦干,付出了很大的 努力。”王永志说,中华民 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实现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 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 献,王永志始终保持忘我的 工作状态。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前他 突发急性胰腺炎,在院治疗 期间仍电话远程指挥; 2007年,他已75岁高龄, 被任命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编 制组组长,对众多重大关键 技术问题进行多次论证;在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核心舱 发射的关键时期,他突发心 脏病人院手术,急救刚结束 就让工作人员把材料带到病 床旁边,为前方提供咨询建 议……直接从事导弹火箭研 制30年、载人航天工程24 年,退休后也没有离开科研 战线。 2010年,为表彰王永志 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中作出 的突出贡献,经国际天文学 联合会批准,第46669号小 行星被永久命名为“王永志 星”。 飞天逐梦赤子心。王永 志的崇高品德、科学精神和 突出成就,将永远闪耀在浩 瀚苍穹。 《人民日报》(2024年9 月16日4版,记者:金正波 ) P3-4